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3 10: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 斯诺
名著导读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历史书,也不是政治宣传品,这是我们中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画卷里有一群有血有肉的人,还有一种追求理想的非凡精神。
欢迎加入红星文化创业团队:
我们的使命愿景是:解放全中国,实现平等
核心团队成员:毛、周、朱、彭等,各有特长,优势互补。
企业文化:官兵平等,思想教育,艰苦奋斗
产品/服务:土地改革、抗日主张、赢得了“用户”(人民群众)的支持
巨大挑战:面对行业巨头(国民党)的碾压和封锁
为了破坏我们团队内部团结,我方队员被“明码标价”?
1929年
悬赏五千大洋——朱德、毛泽东
两千大洋——彭德怀
1930年
五万大洋——击毙朱、毛,献其首级
十万大洋——活捉朱、毛,捆送敌营
1934年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蒋介石发布悬赏令,这次悬赏达到最高值。
悬赏金额???
面对明码标价,毛等红军领导人不仅泰然处之,而且激发了自己的革命热情,并时常拿这些悬赏开玩笑(如彭德怀,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一位红军将领,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而且在国民党的各种反动宣传中,反而让广大人民群众间接了解中国共产党,认识了红军的一些将领,进一步扩大了红军的影响,这是蒋介石始料未及的。
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红星文化创业团队缺乏人文关怀?
伙食方面:由于敌人封锁和物资短缺,战士们常以野菜、草根充饥,粮食供应不稳定,导致营养不良;
装备方面:武器多来自缴获,弹药不足;
衣着方面:衣物鞋帽简陋,难以抵御恶劣天气;
医疗条件:缺乏基本药品,伤病率高
…………
我们的红军将士很坚韧!
伙食方面:就地筹粮、采集野菜
装备方面:精简武器装备;
衣着方面:取之于敌,缴获没收;紧急生产,自己自筹;购买借贷,依靠群众;
医疗条件:优先保障伤员和老弱
…………
我们的红军领导人都是暖男!
毛泽东:
经常毫不惹眼地坐在群众大会和红色剧院的观众中间,玩得很高兴;
在看剧休息的时候,群众们一致要求毛泽东和林彪来一次合唱;
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死人事件,他的眼睛湿润;
将自己的上衣脱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战士穿;
长征中,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穿鞋……
朱德:
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打球(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打个不厌);
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
朱德向弟兄们讲话时往往脱下他的帽子;
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有时要是不十分忙,他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初遇斯诺时热情友好地用英语接待他;
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与他同行
周恩来
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贺龙
彭德怀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
六干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
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在看到大地主拒绝饥民要求平价卖米的情形时,他挺身而出,带领农民攻打大地主的家,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
彭德怀
热情地邀请斯诺去采访他的部队:
因真诚而受部下拥戴;
有一天他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了一个战士,他拉紧缰绳想看看那个战士有没有受伤,马一受惊,把他撞在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他的门牙己嵌在那棵树上了……
徐海东
这些坐在百姓身边的普通人,因其伟大的思想和精神,而成为时代的巨人,引领这支队伍找到前行的方向。
“红星”闪耀,这就是我们的革命领袖
团队成员各有特长,优势互补。
在长沙成功组织“秋收起义”;
1928年5月,带领新师与朱德的队伍会师;
1928年冬天,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所采取的新路线,得到了他和朱德的完全同意,从那时起,党的领导人和农村地区苏维埃运动的领导人之间的分歧消除了,党恢复了一致
—— 高瞻远瞩 远见卓识
毛泽东
1922年6月,他在被唐继完追击转移的过程中,四川军阀刘湘要给他一个师长的位置,他谢绝了,因为他己决定要寻找共产党,为自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从1922年开始,他从南方跑到北方,又回到南方,四处寻找共产党,没有找到,他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在柏林,他碰到周恩来,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
——目标明确 执着追求
朱德
将在印度支那边界与帮作战的经验与书本和学校学到的知识结合,形成了特殊的游击战术,这些战术为后来红色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7年,和周恩来、贺龙等同志一起发动了南昌起义;
参加组织1927年湘南起义,将部队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次在旗上用了红星;
1928年5月,率部一万人到达井冈山,决定建立最初的根据地,在这里第一次会见毛泽东。
—— 聪明睿智 身先士卒
朱德
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
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后来因他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蒋介石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和上海的工人领袖一起组织了五方名工人纠察队,从军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进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占领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
——头脑冷静 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周恩来
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可以手无寸铁到全国任何哪个村里去,向哥老会(是个规模很大的秘密团体,在全国农村都有分枝)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
从湖南苏区撤出后,尽管在长征路上死伤惨重,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到达西藏,与朱德会师。
——勇敢无畏 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贺龙
他听命从事情报活动,到了长沙以后被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在狱中他受尽各种刑罚,始终没有屈服招供,最终获释;
南方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方敌军的层层防线,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
——坚强不屈 一马当先
彭德怀
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意识”,他大概是除了贺龙外,红军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
他在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作时,却觉得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组织起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军队”;
在学校读书时,有一次在“富人打穷人”的吵架中,他扔石头打破了一个地主儿子的脑袋。
——阶级意识强 勇于反抗
徐海东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闪耀,这就是我们的希望之光
长征!溃退?战略转移?
长征时间轴
时间 事件 详情
1934年10月
1934年11月~12月
长征开始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战略转移之路。
湘江战役
红军在广西湘江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战斗,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红军损失惨重,人数由出发时的八万余人锐减至三万余人。
长征时间轴
时间 事件 详情
1935年1月
1935年1月~3月
遵义会议
在贵州遵义召开,结束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
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巧妙穿插,灵活作战,成功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长征时间轴
时间 事件 详情
1935年5月
1935年6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红军在四川安顺场强渡大渡河,随后红四团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沿铁索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占领泸定城,粉碎了国民党军让红军成为 “石达开第二” 的企图。
翻越夹金山
红军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 —— 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时间 事件 详情
1935年8月~9月
1935年9月
过草地
红军穿越松潘草地,面临饥饿、寒冷、沼泽等恶劣环境,许多战士牺牲在这片草地之上。
俄界会议
在甘肃俄界召开,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确定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
长征时间轴
长征时间轴
时间 事件 详情
1935年10月
1936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三大主力会师
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及将台堡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面临的困难
长征的路程长,跨度大;
军事上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
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党和军队内的错误与矛盾。
长征不是溃退,而是一场有计划、有目的的战略撤退。
因为长征是党和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保存革命力量、实现北上抗日而进行的战略转移,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红军最终胜利到达陕北,保留了核心骨干力量,实现了战略目标;
长征中红军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意志、高昂的军心士气和顽强的战斗力,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力量汇聚,星火燎原,改变中国
构成: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指挥员: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这包括从班长直到军长的全部军官,尽管这些人很年轻,平均都有八年的作战经验。
构成: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士兵:据杨尚昆说,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虽然许多红军士兵已经作战七八年甚至十年,但大量还只是十多岁的青年。甚至大多数“老布尔什维克”,现在也只有二十刚出头。他们大多数是作为少年先锋队员参加红军的,或者是在十五岁或十六岁时入伍。
构成:这是一支人民的队伍
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在一方面军中,共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士兵,不是来自农业无产阶级(包括手工业者、赶骡的、学徒、长工等),就是来自工业无产阶级,但百分之五十八是来自农民。只有百分之四来自小资产阶级——商人、知识分子等的子弟。
下级关系:这是一支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队伍
在六千英里的长征途中,除了几个星期生病以外,毛泽东和普通战士一样都是步行的。
他(周恩来)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
部队纪律: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
“八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买东西要付钱;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战斗力:这是一支英勇无畏、不可战胜的队伍
典型代表:
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在最后一次围剿中,他面对的敌人,其技术上的进攻力量估计超过他自己的部队八倍至九倍,资源超过他许多许多倍。……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而且无疑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的不可轻侮的战斗力。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分出身,不分________,不分________,不分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坚强不屈的群体,他们从敌人疯狂的围剿中走来,从__________________中走来,从__________________中走来。
这更是一个伟大的英雄群体,他们走来,目光坚毅,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信念;他们走来,_____________,因为 。他们走来, 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年龄
阶级
职务高低
艰苦卓绝的长征
敌人的疯狂压迫
步伐矫健
因为他们有着炽热的革命激情
豪情万丈
他们坚信红色革命必将胜利
星火相传,从“红小鬼”到青少年
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个路条。”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
红小鬼
书中都写了哪些关于“红小鬼”的故事?
15岁少年参加红军,家人都称赞他。
山西学徒娃娃翻过城墙,参加红军。
15岁瘦少年参加红军,极具演说才能。
14岁上海学徒历经各种危险,到西北参军。
“花花公子”穿戴整洁。
胸怀理想
勤奋向上
积极乐观
热爱红军
对红军的忠贞不贰
坚定如一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你结合名著和自身实际,谈谈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传承长征精神,不必复刻雪山行军的艰辛,而要在日常中践行其内核。
面对难题时,想想红军过草地嚼皮带的坚持,便能耐住性子攻克学业关卡;
小组合作时,学红军“手挽手过沼泽”的默契,主动分担任务而非袖手旁观。
斯诺笔下“少年先锋队”扛着红缨枪行军的身影,恰是今日青少年的镜鉴:我们可以像他们守护红旗那样守护理想。在志愿服务中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在红色场馆研学中触摸历史温度。
长征精神的传承,终归是让当年的“星火”,在当下的生活里燃成“灯火”。
课堂总结
红色经典作品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希望同学们能从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自身的浩然正气;也希望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