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1课时 血糖平衡的调节
基础过关练
题组 血糖平衡的调节
1.(2025河北保定期中)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
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
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
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
2.(2025天津蓟州月考)无论是运动还是安静状态下,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③过程可补充血糖
B.图中A表示肝糖原,②过程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
C.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主要抑制④⑤⑥,使血糖浓度回升至正常水平
D.④表示氧化分解,发生在组织细胞内
3.(教材习题改编)下图曲线表示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早餐~9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上升
B.9时~10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加快
C.10时半~11时半,血液流经肝脏后葡萄糖含量上升
D.从早餐至12时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4.(易错题)(2025湖南长沙期中)近几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患病的原因也很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等。如图为血糖调节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血糖浓度为3.9~6.1mmol·L-1,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尿糖现象
B.图中A为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B为E(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C(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相反
C.图中A与B在调节血糖效应时表现为相抗衡作用,但B可促进A的分泌
D.图中体现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反馈调节
能力提升练
题组 血糖平衡的调节分析
1.(2025安徽滁州月考)为验证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实验,他们选择若干健康且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并均分为Ⅰ~Ⅴ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是生理盐水,注射X后Ⅴ组家兔无明显变化
B.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Ⅳ组家兔缓解低血糖状态滞后
C.第二次注射后,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下降等现象
D.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Ⅴ组家兔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低
2.(2025湖北荆州期中)下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X、Y和Z表示相关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为胰岛素,该激素的受体几乎遍布人体各组织细胞
B.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Y
C.Z主要作用于肝细胞,Y通过与受体结合起作用
D.与受体3受损患者相比,受体4受损患者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好
3.(创新题·新考法)(2025广东汕头月考)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浓度。科研人员比较健康人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不同组织的葡萄糖摄取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骨骼肌产生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因
B.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脂肪组织、脑组织的代谢密切相关
C.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常低于正常值
D.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肝糖原合成速率较健康人的低
4.(2025河北唐山月考)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PEPCKI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B.PEPCKI基因在细胞内的活跃表达可能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
C.加快PEPCKI乙酰化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可能
D.血糖浓度过高会抑制糖异生途径的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2.C 3.A 4.B
1.D 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空腹时健康人的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恒定不变的,A错误;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也会降低,胰岛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错误;运动时葡萄糖消耗增加,机体通过分解肝糖原形成葡萄糖、将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水平,C错误;人在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水平升高,D正确。
知识拓展
空腹是指未进食任何含热量的食物至少8小时以上的一种状态,空腹血糖就是指在这种状态下测量的血糖值。正常人空腹血糖参考范围为3.9~6.1mmol/L。
2.C ①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A)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③脂肪等非糖物质可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A、B正确;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②③过程,使血糖浓度回升至正常水平,C错误;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可以促进④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该过程发生在组织细胞内,D正确。
易混易错
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可增加血糖来源以升高血糖;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既可以减少血糖的来源,又可以增加血糖的去向。
3.A 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可升高血糖的激素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D正确。
时间 题图信息 选项分析
早餐~ 9时 血糖浓度升高,逐渐高于正常水平 食物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A错误
9时~ 10时 血糖浓度下降,趋于正常水平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活动增强,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变为甘油三酯等,B正确
10时半~ 11时半 血糖浓度较低,逐渐回升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C正确
4.B
题图解读
(1)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D(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A(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使血糖降低(突破点)。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一方面,E(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C)交感神经使E(胰岛A细胞)分泌B(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3)神经系统还可促进F(肾上腺)等的分泌活动来提高血糖含量。
正常人血糖浓度为3.9~6.1mmol·L-1,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一部分糖可能随尿液排出即出现尿糖现象,A正确。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相反,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B错误。胰岛素(降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在调节血糖效应时表现为相抗衡作用;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后,又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由图可知,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即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能力提升练
1.D 2.D 3.A 4.A
1.D Ⅰ组为正常家兔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家兔无明显变化。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Ⅱ 低血糖家兔注射葡萄糖溶液 血糖浓度升高,该组家兔低血糖症较快缓解
Ⅲ 低血糖家兔注射胰岛素溶液 低血糖症加剧,该组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下降等现象,C正确
Ⅳ 低血糖家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 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含量升高需要一定时间,该组家兔低血糖症缓解较Ⅱ组慢,B正确
Ⅴ 低血糖家兔注射生理盐水 血糖浓度变化不大(低血糖),为使血糖浓度升高,该组家兔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Ⅱ组高,A正确,D错误
2.D 据图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信息分子X(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细胞,所以胰岛素的受体几乎遍布人体各组织细胞(常考点),A正确。血糖含量降低时,葡萄糖作为信息分子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同时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加,Y(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与受体结合起作用,胰岛A细胞分泌的Z(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来升高血糖,B、C正确。
受体4 受损 组织细胞上识别胰岛素的受体受损 注射的胰岛素不能被组织细胞识别,从而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受体3 受损 胰岛B细胞上识别血糖浓度的受体受损 胰岛B细胞不能接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刺激而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升高时,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D错误
3.A 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常考点),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高,进一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导致体内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值,C错误。
4.A PEPCKI参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过程以提高血糖浓度,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A错误。
加快PEPCKI乙酰化可促进PEPCKI的水解,使糖异生途径受阻,可以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可能,C正确。血糖浓度过高会通过促进PEPCKI乙酰化从而抑制糖异生途径,即抑制血糖升高,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