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1课时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体液免疫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进行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吞噬大量病原体的过程不涉及识别
B.人体细胞膜表面有分子标签供免疫细胞识别
C.病原体和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具有差异性
D.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在化学成分上属于蛋白质
题组二 体液免疫的过程
2.(2025北京市二中期中)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3.(易错题)接种新冠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2与B细胞接触就能激活B细胞开始增殖分化
B.细胞3和细胞4内表达的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3、5
D.第一次接种该病毒疫苗可刺激细胞5的增殖分化
4.(2025福建龙岩期中)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制成类毒素。实验小组为了解破伤风外毒素和类毒素的毒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破伤风外毒素毒性高,会导致小鼠死亡
B.乙组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抗外毒素的抗体
C.丙组注射类毒素会引起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D.抗类毒素的抗体不能与破伤风外毒素结合
5.(教材习题改编)向小白鼠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抗原X,8天后再同时注射等量的抗原X和Y,测得小白鼠体内相应抗体产生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再次注射抗原X后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b
B.再次注射抗原X后机体免疫增强,主要是由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的
C.若注射抗原Y后,抗体的产生量为曲线d,可能是因为抗原呈递细胞未识别该抗原
D.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B细胞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能力提升练
题组 体液免疫
1.(教材深研拓展)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分布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推测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
B.B细胞也可接受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提供的信号
C.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
D.不同B细胞表面的BCR可能不同,通常一种BCR只能识别一种抗原
2.(创新题·新考法)(2025山东淄博期中)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互作用之后被活化的过程如图所示。CD80/86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质,CD40L是Th细胞活化后表达的蛋白质,BCR和TCR分别是B细胞和Th细胞表面的受体,CD40、MHCⅡ、CD28均为细胞表面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细胞作为APC将抗原信息加工后呈递给Th细胞表面的TCR
B.CD28分子缺失或功能障碍,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C.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与Th细胞可相互提供信息
D.图示过程中,B细胞活化时间早于Th细胞活化时间
3.(2025天津静海期中)为研究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分化进而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将三组细胞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离心,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组 B组 C组
B细胞 + + +
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A.本实验中B组为对照组,A、C组为实验组
B.该实验所选用的B细胞需预先经过抗原的刺激
C.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激活B细胞
D.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2.D 3.C 4.D 5.D
1.A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吞噬大量病原体的过程不属于特异性识别,但对病原体和人体细胞进行了区别,同样需要进行识别,A错误。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有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它们就像身份标志,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出来,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它们的,B、C、D正确。
2.D p为B细胞,能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D错误。
3.C
题图解读
以抗体(“Y”形物质)为切入点进行反推:细胞4为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3为B细胞(可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5为记忆B细胞,细胞2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1为抗原呈递细胞(APC)。
B细胞活化的条件如下所示,A错误。
细胞3(B细胞)和细胞4(浆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有些基因在两个细胞中都表达,如呼吸酶基因,B错误。细胞1(APC)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细胞4(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易错点);细胞2、3、5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正确。第一次接种该病毒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细胞5(记忆B细胞)和抗体,D错误。
4.D
实验现象 结论分析
甲组 小鼠 注射外毒素→死亡 破伤风外毒素毒性高,会导致小鼠死亡,A正确
乙组 小鼠 注射外毒素后及时注射免疫血清→存活 免疫血清中含有抗外毒素的抗体,与破伤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B正确
丙组 小鼠 注射类毒素一段时间后注射外毒素→存活 前期注射的类毒素引起了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机体产生抗类毒素的抗体,该抗体可与破伤风外毒素结合,C正确,D错误
5.D 向小白鼠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抗原X后,可以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和抗体;8天后再次注射抗原X(二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烈,产生抗体的数量更多),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对应曲线b,A、B正确。注射抗原Y后,抗体的产生量为曲线d,可能是因为抗原呈递细胞未识别该抗原,C正确。B细胞起源于骨髓,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C 本题考查内容主要源自教材第73页“相关信息”,据此分析如下:
题目信息或必备知识 选项分析
B细胞表面的BCR可特异性识别抗原;记忆B细胞也能识别抗原 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A正确
B细胞表面的BCR识别病原体表面的抗原,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B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相同的抗原,C错误
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不同B细胞表面的BCR可能不同,用以识别不同的抗原,D正确
2.D
题图解读
B细胞活化过程:Th细胞受活化信号①(MHCⅡ)和活化信号②(CD80/86)共同刺激后活化,产生CD40L;B细胞受活化信号①(抗原)和活化信号②(CD40L)共同刺激后活化。
抗原在B细胞中加工形成的抗原肽与MHCⅡ形成复合物,呈递给Th细胞表面的TCR,从而形成活化Th细胞的第一个信号;活化的Th细胞表达的CD40L促进B细胞的活化,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所以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与Th细胞可相互提供信息,A、C正确。CD28为Th识别抗原后的活化提供信号,以完成Th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D28分子缺失或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B正确。B细胞的活化离不开活化信号①和活化信号②(CD40L),而CD40L是Th细胞活化后表达的蛋白质,故图示过程中B细胞活化时间晚于Th细胞活化时间,D错误。
3.A 由题表可知,C组没有添加辅助性T细胞,为对照组,A组和B组为实验组,A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激活B细胞,C正确。由题图可知,A组没有抗体产生,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