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3 21: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2课时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细胞免疫的过程
1.(2025陕西商洛期中)如图是细胞免疫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B.②过程中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C.X细胞吞噬抗原后,会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D.虚线部分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
2.(易错题)(2025福建福州一中期中)下图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裂解靶细胞并消灭病原体
C.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D.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密切合作,共同调节机体的稳态
题组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3.(2025天津期中)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a~f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
B.再次接触该抗原时,Ⅳ、Ⅵ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C.辅助性T细胞既可以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D.图中Ⅰ、Ⅱ、Ⅲ、Ⅳ、Ⅴ、Ⅵ、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4.(2025河南郑州期中)茯苓多糖能调控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的功能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其影响机体免疫的部分信号通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茯苓多糖能作用于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B.图中的细胞A、B、C分别表示浆细胞、B细胞、辅助性T细胞
C.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发挥作用
D.茯苓多糖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辅助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能力
5.(2025广东茂名期中)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图为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①为        ,可参与         (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其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图中⑤        (填细胞名称)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原体被释放出来,而后会与    (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    (填图中字母)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3)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    。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4)研究发现,情绪压力太大会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说明体液调节能通过      影响免疫调节。
6.(2025辽宁沈阳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专门感染人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病毒,会诱发宫颈癌等疾病。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的生理活动和机体部分免疫应答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HPV入侵机体后,经甲细胞处理呈递HPV抗原给[Th]     细胞,Th会向Th2方向分化,Th2              ,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
(2)当HPV侵入皮肤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并分泌物质b,促进     细胞的分裂、分化,从而促进靶细胞的裂解,b在免疫系统的组成中属于       。
(3)HPV主要局限于皮肤及黏膜表皮细胞层的感染,极少进入血液,因此细胞免疫在病毒的清除中具有主要作用。据图推测,HPV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一是被HPV感染的组织中,免疫应答会偏向   (填“Th1”或“Th2”)方向;二是皮肤细胞中表达的HPVE5蛋白可抑制物质b的分泌,从而抑制细胞免疫,降低了宿主的免疫    功能,增加宿主患宫颈癌的风险。
能力提升练
题组 综合分析免疫调节
1.图1和图2表示针对某种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感染该病毒后先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后启动特异性免疫
B.重度感染人群中非特异性免疫强度较高,产生的抗体较多
C.重度感染人群启动特异性免疫所需时间较长
D.靶细胞的死亡是在免疫T细胞诱导下的细胞坏死
2.(2025福建泉州四校联考期中)为探究细菌X侵入小鼠体内后,小鼠免疫应答的方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不带特殊病原体的若干健康小鼠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细菌X和生理盐水,10天后分离出甲组小鼠的T细胞、甲组小鼠的血清、乙组小鼠的T细胞、乙组小鼠的血清,将这些T细胞或血清分别注入提前一天注射过细菌X的Ⅰ、Ⅱ、Ⅲ、Ⅳ组小鼠体内,然后逐日检查各组小鼠脾脏内活菌量,结果如图1。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2。
图1
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Ⅱ组与Ⅳ组曲线增长趋势相同,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
B.比较Ⅰ组与Ⅲ组曲线变化的差异,说明活化的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增长
C.综合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细胞外,且T细胞不能直接杀伤细菌X
D.可初步推测活化的T细胞可能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进而杀伤细菌X
3.(教材深研拓展)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某些类型的癌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NK细胞表面有PD-1,可用于识别癌细胞,但某些癌细胞表面有PD-L1,可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NK细胞停止攻击癌细胞,此现象被称为免疫逃逸,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NK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正常细胞表面会表达MHCⅠ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分子能够与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传递抑制信号,阻止NK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攻击。某患者出现NK细胞攻击正常细胞的情况,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1点)。
(3)为解决免疫逃逸的问题,研究人员研发了相关药物,结合图1、2分析该药物的功能为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2.B 3.D 4.D
1.A 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A错误;②过程中记忆T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二次免疫过程,记忆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B正确;X细胞为抗原呈递细胞,其吞噬抗原后,经过处理、加工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C正确;虚线部分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此时记忆T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D正确。
2.B 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裂解靶细胞并释放病原体,释放出的病原体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易错点),B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清除癌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属于免疫监视功能,C正确。
3.D 
题图解读
体液免疫:以抗体(“Y”形物质)为切入点进行反推,f为抗体,Ⅶ为浆细胞,Ⅵ为记忆B细胞,Ⅴ为B细胞,Ⅰ为抗原呈递细胞;
  细胞免疫:以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为切入点进行反推,Ⅱ、Ⅲ为细胞毒性T细胞,Ⅳ为记忆T细胞。
病毒侵染人体能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病毒入侵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A正确;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Ⅳ(记忆T细胞)、Ⅵ(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能迅速增殖分化(二次免疫),B正确;从题图中可知,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d、e(细胞因子)分别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C正确;Ⅶ(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Ⅰ(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等,对抗原的识别没有特异性,D错误。
4.D 据题图可知,茯苓多糖能作用于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2(一类细胞因子),A正确;细胞A(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细胞B(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为B细胞,细胞C(能分泌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的增殖分化)是辅助性T细胞,B正确;据图可知,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均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因此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C正确;辅助性T细胞不具有裂解靶细胞的能力,裂解靶细胞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D错误。
5.答案 (1)辅助性T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细胞毒性T细胞 体液 c (3)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4)信息分子
题图解读
根据c抗体反推:③是浆细胞,②是B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b是细胞因子),⑤是细胞毒性T细胞,⑥是记忆T细胞。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①辅助性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调配合:⑤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结核分枝杆菌寄生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原体被释放出来,与体液免疫产生的c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4)体液调节通过信息分子影响免疫调节:情绪压力太大→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糖皮质激素抑制辅助性T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减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减弱)。
6.答案 (1)辅助性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2)细胞毒性T 免疫活性物质 (3)Th2 监视
解析 (1)抗原呈递细胞(甲)可将HPV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Th),Th向Th2方向分化促进体液免疫,则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是Th2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2)HPV侵入皮肤细胞,主要是细胞免疫起作用。Th向Th1方向分化并分泌物质b(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从而促进靶细胞的裂解。(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免疫在HPV病毒的清除中具有主要作用,据此可知,HPV可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功能逃避免疫系统“追杀”,则被HPV感染的组织中,免疫应答会偏向Th2方向,以减少细胞免疫。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HPV通过抑制细胞免疫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降低了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增加了宿主患宫颈癌的风险。
能力提升练
1.D 
靶细胞的死亡是在免疫T细胞诱导下的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D错误。
2.C 实验一过程(Ⅰ~Ⅳ组小鼠均感染细菌X):
对实验一进行分析:
自变量 结果分析与结论
Ⅰ组 甲组小鼠的T细胞(被活化) Ⅰ组活菌数曲线增长趋势小于Ⅲ组,说明活化的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增长,B正确
Ⅲ组 乙组小鼠的T细胞(未被活化)
Ⅱ组 甲组小鼠的血清(含抗体) Ⅱ组与Ⅳ组活菌数曲线增长趋势相同,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故细菌X生活在细胞内,A正确
Ⅳ组 乙组小鼠的血清(不含抗体)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菌X生活在细胞内;由图2可知活化的巨噬细胞对细菌X杀伤力大大增强,而活化的T细胞对细菌X杀伤力很低,推测活化的T细胞不能直接杀伤细菌X。但活化的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增长,且图2中未活化的巨噬细胞对细菌X杀伤力也很低,可初步推测活化的T细胞可能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进而杀伤细菌X,C错误,D正确。
3.答案 (1)免疫监视 (2)正常细胞表面表达的MHCⅠ分子异常,进而无法与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结合 (3)抑制NK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
解析 本题就教材第76页“癌症的免疫疗法”拓展考查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1)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因此NK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2)正常细胞表面的MHCⅠ分子与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传递抑制信号→NK细胞不攻击正常细胞。若NK细胞攻击正常细胞,可能是正常细胞表面表达的MHCⅠ分子异常,也可能是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发生异常。(3)癌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癌细胞表面PD-L1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NK细胞停止攻击癌细胞→免疫逃逸。为解决免疫逃逸的问题,可通过药物抑制NK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