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4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3 21: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疫苗与免疫预防
1.(2024福建三明期中)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体变异
C.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过敏原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2025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卡介苗通常用于儿童免疫接种,能预防致命的结核病。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的活菌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介苗进入机体后可被体内的某些细胞摄取
B.注射卡介苗后产生的记忆T细胞可对含有结核杆菌的靶细胞进行攻击
C.疫苗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接种疫苗后,人体可能高烧不退,在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2025安徽阜阳月考)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目前,首个人类黑色素瘤RNA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中期阶段,该疫苗能诱导免疫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TAAs)产生强烈反应,使肿瘤细胞裂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NA疫苗能够直接作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
B.该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主要为细胞毒性T细胞
C.该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的过程中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
D.相比DNA疫苗,RNA疫苗更不易整合进基因组
题组二 免疫学在临床上的其他应用
4.(2025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期中)免疫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了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流感疫苗后,仍有可能患流感,原因之一是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B.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使用免疫抑制剂
D.利用含特异性抗体的试剂盒可精确诊断人类的各种疾病
5.(2025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期中)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者和受者细胞表面的HLA不同
B.白细胞可识别“非己”的HLA发起攻击而引发免疫排斥
C.活化的B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裂解来自供体器官的细胞
D.使用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能力提升练
题组 免疫学的应用
1.(易错题)(2025江苏徐州月考)某医生接待了甲、乙两位被割伤手的病人,在详细询问情况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病人注射破伤风疫苗,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病人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人接受注射后,体内产生了二次免疫的过程,所以见效和乙一样快
B.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直接分泌相应的抗体
C.乙病人注射的抗破伤风抗体可以与相应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D.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疫苗在免疫过程中相当于抗原,可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
2.(2025吉林长春期中)乙型肝炎病毒容易引起乙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提高抵抗力的良好方法,通常乙型肝炎疫苗总共需要接种三针且需要间隔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需要间隔一个月,半年后再注射第三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作为抗体可以提高机体对某病原体的免疫力
B.接种后体内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抗体,表明该个体一定不会患乙型肝炎
C.多次接种该疫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体内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
D.若两次接种间隔时间过短,则上一次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会将疫苗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3.(2025山西阳泉期中)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科学家认为,免疫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从而使免疫细胞不能产生抗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移植心脏难以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是供体与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有差异
B.角膜移植不需要考虑供体与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程度
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能够正常发育的条件之一
D.可以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
4.(2025山东济宁期中)研究发现,CAR-T细胞疗法可有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该疗法是把患者的T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安装能特异性识别肿瘤靶点并能激活T细胞的嵌合受体,这种T细胞被称为CAR-T细胞,该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后,回输到体内,可精准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其治疗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R-T细胞疗法利用了免疫防御功能的原理
B.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等都属于细胞因子
C.CAR-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作用类似,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并清除肿瘤细胞
D.CAR-T细胞疗法既能有效治疗肿瘤又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2.A 3.A 4.D 5.C
1.A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能够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B、C错误。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死亡鸡体内也发生了特异性免疫,但产生的抗体数量较少,不足以处理病原体,导致鸡死亡,A正确,D错误。
2.A 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的,属于抗原,进入机体后会被机体内的免疫细胞摄取,而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正确,C错误。记忆T细胞(不能攻击靶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靶细胞,B错误。高温持续期(体温稳定在较高温度),人体产热量=散热量,D错误。
3.A RNA疫苗不能直接作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抗原分子是由RNA指导合成的,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使肿瘤细胞裂解”可知,题述疫苗主要引发细胞免疫,细胞免疫需要细胞因子参与,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细胞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B、C正确;人体细胞遗传物质是DNA,相比DNA疫苗,RNA疫苗更不易整合进基因组,D正确。
4.D 流感病毒(RNA病毒)易发生变异,A正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治疗时常使用免疫抑制疗法,C正确;利用含特异性抗体的试剂盒只能诊断特定的疾病(即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D错误。
5.C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成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供体器官的细胞接触,使供体器官的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
能力提升练
1.C 2.D 3.D 4.D
1.C 乙病人注射抗破伤风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会更快地发挥疗效,A错误,C正确;记忆B细胞不能直接分泌相应的抗体,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浆细胞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疫苗相当于抗原,抗原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D错误。
易混易错
比较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注射物 及目的 注射抗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注射抗体,直接与体内相应抗原结合
特点 作用持续时间长 见效快
概念 理解 “主动”:抗体由个体自身产生 “被动”:抗体来源于体外
2.D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若两次接种间隔时间过短,则上一次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会将疫苗当作抗原进行攻击,A错误,D正确。体内抗体的量会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该个体仍可能会患乙型肝炎,B错误。多次接种该疫苗,可以使机体启动二次免疫,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C错误。
3.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角膜为“免疫赦免区”,角膜移植不需要考虑供体与受体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程度,B正确;胎儿与母体通常具有不同的抗原蛋白,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能够使胚胎正常发育,C正确;利用药物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可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D错误。
4.D 
题干信息或必备知识 选项分析
CAR-T细胞可精准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CAR-T细胞疗法利用了免疫监视功能的原理,A错误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不属于细胞因子,B错误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 CAR-T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类似,C错误
CAR-T细胞疗法中的T细胞源自患者自身,改造后能精准杀伤肿瘤细胞 CAR-T细胞疗法既能有效治疗肿瘤又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