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2024)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本章复习与测试
【尖子生】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尖子生】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15:13:10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尖子生】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已知的解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已知正数a,b,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3.非负数x,y满足,记,W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n,则( )
A.6 B.7 C.14 D.21
4.物美超市(滨江浦沿店)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n%出售,为了不亏本,n应满足( )
A.n≤m B.
C. D.
5.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值之和是( )
A.7 B.6 C.4 D.0
6. 若 为实数且满足 , 设 , 有以下 2 个结论: ①若 , 则 ; ②若 , 则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对②错 B.①错②对 C.①②都错 D.①②都对
7.已知,若,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B. C. D.
8.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方程的解是非负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之和是( )
A.-6 B.-5 C.-3 D.-2
9.已知a,b是非零实数,若对于任意的,都有,则下列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10.已知实数满是,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设[x]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则方程的解集是 .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 .
13.如图,,现用若干根等长的小棒从点A开始向右依次摆放,使小棒的两端恰好分别落在射线OB、OC上,其中AA1为第1根小棒,且OA=AA1. 若恰好能摆放4根小棒,则θ 的取值范围是 .
14. 某段高速公路全长 , 公安部门在高速公路上距人口 处设立了限速标志牌, 并在以后每隔 处设置一块限速标志牌; 此外公安部门还在距离人口 处设置了摄像头, 并在以后每隔 处都设置一个摄像头(如图), 则在此段高速公路上,离入口 处刚好同时设置有标志牌和摄像头.
15.已知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边长如图为正整数,甲、乙的面积分别为,.
(1)与的大小关系为: ;用“”、“”、“”填空
(2)若满足条件的整数有且只有个,则的值为 .
16.已知x,y,z为正整数,且,则满足的(x,y,z)有 组.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每题12分,共9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两个非负实数a和b满足a+2b=3,且c=3a+2b
求:
(1)求a的取值范围;
(2)请含a的代数式表示c,并求c的取值范围.
18.材料一: 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 那么我们称这个正整数为 “连续合数”, 如 , 因此 这三个数都是“连续合数”.
材料二: 对于一个三位自然数, 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恰好等于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 则称这个三位数为 “行知数”.例如: 在自然数 231 和 132 中, , 则 231 和 132 都是“行知数”; 在自然数 396 和 693 中, , 则 396 和 693 都是 “行知数”.
(1) 请判断: 36 “连续合数”.(填“是”或“不是”)
(2)证明: 任何一个“连续合数”一定是 4 的奇数倍.
(3) 已知三位数 (其中 为整数, 且 ) 既是 “连续合数”, 又是 “行知数”, 求所有符合条件的三位数的值.
19.新定义: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范围内,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例如:方程的解为,而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不难发现在的范围内,所以方程是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1)在方程①;②;③中,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是 ;(填序号)
(2)关于的方程是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求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的方程是关于的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且此时不等式组有个整数解,试求的取值范围.
20.阅读材料:如果x是一个有理数,我们把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记作.
例如,,,,那么,,其中.
例如,,,.
请你解决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如果,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_;
(4)如果,其中,且,求x的值.
21. 【阅读材料】小明在兴趣小组学习了“基本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整理如下:对于正数a、b,有,所以,即(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特别地,(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因此,当时,有最小值2,此时.
【简单应用】小明完成了大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还有两题不会,请你帮一帮他.
(1)函数的最大值为 .
(2)求函数的最小值,并写出取最小值时x的值.
(3)【猜想提升】小明由上述的提出猜想:(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
通过查阅资料,他惊奇地发现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利用小明这个猜想解答下面的问题.
设a,b,c是非负实数,求的最小值.
22.已知 ,其中a,b,c是常数,且 .
(1)当 时,求a的范围.
(2)当 时,比较b和c的大小.
(3)若当 时, 成立,则 的值是多少?
23.阅读下列材料:
解答“已知x﹣y=2,且x>1,y<0,试确定x+y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
解:∵x﹣y=2,又∵x>1,∴y+2>1,即y>﹣1
又y<0,∴﹣1<y<0.…①
同理得:1<x<2.…②
由①+②得﹣1+1<y+x<0+2,∴x+y的取值范围是0<x+y<2.
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都为非负数.
(1)求a的取值范围;
(2)已知2a﹣b=1,且,求a+b的取值范围;
(3)已知a﹣b=m(m是大于1的常数),且b≤1,求2a+b最大值.(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4.若不等式(组)①的解集中的任意解都满足不等式(组)②,则称不等式(组)①被不等式(组)②“包含”,其中不等式(组)①与不等式(组)②均有解.
例如:不等式被不等式“包含”.
(1)下列不等式(组)中,能被不等式“包含”的是 .
A、 B、 C、 D、
(2)若关于x的不等式被“包含”,若且,求M的最小值.
(3)已知 ,,且k为整数,关于x的不等式P:,Q:,请分析是否存在k,使得P和Q存在“包含”关系,且Q被P“包含”,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尖子生】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已知的解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①-②得:
∵,
∴
∴
故答案为:C.
2.已知正数a,b,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C
【解析】∵a,b都是正数,
∴a+b>0,2b>b,
①对于A,B选项,若,
∴
∴或.
解得:a>2b或a
②对于C,D选项,若,
∴
∴或.
解得:b
此时a>b正确,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3.非负数x,y满足,记,W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n,则( )
A.6 B.7 C.14 D.21
【答案】D
【解析】设,
则x=2k+1,y=2-3k,
∵x、y为非负数,
∴,
解得:;
∵W=3x+4y,
∴W=3(2k+1)+4(2-3k)=-6k+11,
∴k=,
∴,
解得:7≤W≤14,
∴W的最大值m=14,最小值n=7,
∴m+n=14+7=21.
故答案为:D.
4.物美超市(滨江浦沿店)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n%出售,为了不亏本,n应满足( )
A.n≤m B.
C. D.
【答案】B
【解析】设成本价为a元,
因为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
所以标价为元,
∵该商品需降价n%出售,为了不亏本 ,
∴
解得:.
故答案为:B.
5.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值之和是( )
A.7 B.6 C.4 D.0
【答案】C
【解析】∵,
∴,
解得:,
∵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
∴,
解得:a≥-2,
∵,
∴解得:,
∵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
∴a≤4,
∴-2≤a≤4,
∵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
∴满足条件的a的值有-2,0,2,4,
∴它们的和=(-2)+0+2+4=4,
故答案为:C.
6. 若 为实数且满足 , 设 , 有以下 2 个结论: ①若 , 则 ; ②若 , 则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对②错 B.①错②对 C.①②都错 D.①②都对
【答案】C
【解析】∵,
若ab>1时,即2(ab-1)>0,(a+1)(b+1)=a+b+ab+1>a+b+2,
当a+b>-2时,(a+1)(b+1)>0,则M-N>0,即M>N,
当a+b<-2时,(a+1)(b+1)<0,则M-N<0,即M<N,
∴①不正确;
若ab<1时,即2(ab-1)<0,(a+1)(b+1)=a+b+ab+1,
当0<ab<1时,0<ab+1<2,a+b<(a+1)(b+1)<a+b+2,
故a+b>0时,(a+1)(b+1)>0,则M-N<0,即M<N,
故a+b<-2时,(a+1)(b+1)<0,则M-N>0,即M>N,
∴②不正确;
综上所述,结论①②都不正确,
故答案为:C.
7.已知,若,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a2+b2+c2=1,
可得:b2+c2=1-a2,
即(b+c)2-2bc =1- α2.
由(a-1)(b-1)(c-1)= abc,
得(a-1)(bc-b-c+ 1)= abc,
化为:a+b+c=ab+ac+bc+1,
∴bc=(1-a)(b+c-1),
代入(b+c)2-2(1-a)(b+c-1)=1-a2,
即(b+c)2-2(1-a)(b+c)+2(1-a)-1+a2=0
即(b+c)2 +2(a-1)(b+c)+(a-1)2=0
∴(b+c+a- 1)2= 0,
∴a+b+c=1,
∴b+c=1-a,
∴b2+c2≥,
∴1-a2≥
化为:3a2-2a-1≤0,
解得.
∴a的最小值为,
同理可得c的最大值为1,
∵a+b+c=1,a+b+c=ab+ac+bc+1,
∴ab+ac+bc=0,
选项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8.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方程的解是非负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之和是( )
A.-6 B.-5 C.-3 D.-2
【答案】B
【解析】解不等式6x-5≥m,得x≥.
解不等式,得x<4.
∵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
∴0<≤1.
∴-5<m≤1.
解方程,得y=m+3.
∵方程的解是非负数,
∴m+3≥0,即m≥-3.
∴-3≤m≤1.
∴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的值为-3,-2,-1,0,1.
∴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之和是-3+(-2)+(-1)+0+1=-5.
故答案为:B.
9.已知a,b是非零实数,若对于任意的,都有,则下列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当x-a≤0,x-b≥0,x-b-1≤0时,
解之:x≤a,x≥b,x≤b+1,
∵x≥0,
∴a>0,b<0,b+1≥0,
解之:a>0,-1≤b<0;
当x-a≥0,x-b≥0,x-b-1≥0时,
∴x≥a,x≥b,x≥b+1,
∵x≥0,
∴a<0,b<0,b+1≤0,
解之:a<0,b≤-1;
当x-a≥0,x-b≤0,x-b-1≤0时,
解之:x≥a,x≤b,x≤b+1,
∵x≥0,
∴a<0,b≥0,b+1≥0,
∴a<0,b>0;
∴不可能的是b<0.
故答案为:D.
10.已知实数满是,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
∴,
∵
,
∴,
即.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设[x]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则方程的解集是 .
【答案】或
【解析】设,
当时,则
则成立
即是方程的一个解;
当时
若,则为正整数,
∴
即
解得不等式组无解;
若,则,
即方程无解;
当时,则,
∴
当时,;
即
当时,
即
解得不等式组无解.
故答案为:或.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 .
【答案】16
【解析】,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无解,
∴,
∴,
分式方程去分母,得,
∴,
∵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整数,
∴且,
∴且,
∵a为整数,为非负整数,
∴,1,7,10,
∴整数a的和为.
故答案为:16.
13.如图,,现用若干根等长的小棒从点A开始向右依次摆放,使小棒的两端恰好分别落在射线OB、OC上,其中AA1为第1根小棒,且OA=AA1. 若恰好能摆放4根小棒,则θ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8≤θ<22.5
【解析】∵OA=AA1,∠BOC=θ,
∴∠BOC=∠OA1A=θ,
∵AA1=A1A2,
∴∠A1AA2=∠A1A2A=∠BOC+∠OA1A=2θ,
∵∵A2A3=A1A2,
∴∠A2A1A3=∠A1A3A2=∠BOC+∠A1A2A=θ+2θ=3θ,
同理可知∠A3A2A4=∠A3A4A2 =4θ;
∵恰好能摆放4根小棒,
∴4θ<90°且5θ≥90°
解之:18≤θ<22.5.
故答案为:18≤θ<22.5
14. 某段高速公路全长 , 公安部门在高速公路上距人口 处设立了限速标志牌, 并在以后每隔 处设置一块限速标志牌; 此外公安部门还在距离人口 处设置了摄像头, 并在以后每隔 处都设置一个摄像头(如图), 则在此段高速公路上,离入口 处刚好同时设置有标志牌和摄像头.
【答案】58或138或218
【解析】依题意可知:第m(m为正整数)个限速标志牌距离入口的距离为3+5(m-1)=(5m-2)公里,第n(n为正整数)个摄像头距离入口的距离为10+16(n-1)=(16n-6)公里,
∵16n-6≤280,
∴,
∵标志牌和摄像头重合,
∴5m-2=16n-6,
∴,
又∵m,n均为正整数,
∴或或,
当n=4时,16n-6=16×4-6=58;
当n=9时,16n-6=16×9-6=138;
当n=14时,16n-6=16×14-6=218;
∴离入口58或138或218千米处刚好同时设置有标志牌和摄像头.
故答案为:58或138或218.
15.已知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边长如图为正整数,甲、乙的面积分别为,.
(1)与的大小关系为: ;用“”、“”、“”填空
(2)若满足条件的整数有且只有个,则的值为 .
【答案】(1)
(2)1011
【解析】(1),,
,
为正整数,
,即.
(2)由知,
满足条件的整数有且只有个,
的整数有且只有个,即这三个整数解为,,,
,
解得,,
为正整数,
.
故答案为:(1);(2);
16.已知x,y,z为正整数,且,则满足的(x,y,z)有 组.
【答案】10
【解析】由可得,从而,可得.
例如,当时,原方程等价于,变形得,即,
从而可得或或或或.其余情况同理,可得还有解(4,5,20),(4,6,12),(4,8,8),(5,5,10),(6,6,6).
故答案为:10.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每题12分,共9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两个非负实数a和b满足a+2b=3,且c=3a+2b
求:
(1)求a的取值范围;
(2)请含a的代数式表示c,并求c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a+2b=3,
∴2b=3﹣a,
∵a、b是非负实数,
∴b≥0,a≥0,
∴2b≥0,
∴3﹣a≥0,
解得0≤a≤3
(2)解:∵a+2b=3,c=3a+2b,
∴c﹣3=(3a+2b)﹣(a+2b)=2a,
∴c=2a+3,
∵a是非负实数,
∴a≥0,
∴0≤a≤3,
∴0≤2a≤6,3≤a+3≤9,
即3≤c≤9
18.材料一: 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 那么我们称这个正整数为 “连续合数”, 如 , 因此 这三个数都是“连续合数”.
材料二: 对于一个三位自然数, 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恰好等于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 则称这个三位数为 “行知数”.例如: 在自然数 231 和 132 中, , 则 231 和 132 都是“行知数”; 在自然数 396 和 693 中, , 则 396 和 693 都是 “行知数”.
(1) 请判断: 36 “连续合数”.(填“是”或“不是”)
(2)证明: 任何一个“连续合数”一定是 4 的奇数倍.
(3) 已知三位数 (其中 为整数, 且 ) 既是 “连续合数”, 又是 “行知数”, 求所有符合条件的三位数的值.
【答案】(1)是
(2)证明 : 设任何一个“连续合数”分成的两个连续偶数为 (其中 表示自然数), 为自然数,
是奇数,
任何一个“连续合数”一定是 4 的奇数倍.
(3)证明: “连续合数”是 4 的奇数倍, 是 4 的奇数倍,
为奇数.
由题意, 得 ,且 ,
, , 且 为整数, 或 4. 当 时,
则 或 为奇数,
此时 ;
当 时,
为奇数, 此时 .
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三位数为 132,220 .
【解析】(1)、由题意得,因此36是“连续合数”.
故答案为:是.
19.新定义: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范围内,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例如:方程的解为,而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不难发现在的范围内,所以方程是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1)在方程①;②;③中,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是 ;(填序号)
(2)关于的方程是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求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的方程是关于的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且此时不等式组有个整数解,试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①③
(2)解:解关于的方程,得.
解不等式组,得.
根据“关联方程”的定义,得
解得.
(3)解:解关于的方程,得.
关于的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根据不等式组有个整数解,可得
解得.
根据“关联方程”的定义,得
解得.
综上所述,.
【解析】(1) ,
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① ,解得,故①是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② ,解得,故②不是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③ ,解得,故③是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故答案为:①③.
20.阅读材料:如果x是一个有理数,我们把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记作.
例如,,,,那么,,其中.
例如,,,.
请你解决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如果,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_;
(4)如果,其中,且,求x的值.
【答案】解:(1)4,-7;
(2);
(3);
(4)∵,其中,
∴,
∵,
∴,
∵,
∴,
∴,
∴或或或,
当时,有,;
当时,有,;
当时,有,;
当时,有,;
∴或或或.
【解析】(1)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4,-7;
(2)∵,
∴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3)∵,
∴,
解得:,
∵是整数,
∴,
故答案为:.
21. 【阅读材料】小明在兴趣小组学习了“基本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整理如下:对于正数a、b,有,所以,即(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特别地,(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因此,当时,有最小值2,此时.
【简单应用】小明完成了大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还有两题不会,请你帮一帮他.
(1)函数的最大值为 .
(2)求函数的最小值,并写出取最小值时x的值.
(3)【猜想提升】小明由上述的提出猜想:(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
通过查阅资料,他惊奇地发现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利用小明这个猜想解答下面的问题.
设a,b,c是非负实数,求的最小值.
【答案】(1)-4
(2)解:∵,
∴,
∴y有最小值
(3)解:∵,
∵a,b,c是非负实数,
∴,
∴,
∴的最小值为2,
∴的最小值为2.
【解析】(1)
即y≤-4,
故最大值为-4;
故答案为:-4;
22.已知 ,其中a,b,c是常数,且 .
(1)当 时,求a的范围.
(2)当 时,比较b和c的大小.
(3)若当 时, 成立,则 的值是多少?
【答案】(1)解:将 代入不等式得
,解得
(2)解:当 时,
不等式 两边同除以 得
∴
∴
(3)解:当 时,
不等式 两边同除以 得
∴
又∵
∴
∴
23.阅读下列材料:
解答“已知x﹣y=2,且x>1,y<0,试确定x+y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
解:∵x﹣y=2,又∵x>1,∴y+2>1,即y>﹣1
又y<0,∴﹣1<y<0.…①
同理得:1<x<2.…②
由①+②得﹣1+1<y+x<0+2,∴x+y的取值范围是0<x+y<2.
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都为非负数.
(1)求a的取值范围;
(2)已知2a﹣b=1,且,求a+b的取值范围;
(3)已知a﹣b=m(m是大于1的常数),且b≤1,求2a+b最大值.(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解:因为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都为非负数,
解得: ,
可得: ,
解得:a≥2
(2)解:由2a﹣b=1,
可得: ,
可得: ,
解得:b≥3,
所以a+b≥5
(3)解: ,
所以m+b≥2,
可得: ,
可得:2﹣m≤b≤1,
同理可得:2≤a≤1+m,
所以可得:6﹣m≤2a+b≤3+2m,
最大值为3+2m
24.若不等式(组)①的解集中的任意解都满足不等式(组)②,则称不等式(组)①被不等式(组)②“包含”,其中不等式(组)①与不等式(组)②均有解.
例如:不等式被不等式“包含”.
(1)下列不等式(组)中,能被不等式“包含”的是 .
A、 B、 C、 D、
(2)若关于x的不等式被“包含”,若且,求M的最小值.
(3)已知 ,,且k为整数,关于x的不等式P:,Q:,请分析是否存在k,使得P和Q存在“包含”关系,且Q被P“包含”,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C
(2)解:关于x的不等式被“包含”,
∴
解得 ,
又∵,
解得.
∴,
∵,
∴,
∴M的最小值是19。
(3)解:解方程组得
∵,,
∴
解得,
∵k为整数,
∴k的值为,0,1,2;
不等式P:整理得,;
不等式Q:的解集为 ,
∵P和Q存在“包含”关系,且Q被P“包含”
∴不等式P:的解集为 ,
∴,且,
解得,
∴。
【解析】(1)解:A、不等式的解集为,
∴不等式不能被不等式“包含”,不符合题意
B、不等式的解集为,
∴不等式不能被不等式“包含”,不符合题意
C、不等式的解集为,
∴不等式能被不等式“包含”,符合题意
D、不等式组无解,
∴不等式组不能被不等式“包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 认识三角形
1.2 定义与命题
1.3 证明
1.4 全等三角形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6 尺规作图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1 图形的轴对称
2.2 等腰三角形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2.6 直角三角形
2.7 探索勾股定理
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认识不等式
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章 图形与坐标
4.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
第5章 一次函数
5.1 常量与变量
5.2 函数
5.3 一次函数
5.4 一次函数的图象
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