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作者______,字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时____家。他的作品集为《_________》。
课题大意是:
_________________
“中书”意思是_____。
谢中书是作者的朋友
谢征的官职名。在古
代“书”是一种可以抒情议事的文体。
作者及文体简介:
陶弘景
通明
华阳隐居
思想
南朝齐梁
陶隐居集
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官名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和吴均《与朱元思书》合称六朝书信双壁。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
结构助词,的
共同谈论
耸入云端
泛指各种颜色
交相辉映
四季
都,全
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
【翻译】山峰高耸入云,河流清澈见底。
⑶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⑷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翻译】青色的树林和翠绿的竹丛,四季的景色都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早晨
消散
形容猿、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夕阳
坠落
水中潜游的鱼儿
竞相跳跃
确实
人间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指谢灵运
再、又
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
……的人
⑸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⑹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翻译】清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和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
【翻译】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⑺实是欲界之仙都。
⑻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4.沉鳞 竞跃
5.夕日欲颓
6.欲界之仙都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交相辉映 )
(四季)
(早晨)
(坠落)
(鳞,鱼)
(欲界,人间)
(复,再)
(消散)
(竞跃,争相跳跃)
(仙都,仙境)
(与,欣赏)
重要解词
写景顺序:
由仰视到俯视、从早到晚、由静到动。
答:山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
晓雾、夕日、猿、鸟、鱼等。
文章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美?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这些
景物的?
第一层:总领全文。
第二层:从不同角度描写山川之美,
仰视“高峰入云”,俯瞰
“清流见底”,欣赏两岸
景色,聆听“猿鸟乱鸣”。
第三层:抒发感慨,呼应开头。
各
层
关
系
试将这篇短文分成若干层次,
说说各层之间的联系。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山川美景的?结合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山川美景
①山川相
映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色彩配
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③晨昏变
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④动静相
衬之美
高峰、青林翠竹、
夕日欲颓(静)
清流、五色交辉、
沉鳞竞跃(动)
古人云:“文如其人。”通过文章往往可以窥出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也可看出作者的性格。那从此文中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分析:
①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直抒胸臆。“美”是山川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的审美感受——愉悦。
② “实是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遗;
③最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
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一、总写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总分总
四季之景
晨昏之景
二、分写
←总领全文
仰视
俯视
平视
静态
动态
听觉
视觉
骈散结合
板书
色彩相配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山水相映之美
意
境
美
结
构
美
语
言
美
主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文章清幽隽雅,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不愧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课堂小结
用原文内容填空:
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的中
心句(即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答谢中书书》写山水相映之美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
③《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
现一年之美的对偶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用原文内容填空:
④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描写
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描写傍晚景色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⑥《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自豪之情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用原文内容填空:
⑦《答谢中书书》一文中写作者仰视和
俯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⑧《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最能体现作者
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答谢中书书》中将视觉与听觉描写
结合,写一日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下面对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的理
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即书信,本文是作者写给好友谢征
的一封信,暗含希望和好友一起共赏美好
自然风光之意。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从侧面极写山之
高、水之清,突出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从听觉、视觉
两方面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生机的画面,
充满动态美。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现
出作者的自得以及与谢公比肩之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