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校园中有科学 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试用版)一年级上册序《走进科学课》的第1课时,呈现了科学课所涉及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内容。本单元的学习,通过游戏、参观、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学生了解科学课涉及的主要学习领域和学习方法,知道提问是学习科学的第一步,激发学习兴趣,爱上科学课。本单元主要包括“校园中有科学”“人体和游戏中有科学”“认识科学实验室”“科学课中有实验”和“科学课中有制作”等5课时。本节课为单元的第1课时,旨在通过游戏和参观校园等活动,学生能发现校园中隐藏的科学现象,提出科学问题并尝试分类,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初步了解科学课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方法,同时为幼小衔接做好铺垫。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对科学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强烈的表达意愿,但在有序活动、认真观察、准确描述、提出问题等方面需要引导。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课上学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做一做“最强大脑”的小游戏,即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记下图片上的事物名称,并引导学生尝试按照动物、植物、工具、天气现象等关键词进行简单归类;然后,创设任务“寻找校园中的科学”,通过观察校园图片及学习《活动手册》中的提问范例,使学生知道学习科学需要认真观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分类问题。
本节课的学习,以“寻找校园中的科学”为主要任务,通过观察图片、实地参观和交流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校园中处处有科学,能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并乐于分享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玩玩游戏”活动,能分辨物品并快速记忆,对一些工具和仪器的用处作出猜想,知道科学课上将认识一些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现象,对科学课有兴趣。
2.通过“参观校园,提提问题”活动,能以口述的方式描述自己的问题,知道提出问题是科学学习的第一步,体会校园中有科学,对身边事物有好奇心,乐于倾听,大胆提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校园中有科学。
难点:大胆提出关于校园中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
1.学生活动器材:书本和《活动手册》等。
2.教师演示器材:书本、《活动手册》和校园图片等。
3.自制课件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道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二是寻找校园中的科学。
首先,创设情境“科学课上学什么?”组织学生观察书本上“走进科学课”图片,开展“最强大脑”趣味游戏,尝试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记忆图片上展示的各种事物,根据提供的关键词如动物、植物、工具以及天气现象等,对这些事物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引导学生说说图片中的工具和仪器的用途,知道科学学习的方法,如观察、实验和测量,以点燃他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本上的校园图片及《活动手册》中出示的问题,说说看到的事物及疑问,接着,组织学生根据活动要求有序参观校园,知道校园中科学无处不在,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知道提出问题是科学学习关键步骤,激发探究身边事物的好奇心,敢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校园中有科学。方法一:“游戏启智趣,最强大脑探科学”。通过有趣的“最强大脑”游戏,知道科学课上将认识一些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现象,知道科学学习会用到一些工具和仪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方法二:“校园启智慧,细致观察会思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到校园中寻找那些引发他们好奇心的现象或事物,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奥秘,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去发现更多未知的科学奥秘。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提出问题是科学学习的第一步。方法一:“图片导航,疑问搭建”。首先,引导学生细致浏览课本中的校园图片,并结合《活动手册》中的示例问题,鼓励他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能描述所看到的事物,并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方法二:“实地参观,思维激荡”。通过实地校园参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那些真正困扰他们,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并强调观察和提问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本节课的特色是:①启发参观,探寻科学奥秘。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实地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科学就在校园中,从而更加热爱和珍视科学学习。②多元教学,乐享科学知识。通过小游戏“最强大脑”的趣味挑战,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记忆事物,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结合课本和《活动手册》的内容,以及实地参观校园的活动,学生们得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接触和理解科学知识,使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③交流互动,共铸科学精神。通过交流互动,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想法,与同伴共同进步,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活动I 观察图片 玩玩游戏
开展“最强大脑”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一玩中了解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初步感受科学的魅力,认识科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对科学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活动Ⅱ 参观校园 提提问题
安排校园参观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科学现象,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初步的归类。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观察图片 玩玩游戏。通过玩一玩,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明确科学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环节二:参观校园 提提问题。通过校园参观活动,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和探索中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分类问题。
七、教学过程
活动Ⅰ:观察图片 玩玩游戏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交流:科学课上学什么? 2.游戏:“最强大脑”。 (1)用10秒钟快速记下图片上的事物名称,比一比谁记得多? (2)归类:根据教师提供的关键词将图片上的事物进行大致的归类。(比如动物、植物、工具、天气现象等) (3)猜想:一些工具的作用。 3.活动小结:在科学课上,我们将认识各种事物和自然现象,学习一些科学学习的方法。 *以问题引导学生畅想科学课,了解他们对科学课的初始印象。 *以序首页“走进科学课”图片上的事物作为游戏对象,帮助学生了解科学课上学什么和怎么学。 *引导学生分辨图中的一些物品并快速作出记忆,根据教师提供的关键词进行大致的归类,并猜想一些工具和仪器的用处,感受科学课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多样。 *鼓励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活动Ⅱ:参观校园 提提问题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与思考:在美丽的校园里,你能观察到什么?有什么想知道的? 明确参观要求 圈画记录,提出问题。 遵守秩序,保护环境。 小心慢走,注意安全。 3. 观察与记录 观察:跟着老师参观校园,认真听老师对校园的介绍。 记录:在校园实景图上进行标记,并酝酿提问。 4.交流与分享 (1)交流:四人一组,相互交流关于校园中的问题。 (2)分享:在班级中汇报小组提出的问题。 (3)归类:用问号磁贴将提出的问题贴入相应的位置。 5.评价与反思 (1)根据自己的表现完成评价。 (2)反思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6.活动小结:校园中蕴藏着科学,需要我们去发现。 7.课堂小结:校园中有科学,提出问题是学习科学的第一步。 *组织学生观察书本图片,阅读《活动手册》上“校园中有科学”的范例问题,为学生搭建提出校园中科学问题的学习支架。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提出关于记录、提问、秩序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要求,引导学生边参观边思考边提问,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安全意识。 *事先规划参观路线,出示校园地图,介绍几个精选的校园场所,如:绿化区、操场、体育馆、教学楼等;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校园中的一些独特之处,大胆提出校园中的问题。 *指导学生用圈画的方式在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标记,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发现或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予以充分肯定,引出他们的问题是针对哪些方面的内容,如:植物、动物、天气等,为后续问题归类做准备。 *引导学生将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大致归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组织学生根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活动表现。
八、板书设计
序.1 校园中有科学
九、活动任务单
活动Ⅱ:参观校园 提提问题
十、活动评价
评价维度 具体要求 得分情况
科学思维 用圈画的方式标注参观中感兴趣的地方,并提出问题 ☆
探究实践 快速记下3个以上的事物 ☆
将问题正确归类 ☆
(备注:若达成评价要求,请在达成情况栏里点亮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