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任务一:新闻阅读
新
闻
阅
读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组文阅读课 5课时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组文阅读课 2课时
新
闻
阅
读
子任务二:新闻特写、通讯阅读
教材:《“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丛书:《特写:风雨中的家园守望者》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学习内容
1.在浏览、梳理新闻六要素的基础上了解新闻事实,把握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不同特点。
2.关注语言,体会新闻特写和通讯的表达特点,能对新闻中的文学笔法做赏析批注。
3.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不同价值。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比较阅读,把握特点
新
闻
阅
读
活动一:梳理新闻六要素,把握主要新闻事实
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两篇文章,梳理新闻六要素,把握主要新闻事实。
活动一:梳理新闻六要素,把握主要新闻事实
新闻标题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何时 1982年11月24日吕伟跳水瞬间
何地 印度新德里达卡多拉游泳场十米跳台
何事 吕伟以精彩表现夺魁
何人 跳水姑娘吕伟
何故 无
如何 分解跳水动作的镜头式描写:起跳、腾空、入水。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何时 2012年11月23日
何地 辽宁舰甲板及周边海域
何事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
何人 舰载机驾驶员、塔台指挥员、着舰指挥官
何故 实现国人将军梦想,突破航母技术难关
如何 从准备、调试到着舰的完整过程
活动二:比较阅读,把握特写与通讯的不同特点
1.有些新闻要素齐全,有些新闻则侧重某些要素,不求全。比较两篇文章,看看它们的新闻要素是否齐全,又分别侧重了哪些要素,在下面的表格中标注。
活动二:比较阅读,把握特写与通讯的文体特点
新闻标题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新闻标题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有 有 侧重 有 无 侧重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有 有 侧重 有 侧重 侧重
2.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特写与通讯在文体上有何异同。
活动二:比较阅读,把握特写与通讯的文体特点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摘自吴麟、张玉洪《新闻采访与写作》)
活动二:比较阅读,把握特写与通讯的文体特点
同: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
异: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如何),六要素完整,并且特别强调事件的社会意义(何故);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通过放大瞬间,传递情感与美感,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如何)。
活动三:撰写旁批,体会特写与通讯的表达特点
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请仿照《“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旁批,从文学手法的角度为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旁批。
活动三:撰写旁批,把握特写与通讯的表达特点
第2课时 拓展阅读,体会价值
新
闻
阅
读
活动一:比较阅读,了解三种新闻体裁的价值
下面是deepceek根据《“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两文改写的两则消息,比较阅读,说说特写与通讯的新闻价值。
活动一:比较阅读,把握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价值
中国跳水小将吕伟亚运会夺冠 完美表现征服全场
【本报讯】在今日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中国选手吕伟以出色表现夺得金牌,其精湛技艺赢得现场观众与裁判一致赞誉。
比赛中,吕伟以轻盈优雅的起跳、高难度动作和近乎完美的入水,最终以明显优势摘得冠军。她的最后一跳更是获得全场最高分,锁定胜局。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多位裁判打出接近满分成绩。
吕伟年仅16岁,是中国跳水队新秀。教练表示,她训练刻苦,心理素质过硬,此次夺冠展现了新生代运动员的实力。这枚金牌也为中国代表团再添荣誉。
活动一:比较阅读,把握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价值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本报讯】今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我国海军航空兵战斗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
此次着舰任务在渤海某海域进行。随着舰载战斗机精准钩住阻拦索,战机稳稳停落在航母甲板上,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此次成功着舰,表明我国已完全掌握舰载战斗机舰上起降技术,为后续形成实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舰载战斗机着舰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技术难度极高。此次成功离不开科研人员与飞行员的长期攻坚。军方表示,这是人民海军转型建设的重要成果,将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一:比较阅读,把握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价值
活动一:比较阅读,把握特写与通讯的价值
消息以简洁的语言快速传递新闻事实,聚焦比赛结果和成绩,突出事件的核心信息,便于读者快速获取核心内容。消息适用于报纸、快讯、网络新闻等。
特写通过生动的语言还原吕伟跳水的精彩瞬间,不仅报道事实,还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增强感染力,使读者如临其境。特写适用于杂志、专题报道或深度新闻。
通讯不仅报道事件本身,还注重叙事线索(如时间线、矛盾冲突)挖掘背景及影响,使报道更全面。通讯适用于杂志专题、人物专访、纪实报道等。
活动一:比较阅读,把握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价值
活动二: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阅读《特写:风雨中的家园守望者》,完成练习。
1.用一句话概括特写的主要内容。(3分)
本家庄村村民小组长胡志荣在村子遭受降雨道路阻断全村撤离的情况下,尽职尽责守护家园,巡查灾情。
活动二:拓展阅读 实践运用
2.文中多次用特写镜头展现胡志荣的生活细节,请给这些内容做批注,对新闻特写的语言特点进行赏析。(4分)
开篇对胡志荣天没亮去村里巡查进行描写,“阴沉沉的”渲染出天色的昏暗、环境的恶劣,“拿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巡查的艰难,体现了胡志荣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富有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恰当的背景材料,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
文中“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永丰之战,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况异常惨烈,‘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通过对永丰战役历史材料的补充,使读者更易理解当时战况的惨烈、奋战的艰险。
阅读《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勾画其中的背景资料,说说它们在通讯报道中的作用。(4分)
作
业
必做:阅读“特写万花筒”,从中任选一篇文章,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特写“镜头”,把握新闻事实。(丛书56页“任务一”)
拓展任务:选择“通讯面面观”中的任意一篇通讯,将其改写成消息,谈谈你的改写方案。(丛书57页“任务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新闻阅读(二)新闻特写、通讯阅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浏览、梳理新闻六要素的基础上了解新闻事实,把握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把握新闻特写和通讯的表达特点,能对新闻中的文学笔法做赏析批注。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和拓展阅读,把握消息、新闻特写与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不同价值。
【拓展资源】
《特写:风雨中的家园守望者》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 2课时
比较阅读,把握特点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浏览梳理新闻六要素,了解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阅读,把握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把握新闻特写和通讯的表达特点,能对新闻中的文学笔法做赏析批注。
【课型】组文阅读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梳理新闻六要素,把握主要新闻事实。
1.安排学生自主浏览《“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两篇文章(可结合单元预习时的初读基础)。
2.回顾前面所学,提示学生用黑直线勾画文中体现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语句,概括两篇文章的主要新闻事实,可在空白处简单标注“时”“地”“人”等字样。
3.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梳理结果,互相补充完善,确保对两篇文章的主要新闻事实有清晰地把握。
活动二: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把握特写与通讯的文体特点。
(一)引导学生探究两篇文章新闻要素的侧重差异
1.提示学生结合活动一梳理的六要素内容,比较《“飞天”凌空》和《一着惊海天》的新闻要素是否齐全。
2.要求学生在课件表格(或学习任务单)中分别标注两篇文章侧重的要素。
3.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表格内容,研讨两篇文章要素侧重不同的原因,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对“要素取舍与文体关联”的初步感知。
(二)指导学生探究特写与通讯的文体异同点
1.安排学生阅读课件展示的助读资料(新闻特写与通讯在文体上的异同点),用波浪线勾画资料中体现“共同点”和“差异点”的关键语句。
2.提示学生结合两篇课文内容,在小组内讨论:
(1)两篇文章在“运用文学手法”“报道真实性”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2)从“报道角度(纵剖面/横剖面)”“内容侧重(完整过程/精彩瞬间)”“时效性与现场感”等方面,分析两篇文章的差异。
3.各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师生共同明确特写与通讯两种文体的异同。
活动三: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把握特写与通讯的特点。
1.要求学生从文学手法的角度为《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撰写旁批,体悟作者的情感。
提示学生仿照《“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文的旁批,如下: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勾画的语句和旁批内容,交流“这句话如何体现文学性”“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组织全班交流典型旁批案例,教师结合学生分享,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特写还是通讯,都通过文学手法增强报道的感染力,传递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新闻事实:时、地、人、起因、经过、结果
特写与通讯的异同
关注新闻语言
【教学建议】
本设计遵循“梳理事实—比较探究—体悟情感”的逻辑,三个活动层层递进。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对文体特点的理解程度,灵活调整“比较阅读”环节的讨论时间;旁批撰写可先提供示例引导,再放手让学生实践,确保学习效果。
第2课时 拓展阅读,体会价值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和拓展阅读,体会消息、新闻特写与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不同价值。
【拓展资源】
《特写:风雨中的家园守望者》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把握特写与通讯的价值
呈现deepceek根据《“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两文改写的两则消息,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1.引导学生结合消息版文本特点,思考:消息的核心作用是什么?(提示:聚焦“简洁传递事实、突出事件的核心信息”)。
2.组织小组对比原文(特写/通讯)与消息版的差异,师生共研,总结如下:
活动二: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一)推荐类文,明确要求
(二)监督学生自主阅读,随时答疑。
【布置作业】
必做:阅读“特写万花筒”,从本单元中任选一篇文章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特写“镜头”,把握新闻事实。(丛书56页“任务一”)
拓展任务:选择“通讯面面观”中的任意一篇通讯,将其改写成消息,谈谈你的改写方案。(丛书 57页“任务三”)。
【板书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消息、特写、通讯的文体特点。
比较维度 消息 特写 通讯
核心功能 快速传递新闻事实 聚焦关键瞬间,展示细节魅力 完整还原事件过程,挖掘深度价值
内容特点 简洁明了,只保留关键事实 选取典型瞬间,细节描写生动 内容全面,包含背景、过程、意义等
语言风格 客观平实,逻辑性强 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 兼具客观性与情感性,语言丰富
【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结合拓展文本自主分析“为何同一事件需要不同文体呈现”,深化对新闻价值的理解。
2.结合学生发言,即时板书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特写(如“细节”“画面”)与通讯(如“过程”“情感”)的核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