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谈中国诗(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0、谈中国诗(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6:04:29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谈中国诗
钱钟书
教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并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他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钱钟书简介
羡妒
嫉恨
精髓
颦蹙
内疚
睿智
xiàn

suǐ

jiù
ruì
给加红的字注音
疏通大意 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
第l段
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
第2段
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
3-7段
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
第8段
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1、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3、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4、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中国诗
外国诗
篇幅
抒情特点
笔力
暗示性
诗的国别
诗歌
的特点


一蹴而至崇高境界,但是缺少变化,逐渐衰落
先有史诗
后有抒情诗
笔力轻淡
词气安和
笔力浓重
诗句多直抒胸臆
中外诗歌对比
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
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比较中西诗后作者的结论
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艺术赏析
试析本文结构严谨,层分缕析的特点
比如第一段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艺术赏析
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充分表达自己观点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 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如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艺术赏析
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具体表现在哪里,请赏析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如:①“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②“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行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等等。
艺术特色
结构严谨,层分缕析
论证充分,见解独到
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深刻
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拓展训练
比较下面两首爱情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比如:抒情方式、爱情观等)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拓展训练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
海底
赏析 夜雨寄北
这是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赏析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全诗以爱为主线,诗人敏感的字里行间,流露着痛苦而无奈的情感,不能不令人从容。诗歌简短而整齐,全诗由四组“不是……而是……”构成,采取对比的手法,层层深入,把读者带到了那种痛苦的最遥远的距离,并把诗人情怀感染给每位读者。读至最后令人恍然大悟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实际上是心与心的距离,早已泪眼模糊。
比较二者异同
名称
内容
篇幅
语言
内容
意境
夜雨寄北
世界上最远
的距离
短小
较长
含蓄
直露
胸臆
表达对爱人的思念而不能相聚的悲伤
凄婉
作业布置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谈中国诗》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并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构思之机巧。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你读这些诗歌有怎样的感受呢?对你所熟知的诗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2、学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先请几名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梳理结果,出现分歧,可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合作交流探究
1、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请学生自主思考后交流。)
分析:作者在首段中提出了中国诗的一般印象的问题,引出了中外诗歌的比较,在各段中分别阐明了中国诗的特点。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段落中圈画出有关中国诗特点的语句。然后总结归纳。注意要抓关键字词句。21教育网
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2、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作者究竟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第八自然段,找出作者的结论。
明确: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3、请举例说明本文特色。(请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分析: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学生可从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探究。
明确:(1)结构严谨,层分缕析。比如第一段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论证充分,见解独到。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 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如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21cnjy.com
(3)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深刻。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如:①“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②“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行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等等。21·cn·jy·com
四、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五、拓展训练
比较下面两首爱情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比如:抒情方式、爱情观等)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简析:这是是晚唐诗人李商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www.21-cn-jy.com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2·1·c·n·j·y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简析:全诗以爱为主线,诗人敏感的字里行间,流露着痛苦而无奈的情感,不能不令人从容。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简短而整齐,全诗由四组“不是……而是……”构成,采取对比的手法,层层深入,把读者带到了那种痛苦的最遥远的距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并把诗人情怀感染给每位读者。读至最后令人恍然大悟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实际上是心与心的距离,早已泪眼模糊。
明确:中国诗和外国诗的不同之处:篇幅、语言的含蓄与直白。相同之处:内容、意境。
六、作业布置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精髓(suǐ)  无垠(yín)   荟萃(cuì) 吞言咽理(yè)
B梵文(fán) 羡妒(xiàn) 单薄(báo) 轻鸢剪掠(yuān)
C犬吠(fèi) 叫嚣(xiāo) 逍遥(yáo) 一蹴而就(cù)
D颦蹙(pín) 洋溢(yì) 归宿(sù) 数见不鲜(shù)
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居高临远 卓尔不群 能言善变 B聊以慰藉 斩钉截铁 回长荡气
C卧心尝胆 毕恭毕敬 凌风出尘 D惊天动地 义愤填膺 拔木转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www.21-cn-jy.com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21·世纪*教育网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2-1-c-n-j-y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21*cnjy*com
B环保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在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C我校这次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水平。
5、空格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二、阅读提高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2·1·c·n·j·y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版权所有:21教育】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6、对本文题目“寂静钱钟书”中“寂静”二字的含义,该如何理解?


7、如何理解“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这句话的内涵?


8、从文中看,作者都写了大师钱钟书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


9、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你认为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21·cn·jy·com


三、语言运用
10、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25个字)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作出应有贡献。www-2-1-cnjy-com


11、《谈中国诗》谈的是“中国诗歌”这一笼统抽象的概念,作者不是空洞地谈理论,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运用巧妙的比喻,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道理阐述得深入浅出。请你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片段。(不少于100字)【出处:21教育名师】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咽”应读“yàn”;B项“梵”应读“fàn”,“薄”应读“bó”;D项“数”应读“shu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D 解析:A项“变”应为“辩”;B项“长”应为“肠”;C项“心”应为“薪”。
3、A 解析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很恰当。B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C项“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D项“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1*cnjy*com
4、B 解析:A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C歧义:"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 D搭配不当:动宾"培养"的是"能力"不是"水平"【来源:21cnj*y.co*m】
5、A 解析:横线前的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几种意音文字”,本着陈述对象统一的原则,可排除C项;D项的主语与前一句的末尾重复,不简明,也可排除;B项陈述对象虽与前句一致但内容与后一句矛盾。
6、①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钱钟书的人生是寂静的。②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③无论是“文革”前还是“文革”后,钱先生的书房始终是寂静的。他用心苦读,潜心学问。④钱先生的辞世及人们对他的一切纪念活动也是寂静的,表现出世人对这位大师深深地忆念与仰慕之情。(只要答出3点就可以给4分)
7、答案示例: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21教育网
8、答案示例:博学专注(潜心治学)、 坦然真挚、 淡泊名利、不闻喧嚣 、 恪守完整人格
9、答案要点: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10、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解析:该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应锁定在“历史证明”到结尾,关键词语是“哲学思维传统”“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新哲学”,因此,概括主旨应落脚在“哲学思维传统”上。
11、写作提示:运用比喻论证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
(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3)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4)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
答案示例: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1cnjy.com
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谈中国诗》导学案
导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并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
1、本文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第四部分(第 段),
三、合作交流探究
1、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请学生自主思考后交流。)
2、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作者究竟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第八自然段,找出作者的结论。
3、请举例说明本文特色。(请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四、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21cnjy.com
五、拓展训练
比较下面两首爱情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比如:抒情方式、爱情观等)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21·cn·jy·com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www.21-cn-jy.com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2、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2·1·c·n·j·y
合作交流探究
1、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2、明确: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3、明确:(1)结构严谨,层分缕析。比如第一段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2)论证充分,见解独到。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 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如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深刻。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如:①“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②“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行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等等。21教育网
拓展训练
相同之处:内容、意境
不同之处:第一首是晚唐诗人李商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第二首以爱为主线,诗人敏感的字里行间,流露着痛苦而无奈的情感,不能不令人从容。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简短而整齐,全诗由四组“不是……而是……”构成,采取对比的手法,层层深入,把读者带到了那种痛苦的最遥远的距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并把诗人情怀感染给每位读者。读至最后令人恍然大悟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实际上是心与心的距离,早已泪眼模糊。
明确:中国诗和外国诗的不同之处:篇幅、语言的含蓄与直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