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16课《白杨礼赞》情境化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16课《白杨礼赞》情境化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6 18: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白杨礼赞
茅盾
近日,学校欲举行“弘扬抗战精神,强国复兴有我”植树活动,每班推荐一种树木作为纪念树,现向全校师生征集意见。我们班想推荐“白杨树"作为纪念树,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推荐任务!
活动任务:
任务一:寻白杨之特质
任务二:觅白杨之环境
任务二:绘白杨之外形
任务三:颂白杨之精神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是其笔名。
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1981年3月14日,重病在床的茅盾将25万元稿费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
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积累字词
旁逸斜出( )
坦荡如砥( )
楠木( )
倔强( )
无垠( )
开垦( )
不折不挠( )
潜滋暗长( )
秀颀( )
婆娑( )
倦怠( )
外壳( )
恹恹( )
虬枝( )
晕圈( )
主宰( )
kěn
yín
jué
nán


zǎi
yùn
qiú
yān

dài
suō

qián
náo
积累字词
(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 )暗暗地生长。
(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纵横决荡
旁逸斜出
婆娑
白杨树是一种落叶乔木,一般高15~30米,树皮呈灰白色,以叶在微风中摇摆,树干非常直而闻名。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它不讲究生存条件,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哪里就是它生存的地方。它不追求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给它一点水分,它就能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只要给它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它吸收自由的空气,它就会挺拔向上。
科普知识
视频欣赏
任务一
寻白杨之特质
寻白杨之特质
白杨礼赞
礼,本意“敬神”。
礼赞:以最高级别,最崇敬的方式赞美。
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代表白杨的特质?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不平凡”是白杨的最大特质,也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
寻白杨之特质
任务二
觅白杨之特质
觅白杨之环境
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请聚焦第2段,勾画相关词语。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觅白杨之环境
生长环境不平凡
望不到边际、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雄壮、伟大、
令人倦怠、景色单调
欲扬先抑。先写感受到“雄壮”,接着又觉得“单调”,为后文见到白杨树“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也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
烘托。交代白杨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的出场铺垫和蓄势。
文章首段写白杨树,第2段为什么不紧承其后写白杨,反而描写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
觅白杨之环境
任务三
绘白杨之外形
绘白杨之外形
读第5段,找出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绘白杨之外形
读第5段,找出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外部形态不平凡
伟岸挺拔、繁茂蓬勃
总结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
外形




笔直
无旁枝
丈把高
笔直
靠拢
向上
笔直
不斜生
片片向上
光滑
淡青色
有晕圈
品质
力争上游
倔强力挺
不屈不挠
绘白杨之外形
外在形态




绘白杨之外形
任务四
颂白杨之精神
颂白杨之精神
作者高声礼赞白杨树虽“普通”却“不平凡”,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助读资料:本文写于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开始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而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
茅盾在西北工作时期,目睹了这种情形,从解放军区的军民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白杨礼赞》。又因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颂白杨之精神
颂白杨之精神
白杨树
象征了
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了
家乡的哨兵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傲然挺立
靠紧团结、朴质坚强、力求上进、不屈不挠
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试概括:白杨树象征着什么?
颂白杨之精神
作者是如何由白杨而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抗日军民的精神的呢?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参天耸立
枝丫一律向上,叶子也片片向上
枝丫紧紧靠拢
皮光滑有银色晕圈,微泛淡青色
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挺立
朴质严肃温和
坚强不屈、不折不挠
团结一致
力求上进
伟岸正直
象征
颂白杨之精神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表达某种意义。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
象征手法的表现效果: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小贴士
颂白杨之精神
你不觉得它只是树。
你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你也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你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对比诵读,比较:哪组的表达效果更强烈?为什么?
颂白杨之精神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
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
和意志?
连用四个“难道”的反问句式,构成排比。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颂白杨之精神
象征顽固的反动派
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楠木
白杨
用“贵族化”的楠木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的赞美,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的愤慨。
作者赞美白杨树,为什么还要在最后一段提到楠木?
颂白杨之精神
“那里有一座山。”
“在哪?”
“在向你敬礼!”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青藏铁路“天路卫士”
镶嵌在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是人类史上的工程奇迹。青藏铁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离不开铁路护路工人的全天时守护。在和平安宁的时代里,他们的工作看似平凡无奇,但也正是他们在平淡中甘于奉献、忠于职守,才维护了铁路的平稳运行。
颂白杨之精神
白杨精神
颂白杨之精神
情境任务
撰写推荐语
撰写推荐语
一棵树的荣耀
它身姿挺拔,如少年们昂扬的脊梁,笔直向上生长,恰似学子们追逐梦想的坚定模样;叶片翠绿鲜亮,风过时簌簌作响,像课堂上的朗朗书声,也似课间的欢声笑语,藏着校园生活的鲜活记忆。
白杨耐旱耐寒,不挑土壤,正如学子们在求学路上不畏困难、韧性成长的品格。春时抽芽展新绿,象征新生与希望;秋日染金守枝头,寓意沉淀与收获。它扎根土地、向阳而生的姿态,会成为一届届学子的精神印记,见证青春岁月,承载校园情怀。
参考示例:
课堂总结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