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1-2章综合练习卷1 (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1-2章综合练习卷1 (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7 22:18: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1-2章综合练习卷1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所示,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55°
【答案】A
【解析】∵∠B=67°,∠C=33°,∴∠BAC=180°-∠B-∠C=180°-67°-33°=8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AD=∠BAC=×80°=40°
故答案为:A.
2.如图,在中,是斜边上的中线,若,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是斜边上的中线,



故答案为:B.
3. 已知是等腰底边上的高,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2 C.3 D.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
∵是等腰底边上的高,∴平分,
∴点F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故答案为:C
4.在锐角中,,,高,则BC的长度为(  )
A.16 B.15 C.14 D.13
【答案】C
【解析】如图,
AD是锐角△ABC的高,
,,
在中,
在中,
故答案为:C.
5.如图,将的按下面的方式放置在一把刻度尺上:顶点O与尺下沿的端点重合,与尺下沿重合,与尺上沿的交点B在尺上的读数恰为.若按相同的方式将的放置在该刻度尺上,则与尺上沿的交点C在尺上的读数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作于D,于E,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在中,,
故选:D.
6.如图,点B、D在上,点C、E在上,且,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CBD=∠ACB+∠A=40°,又
∴∠CDB=∠CBD=40°
∴∠DCE=∠A+∠CDB=20°+40°=60°,
又∵,
∴∠DEC=∠DCE=60° ,

故答案为:C.
7.如图,在四边形中,平分,于点E,,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在上截取,连接,
∵,
∴垂直平分,
∴,
∴.
∵,
∴.
∵平分,
∴,又,
∴,
∴,
∴.
所以①正确;
∵,
∴,
∴.
所以②正确;
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说明.
所以③不正确;
∵,
∴,
∴,
即.
所以④正确.
其中正确的是.
故选:C.
8.如图,在中,,,平分,于D,与相交于F,则的长是(  )
A.1 B. C. D.2
【答案】B
【解析】过点E作于点G,如图:
∵于D,
∴,
∴,
∵在中,,
∴,
又∵平分,,
∴.
在中,,,
∴.
在和中,

∴,
∴,
∴,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的长是.
故答案为:B.
9.如图,A、C、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分别与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②;③;④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
∴,
∴,
∴,①正确;

∵,

∴,
∵,
∴,
∴,②正确;
,③正确:
∴是等边三角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10.如图,等腰中,,,于点,的平分线分别交、于、两点,为的中点,的延长线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④;⑤平分,其中正确结论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答案】A
【解析】等腰中,,,

平分,


故①正确.

由①知,


故②正确;
,,,
,,,

平分,



,,


在和中,,

故③正确;
平分

由③知

故④正确.
过作,.
在和中,


平分,
故⑤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如图,在中,,点D在的延长线上,,则   .
【答案】
【解析】∵点D在的延长线上,
∴,
∴,
∵,
∴,
故答案为:.
12.如图,已知,,,则   .
【答案】
【解析】∵,
∴,
∴,
故答案为:.
13.如图,在中,,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P,作射线交于点F.已知,,则的长为   .
【答案】
【解析】过F作于G,
由作图得:平分,,,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设,则,,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14.如图,为内一点,平分,,,若,,则的长为   .
【答案】
【解析】如图,延长交于,
∵平分,,
∴,,
在和中,,
∴,
∴,,
∴,
∵,
∴,
∴.
故答案为:
15.如图△ABC中,∠ACB=90°,BC=6cm,AC=8cm,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B,则点P出发   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2或2.5或1.4
【解析】∵△ABC中,∠ACB=90°,BC=6cm,AC=8cm,∴AB= =10,
∵当BC=BP时,△BCP为等腰三角形,即BC=BP=6cm,△BCP为等腰三角形,
∴AP=AB-BP=10-6=4,
∵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
∴点P出发4÷2=2 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当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AB的中点时,此AP=BP=PC,则△BCP为等腰三角形,点P出发5÷2=2.5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当BC=PC时,过点C作CD⊥AB于点D,如图,
∴∠ADC=∠BDC=90°,BP=2PD=2BD,
∴CD2=BC2-BD2=AC2-AD2
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AP=2t,
∴BP=10-2t,
∴PD=BD=5-t,AD=2t+5-t=5+t,
62-(5-t)2=82-(5+t)2
解之:t=1.4
∴点P出发1.4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点P出发2s或2.5s或1.4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2或2.5或1.4.
16.如图,中,于点平分,交于点E,于点F,且交于点G,若,则   ,   .
【答案】3;
【解析】如图,连接,
∵平分,
∴,
∵,
∴,
∴∠BAD+∠C=90°,
∵,∴,∴∠C=∠AGF,
又∵,∴,
在和中,,
∴,
∴,
∴,
∴在中,,
∵,
∴,
故答案为:①,②.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每题12分,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画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在直线上求作一点P,使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连接,交轴于点,点即为所求,
∵点与点对称,
∴,
∴,
∴的最小值为,
∴,
∴的最小值为
18.如图,,,,垂足分别为,.
(1)求证:;
(2)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

在和中,

(2)解:,

在中,,

19.如图,与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相交于点H.
(1)求证:;
(2)求的大小.
【答案】(1)证明:与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即,


(2)解:,


20.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在中,


∵是角平分线,


(2)解:在中,
∵,

∵是角平分线,

∵是高,
在中,




21.如图,已知AC⊥BC,AD⊥DB,E为AB 的中点,
(1)如图1,求证:△ECD 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2,CD与AB交于点F,若AC=BC,若CE=4,BF=1,求CD的长
【答案】(1)证明:∵AC⊥BC, AD⊥DB
∴∠ACB=∠ADB=90°.
∵E为AB的中点
∴CE=DE=AB.
∴△ECD是等腰三角形.
(2)解:过E作EG⊥CD
∵CE=DE
∴CD=2CG
∵∠ACB=90°,AC=BC,E为AB的中点
∴ BE=CE=4, CE⊥AB.
∵ BF=1
∴EF =3,
∴在Rt△CEF中,CF=5
∴EG=
∴在Rt△CEG中,

∴CD=2CG=
22.如图,在中,过点A作,交于点D.
(1)若,求的长;
(2)在(1)的条件下,,求的面积;
【答案】(1)解:,,


∵,
∴,
解得:(负值舍去),

(2)解:作于E,


∴,



∴,

23.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 =∠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 度;
(2)设,.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答案】(1)90;
(2)①.
理由:∵,∴.
即.
又,
∴.
∴.∴.
∴.
∵,
∴.
②如图:当点D在射线BC上时,α+β=180°,连接CE,
∵∠BAC=∠DAE,
∴∠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ABD=∠ACE,
在△ABC中,∠BAC+∠B+∠ACB=180°,
∴∠BAC+∠ACE+∠ACB=∠BAC+∠BCE=180°,
即:∠BCE+∠BAC=180°,
∴α+β=180°,
如图:当点D在射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α=β.连接BE,
∵∠BAC=∠DAE,
∴∠BAD=∠CAE,
又∵AB=AC,AD=AE,
∴△ABD≌△ACE(SAS),
∴∠ABD=∠ACE,
∴∠ABD=∠ACE=∠ACB+∠BCE,
∴∠ABD+∠ABC=∠ACE+∠ABC=∠ACB+∠BCE+∠ABC=180°,
∵∠BAC=180°-∠ABC-∠ACB,
∴∠BAC=∠BCE.
∴α=β;
综上所述:点D在直线BC上移动,α+β=180°或α=β
【解析】(1)∵AB=AC,∠BAC=90°,
∴∠ABC=∠ACB=45°,
∵∠DAE=∠BAC,
∴∠BAD=∠CAE,
∵AB=AC,AD=AE,
∴△BAD≌△CAE(SAS)
∴∠ABC=∠ACE=45°,
∴∠BCE=∠ACB+∠ACE=90°,
故答案为:;
24.已知在直角三角形中,,D为斜边中点,C为边上一点.
(1)   .
(2)如图1,连结交于点E.当时:
①求证:;
②求的面积.
(3)如图2,连结,将沿着折叠得到.当与的一边平行时,求的长度.
【答案】(1)5
(2)①证明:∵
∵D为斜边中点,
∴,
∴;
∵,
∴,
即;
②解:由(1)知,;
设,则;
由①知,,
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3)解:当时,如图,则,
由折叠知,,
∴,
∴;
当时,连接,如图,
则;
∵,
∴,
由勾股定理得:;
由折叠知,,,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即;
由于点D在上,不可能与平行;
综上,的长度为5或
【解析】(1)解:∵在直角三角形中,,
∴;
∵D为斜边中点,

故答案为: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第1-2章综合练习卷1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所示,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55°
(第1题) (第2题) (第5题) (第6题)
2.如图,在中,是斜边上的中线,若,则(  )
A. B. C. D.
3. 已知是等腰底边上的高,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2 C.3 D.
4.在锐角中,,,高,则BC的长度为(  )
A.16 B.15 C.14 D.13
5.如图,将的按下面的方式放置在一把刻度尺上:顶点O与尺下沿的端点重合,与尺下沿重合,与尺上沿的交点B在尺上的读数恰为.若按相同的方式将的放置在该刻度尺上,则与尺上沿的交点C在尺上的读数为(  )
A. B. C. D.
6.如图,点B、D在上,点C、E在上,且,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7.如图,在四边形中,平分,于点E,,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如图,在中,,,平分,于D,与相交于F,则的长是(  )
A.1 B. C. D.2
9.如图,A、C、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分别与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②;③;④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等腰中,,,于点,的平分线分别交、于、两点,为的中点,的延长线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④;⑤平分,其中正确结论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如图,在中,,点D在的延长线上,,则   .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2.如图,已知,,,则   .
13.如图,在中,,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P,作射线交于点F.已知,,则的长为   .
14.如图,为内一点,平分,,,若,,则的长为   .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15.如图△ABC中,∠ACB=90°,BC=6cm,AC=8cm,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移动到B,则点P出发   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16.如图,中,于点平分,交于点E,于点F,且交于点G,若,则   ,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每题12分,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画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在直线上求作一点P,使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18.如图,,,,垂足分别为,.
(1)求证:;
(2)若,,求的长.
19.如图,与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相交于点H.
(1)求证:;
(2)求的大小.
20.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21.如图,已知AC⊥BC,AD⊥DB,E为AB 的中点,
(1)如图1,求证:△ECD 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2,CD与AB交于点F,若AC=BC,若CE=4,BF=1,求CD的长
22.如图,在中,过点A作,交于点D.
(1)若,求的长;
(2)在(1)的条件下,,求的面积;
23.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 =∠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 度;
(2)设,.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4.已知在直角三角形中,,D为斜边中点,C为边上一点.
(1)   .
(2)如图1,连结交于点E.当时:
①求证:;
②求的面积.
(3)如图2,连结,将沿着折叠得到.当与的一边平行时,求的长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