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二则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 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 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ì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 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 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摧 xiǔ 溃 dí
B.催 qiǔ 馈 dí
C.摧 xiǔ 馈 tí
D.催 qiǔ 溃 tí
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横渡 经营 占领 冲破
B.渡过 经营 直取 突破
C.渡过 占据 直取 冲破
D.横渡 占据 占领 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①科技发展关键靠人才,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 探索未知的兴趣是重中之重。②当前,中小学科普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少学校还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缺乏科学完备的科普教育体系的状态。③我们应该将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④即使这样,也能夯实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根基。
3.在第①句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第②句中的限定性词语“不少”是否可以删除 请简要说说理由。
5.第④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将正确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AI助力守护中华文脉
——探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新华社上海7月3日电 连日来,记者探营即将召开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现,AI技术不断创新,正成为守护中华文脉的好帮手;运用前沿数字科技帮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未来中国也可以遇见古老中国。
走进某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的展台,一幅高清的“敦煌遗书”吸引记者目光,在生成式AI技术的加持下,残卷正被数字化修复。公众可在不同位置扫描样本卷轴,见证AI如何通过字形修补、褪色修复、背景补全等,让古籍再次被“看见”。
“敦煌遗书”指的是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文献,由多种文字的写本、印本、拓本组成,时间从4世纪至11世纪,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该企业展位工作人员说,由于其分藏于数个国家的数十家收藏机构中,缺乏完整的联合目录,对学术界的体系化研究造成巨大干扰;岁月侵蚀,古籍还面临材料老化、环境侵蚀、内容缺失等多重考验。
通过AI识别,千年时光中的残卷,被拂去岁月的痕迹,以完整姿态向关注者们“问好”。
工作人员说,AI古籍修复模型具备优秀的图像处理能力,可助力古籍文献中存在的模糊、阴暗等图像质量问题的解决;模型还可以智能学习不同古籍文字风格、纸张背景,对损坏区域的字体内容、风格进行高度还原,尽量确保文字风格和背景与原古籍的一致性,修旧如旧。
历史不止于书,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智能高清滤镜”,能从4厘米长的核桃上,提取每个字只有1毫米长的微雕文字,“核舟记”蕴含的精巧、细致之美,正在被AI以另一种方式续写;站在数字人祖冲之面前,不仅可以再见古人风采,还能互动对话,得知自己的生日和圆周率的哪一段重合……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这样的AI应用别具一格。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台展现了研究人员怎样开发甲骨文检测、识别、摹本生成、字形匹配以及释读等方向的智能算法,助推甲骨文研究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
甲骨文是汉字源头,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古文字研究和传承、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第一手史料。但是,甲骨自然损坏速度较快,保存、展示、利用不易,且出土甲骨分散收藏于国内外。
近年来,得益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AI与甲骨文研究相结合,成为新解题思路。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一些科技企业的AI实验室,在吸纳业界最先进的研究资料后,开发出甲骨字检测模型,大大降低甲骨文研究的门槛。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甲骨文的‘破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我们正在尝试用数字技术,助力甲骨文考释的需求,包括文法分析、释文翻译、辞例拟补、残字补全、辞例辅助缀合等。”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说。
在某企业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看来,技术团队一直在探索用人工智能助力甲骨文“破译”和活化利用,和行业伙伴共创甲骨文AI考释破译的新算法、新工具、新方法,守护中华文脉,焕活汉字源头。
前沿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焕新、焕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同架起连接古老中国和未来中国的桥梁,让千年文明更好创新“向云端”。
(选自2024年7月3日新华网,有删改)
6.第5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新闻中有什么作用
7.新闻的主体部分重点介绍了哪些内容
8.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语言注重准确性。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请作出判断并写出理由。
甲骨文是汉字源头,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三、综合运用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民日报》海南文昌2024年5月3日电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小宇为中国航天人拟写了一副对联,却被淘气的小文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对联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追日月 绣河山 半载 一心
上联:勇士豪情, 飞天
下联:英雄壮举, 逐梦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横渡: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渡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联系“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可知,第一处表示已经完成的状态,应选择“渡过”。经营:筹划、组织并管理。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联系“国民党反动派……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可知,第二处应选择“经营”,突出国民党反动派的费尽心机。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占有。直取:对准目的或目标前进。联系“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可知,第三处应选择“直取”,突出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气势。冲破: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联系“不到二十四小时”“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可知,第四处应选择“突破”,突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3.、(顿号)
4.示例 不能删除。这句话的重点是中小学科普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限定性词语“不少”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在科普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如果删去,会将范围扩大至所有学校,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不能删除。
5.只有……才……
6.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残卷以人的情感。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AI识别能让古籍残卷变得更完整、更有生命力。③让新闻语言生动形象。
7.①生成式AI技术,数字化修复残卷。②AI让历史的方方面面“活”起来。③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甲骨文的“破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8.不能删去。“迄今为止”是指到现在为止,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但并不排除将来会有新发现。保留加点词语,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9.(1)示例 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上联:半载 追日月 下联:一心 绣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