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30 08: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日电 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
11月30日7时33分,在“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空间站里合影留念。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zhù liú模式。
(有删改)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zài zài B.zǎi zài
2.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ù li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千阳苹果搭乘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①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补给能力和营养。这是陕西千阳苹果的第三次“飞天”。
千阳苹果缘何连续三次“飞天”,成为航天员的美味食品 ②这与该县良好的地理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千阳依山傍水、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厚,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加之千阳苹果在生产过程中严把品种选育、测土配肥、绿色防控、质量检测等每一个关口,采摘后第一时间进行分级分选入库保鲜,③使得千阳苹果色鲜味美、营养丰富耐储存,成为航天员的美味食品。
3.画线①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画线②句中,“与”是__________词,“和”是__________词。(填词性)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
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7月12日上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射成功入轨的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两级构型,箭体直径3.35米,全箭高度49.5米,起飞重量约219吨,起飞推力约268吨。火箭一级采用4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采用1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1台“天鹊”10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运载能力为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1.5吨,后续改进型可实现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吨。
朱雀二号火箭由北京的一家民营企业研发。该民营企业首席执行官表示,甲烷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使用液氧甲烷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其特性也更适合未来重复使用火箭,使用液氧甲烷作为火箭推进剂也更有利于修复火箭及其发动机。
他坦言,将液氧甲烷推进剂应用到火箭的研发过程中,公司也遭遇过发动机震动、燃烧不充分、燃烧不稳定的问题,但通过时间积累和多次的反复验证,研发团队得以克服这些难题。
他表示,此次发射的朱雀二号火箭并未搭载卫星:“我们这次搭载了一个配重,先去验证火箭的飞行过程,包括分离过程中的可靠性。”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该研发团队还在研制可以反复使用的火箭,希望未来能够打造出运力足够大、成本足够低的火箭,支撑好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历经基础研究、原理样机验证阶段,进入商业航天发展与高性能发动机研制阶段。近期多款液氧甲烷发动机试车成功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助推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复飞成功,表明我国初步建立了开式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设计、生产、试验体系,培养了相关人才队伍,研制的各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可逐步满足国内商业发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多家民营航天企业正在开展液氧甲烷火箭及发动机的研发工作,陆续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
(选自2023年7月14日《北京青年报》,
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两级构型,共采用了6台“天鹊”液氧甲烷发动机。
B.液氧甲烷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也更有利于修复火箭及其发动机。
C.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搭载卫星遨游太空,目的是验证火箭的飞行过程的可靠性。
D.我国有多家民营航天企业在进行液氧甲烷火箭及发动机的研发,已取得较可观的成果。
6.阅读新闻要关注导语,导语往往出现在新闻的第1段。读这则新闻的第1段,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7.请简要分析第7段的作用。
8.有人认为本则新闻的标题可以改为《火箭应用液氧甲烷燃料历经多重考验》,与现有标题相比,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好 谈谈你的看法。
三、综合运用
9.学完《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班级决定开展以“爱我中华,强国有我”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人民日报》北京2024年4月26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4月26日3时3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自主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4月26日5时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材料二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近些年,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勇担使命,驾驶着“轰-6K”战巡南海、绕飞台岛、演兵西太,飞出了不断延伸的时代航迹。一次考核中,他们在起飞晚了22分钟的情况下,逆转绝境,夺得团体第一名。从单打独斗到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
(1)请为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时代精神,展现精彩人生
参考答案
1.A
2.驻留
3.能力 能量
4.介 连
5.C 解析:C项,“运载火箭搭载卫星遨游太空”理解有误,“目的是验证火箭的飞行过程的可靠性”也不准确。根据第5段可知,朱雀二号火箭没有搭载卫星,只搭载了一个配重,目的是验证火箭的飞行过程,包括分离过程中的可靠性。
6.①时间:7月12日上午。②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③事件:7月12日上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④意义: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7.第7段交代新闻的背景,让读者了解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8.示例 我认为现有标题更好。现有标题用最精练的文字将本则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强调其特殊性——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另一个标题突出的是火箭应用液氧甲烷燃料历经的多重考验,并非本则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
9.(1)示例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2)示例 ①青少年要有勇担使命的责任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贡献力量。②面对困难和挑战,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逆转绝境,努力争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