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__________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__________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zhōng。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__________了惨绝人huán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__________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国殇( ) 杀戮(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zhōng( ) 惨绝人huán( )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聚会 回忆 创造 隆重
B.集会 回想 发动 庄重
C.集会 讲述 制造 隆重
D.聚会 讲解 制造 庄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12月13日是我国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惨案”,30多万无辜生命惨遭杀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之下。石碑上深深镌刻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更是那段不可磨灭的血泪记忆。 A
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中A处的三个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
②翻开这段血泪史,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在绝望中绽放顽强希望的铮铮傲骨。
③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吾辈当自强”的复兴心愿。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国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
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每回想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每重温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矢志不渝,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上曾这样宣示。今天我们纪念死难同胞、铭记那段屈辱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意志。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给中国的深刻教训。从“开除球籍”边缘的奋起直追,到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开放带来了“史诗般的进步”,迎来了民族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在曾经被侵略者蹂躏的这块土地上,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这块土地上,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但历史同样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也要看到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关头,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纷繁复杂,唯有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历史担当,才能筑就民族复兴的坦途。
每当一位幸存者离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墙上就会有一盏灯熄灭。目前,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但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公祭仪式上传来的青少年朗诵声慷慨激昂,无数人在“默哀一分钟”中追古思今,一代代人把历史铭刻在了内心深处。
(选自2018年12月13日人民网,有删改)
6.文章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请简要概括。
7.简要分析第3段的写作思路。
8.文中第4段画线处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什么作用
三、综合运用
9.班级决定开展以“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班级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下列适合作为板报内容的一项是( )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3)下面是本次活动的结束语,激励同学们向英雄学习。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不能及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shāng lù
2.衷 寰
3.C
4.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惨案”之一。
5.C 解析:此题应按语句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回顾历史在先,因此②句应是第一句;然后①③两句比较,“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应与“民族的悲怆”相衔接,因此①在前,③在后。由此可见,正确的语序是②①③。
6.国家公祭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7.第3段中,“昭昭前事,警惕后人”是总领;然后说明今日之中国的现状,即已经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最后点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8.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方面作为论据,表明中国人举行公祭仪式的目的,印证观点,增强说服力;另一方面引出下文关于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论述,使论述更加严谨。
9.(1)示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忆抗战烽火,承胜利荣光,护盛世中华。
中国烈士纪念日:祭英烈忠魂,承先辈遗志,铸华夏脊梁。
国家宪法日:尊崇宪法权威,守护法治根基,共筑和谐家园。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南京惨案,缅怀遇难同胞,捍卫人类尊严。
(2)C 解析:A项,“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抒发康有为变法受挫后内心难以平静、渴求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与“烈士”无关。B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表现了诗人意气风发的战斗激情,与“烈士”无关。C项,“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表达了对已逝英雄的怀念、赞美之情,符合“中国烈士纪念日”这个主题。D项,“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表达了诗人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与“烈士”无关。
(3)示例 而是要你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一颗英雄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