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书写我心
用文字回应千年的山水呼唤
【核心素养目标】
1.学习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
2.运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描写景物时融入情感,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
情境任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徜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常令我们感慨不已,内心会涌起用文字来描绘自然美景的冲动。
近日,学校文学社团发布了“天地之间有大美”的主题征文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展现你识美的慧眼,绘美的妙文吧!
1.学习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
2.运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描写景物时融入情感,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
学习目标
任务一:观物察微,摄其本真
要求:回顾你到过的让你印象深刻的一处景致,将其填写在学习任务单题目的位置上,然后在下面表格中写下三至五个有代表性的小景物。
题目 春天的校园 描写对象 桃花 春草 柳树
示例:
活动一、选风景
学校教学楼前有一棵大柳树,风吹柳树,树枝摇曳。树枝上,小鸟成群结队,热闹极了,好似在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
活动二、抓特征
景物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任务一:观物察微,摄其本真
活动二、抓特征
柳丝细长,一缕缕垂至地面,末梢还微微卷曲着。新叶是鲜嫩的鹅黄,混着点翠色,风过时,树叶摩擦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评价内容 评价说明 互评等级
描写对象 选取对象恰当、典型
景物特征 能运用一两种感官准确写出特征
表达 表述清楚、通顺、完整
请同学们选取一种景物,运用多种感官来写出它的特征。
活动二、抓特征
任务一:观物察微,摄其本真
任务二:运笔描摹,传其神韵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要求:
回看经典片段,说说文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
活动一、品析经典学方法
吴均《与朱元思书》(经典文段)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经典文段)
朱自清《春》(经典文段)
宗璞《紫藤萝瀑布》(经典文段)
要求:
回看经典片段,说说文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正侧面结合
写景有顺序
观察多角度
动静相交替
修辞可巧用
01
02
03
04
05
06
“六言”
诀窍
1
1
1
感官总动员
活动二、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方法丰富先前的片段,使你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时间:4分钟,字数60字)
序号 评价指标 满分 自评 互评
1 能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2 能运用仰视、俯视、近观、远眺等不同视角观察景物
3 能调动多种感官全面描写景物
4 能灵活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方法
5 能描写景物动态、静态不同形态之美
总分
任务三:缘景生情,悟其境趣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王国维《人间词话》
1.思考:作者看到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间接抒情
2.思考:下面诗文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直接抒情
活动一、品析经典学方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挑选出组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尝试用以上一种或两种方式抒发自己的真情和感悟。(时间3分钟,然后展示)
活动二、学以致用
小贴士
景物特征与情感基调一致,情感依附于景物自然流露,无生硬抒情,意境鲜明且有感染力,用词精准传递景与情的关联。
2
3
1
融入情理,悟景融境
运用技巧,绘景传神
活用五感,感物摄真
写景三重境界
必做:继续完成本节课作文600字
选做:阅读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