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20: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三峡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略无:完全没有。
B.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C.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D.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正午。
2.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1段中作者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山的高峻,第2段则只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突出水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了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了三峡秋天肃杀凄凉的环境特点。
5.根据提示填空。
(1)郦道元在《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伟高耸,给人以壮美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来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峡》结尾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出三峡秋天肃杀凄凉的气氛。
二、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__________)
(2)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
(3)空谷传响(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呈现的画面。
9.三峡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
(《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
【乙】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
(《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
注①成就:轮廓。②途经信宿:路上过了两个夜晚。
10.甲、乙两文都出自《水经注》,作者是__________,北魏__________。
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1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其/间千二百里
B.林寒/涧肃
C.江水又东/经黄牛山
D.言/水路纡深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14.甲文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对三峡的欣赏、赞叹之情,请找出文中直接抒发赞叹之情的句子。
15.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水,甲文“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水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写出水__________的特点,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
参考答案
1.C 解析:“奔”,指飞奔的马。
2.A 解析:“阙”同“缺”,空隙、缺口。
3.D 解析:正确的停顿是“常有/高猿长啸”。
4.B 解析:第2段也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1)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2)(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3)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4)(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5)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6.(1)同“缺”,空隙、缺口
(2)有时
(3)回声
7.(1)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水清树茂,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8.高处的猿在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荡荡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9.①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隐天蔽日。②三峡的水:夏水水流湍急,春冬之水清澈秀美,秋水肃杀凄寒。
10.郦道元 地理学家
11.C 解析:A项,如果/从;B项,隔断/停止;C项,都是“即使”的意思;D项,所以/原来,旧的。
12.A 解析:正确的停顿是“其间/千二百里”。
13.(1)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2)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
1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5.湍急 迂回曲折 侧面
【乙】 参考译文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崖间有一块岩石,颜色如同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已经很高了,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过了两个夜晚,还能望见这块岩石。所以行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出发,晚上在黄牛滩过夜,过了三天三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和原来一样。”说的就是水路迂回曲折,回望还是一样(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