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梦回繁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梦回繁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20:3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梦回繁华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  ,春寒料峭。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近处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  涉的行旅。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  。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iào    chǎ
B.qiào chǎ
C.xiào chà
D.qiào chà
2.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A.筹   跋   钮
B.畴 跋 纽
C.畴 拔 钮
D.筹 拔 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①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一种需要烧制的砚台。②澄泥砚非石而坚于石,非玉而美于玉,其制作工艺却失传了将近三百年左右。③后人在复原制作工艺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烧制砚台应该用柴窑呢 还是用煤窑呢 ④根据一些古籍中零星的记载,新绛县民间艺人花费十余年时间才出炉了三块堪称完美的澄泥砚。
3.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4.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5.第④句画横线部分的宾语中心语是__________。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biàn)三种。
②冠是贵族男子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所谓的帽子不同。《说文解字》说:“冠,絭(juàn,束缚)也,所以絭发。”古人蓄长发,用发笄(jī,古代束发用的簪子)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由此可以想见,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冠圈两旁有缨,这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下打结。
③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后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于首位”。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叫作旒(liú)。据说天子十二旒(一说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作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有“万国衣冠拜冕旒”。
④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__________ 
⑤冕、弁加在发髻上时都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不同于发笄),笄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不叫缨而叫纮(hóng)。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dǎn)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瑱(zhèn)。因为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诗经·卫风·淇奥》说“充耳琇(xiù)莹”,就是指瑱说的。
(选自《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6.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7.第③段是如何使说明准确、严谨的 可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角度进行分析。
8.下列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
②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
③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闪闪发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
三、综合运用
9.学了《梦回繁华》一文后,班级准备开展以“走进《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请你参照示例,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清明上河图》画卷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
示例 【文物】 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 《清明上河图》画卷
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精品。画面从城郊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参考答案
1.D
2.B
3.删掉“将近”或“左右”。
4.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5.澄泥砚
6.介绍了上古头衣的种类、形制和用途用法。(或:介绍了上古头衣的文化常识)
7.示例 (1)说明方法。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下定义、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冕。为准确说明冕,分别给“冕”“延”“旒”下了定义,让读者对“冕”的意思及形制有初步了解。为介绍严谨,除了下定义,还引用成语“冠冕堂皇”,再和第②段勾连,将“冕”和“一般的冠”作比较,结合例子、诗句,让读者进一步明白了“冕”的形制和使用范围。
(2)说明顺序。第③段首先从整体上定义“冕”的属性与重要性,指出其在古代礼冠中的地位,然后具体描述冕的形制特色及其区别于一般冠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冕的构造和佩戴者的等级差异。这样先总后分的逻辑说明顺序,使结构更加清晰,使读者逐步对“冕”有了整体与细节的逐层深入了解,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
8.C 解析:根据横线前的“有爵弁,有皮弁”,应先②句后①句,③句呼应①句中的“是用白鹿皮做的”,故③句在①句后,正确的语序是②①③。
9.(1)示例 走进《清明上河图》,感悟传统文化精华。
(2)示例 内心独白: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展现。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