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20: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诗词五首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根据提示填空。
(1)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妻儿以及家乡的强烈思念。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小见大,用两名女子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构思巧妙。
(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品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3.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古题,“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本诗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
B.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意象,如“甲光”“秋色”“霜”等,营造出凝重悲壮的意境。
C.颈联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捐躯报国的决心。
5.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评价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请你从首联和颔联中任选一种颜色进行赏析,说说其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是景物描写,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海天一色的画卷。
B.“殷勤”二字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形象,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C.“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
D.这首词气势磅礴而豪迈,想象丰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的婉约词风。
7.这首词中的“我”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江  村①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诗人自谦之辞。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围绕江村而过。
B.第二句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C.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D.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9.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诗人寓于其中的情感。
参考答案
1.(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2.C 解析:“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理解有误。诗人没有得到家信,是因为持久的战乱。
3.尾联刻画出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C 解析:“无力击鼓,斗志难振”理解有误。“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5.示例 首联中用“黑”字写出了敌军黑压压一片,又用“金”字写出了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的情景,用表色彩的词语写出了敌军的来势凶猛,以及我军战士严阵以待的场面。
6.C 解析:“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理解有误。“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慨叹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7.①气概豪壮,追求高远;②才华横溢,怀才不遇;③遭遇战乱离散而孤苦无依。
8.C 解析:“生活的富足”理解有误。两处细节均透露出生活与心境的悠闲,也透露出环境的幽静。结合尾联来看,诗人对目前的闲适自在的生活仍略感美中不足。
9.示例 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燕子在梁上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自由自在;水中有两只鸥鸟在浮游,它们或前或后,相亲相近,相伴相随。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这幅画面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