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自我评估(二)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绯红(fēi) 畸形(jī) 深恶痛疾(wù)
B.解剖(pāo) 校对(jiào) 朝气蓬勃(zhāo)
C.燥热(zào) 咽喉(yān) 瞠目结舌(chēng)
D.气氛(fēn) 筛选(shāi) 筋疲力尽(jīn)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驿站 订正 油光可鉴 B.绯红 尴尬 抑扬顿挫
C.诘责 萋然 热泪盈眶 D.草率 匿名 和颜悦色
3.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只有一次,如何 自己的青春华章?革命先辈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一百年来,他们挺身而出、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 ,反而经过岁月的 熠熠生辉。
A.续写 淡漠 淬炼 B.书写 淡漠 锻炼
C.书写 暗淡 淬炼 D.续写 暗淡 锻炼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截至目前,我市已开放接种点40个,完成接种大约15万人次。
B.通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C.人们的生活如果长期受到疫情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
D.长征七号火箭是为了满足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春社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内容主要是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B.谦辞和敬辞在人们的言谈中很常见,如谦辞有“高龄”“拙见”等,敬辞有“赐教”“令郎”等。
C.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依次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除夕、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D.古人对不同年龄称谓不同: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花甲之年六十岁,耄耋之年七八十岁、八九十岁。
6.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问题。(6分)
【甲】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1)【甲】【乙】两段中的人物分别是 、 。(2分)
(2)从这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内容品评人物形象。(4分)
7.梳理与探究。(6分)
人无信不立。“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班级围绕“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什么?(1分)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3分)
(3)班级将要举行“诚信引领成功”系列活动,请提出一条活动建议。(2分)
二、阅读与鉴赏(48分)
(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5分)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节选)
王宏甲
①1972年,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50米。
②1993年,中国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
③没人会想到,2016年,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会出现在中国贵州。【甲“没人会想到”,在巨大的差距下,中国人独立自主创造的这个世界奇迹让全世界为之震撼。】
④“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的。”1993年,南仁东提出争取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他要表达的是:正是因为“落后”,我们更应该“奋起”。
⑤1994年,南仁东着手选址。他和团队用遥感技术及数据分析筛选出100多个洼地,再一个一个“用脚去选”。南仁东和伙伴们早已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只记得坐在火边仰望璀璨的星空。
⑥2006年,由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凼;2008年12月26日,FAST工程奠基典礼举行;2011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这个大射电望远镜取名为FAST,蕴含着“追赶”“跨越”“领先”之意。
⑦此前,有外国人说:“一个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的国家,怎么能做大射电望远镜?”这激起南仁东痛彻的反思。多年来,我们多是引进外国零部件组装产品,自己只做外壳。缺少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岂能不落后!
⑧南仁东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找回“自力更生”!这包括,即使有气吞山河的自信,仍需要面对重重困难。
⑨FAST建设期间,南仁东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寻遍世界同类顶级技术,都无解。在他的倾情投入和亲自指导下,全国有近200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攻关,经过了近百次的试验和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有用的”,南仁东一次次研究失败的原因。终于,一项项世界性的难题得以攻克,并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同时,那么大的设备,那么长的钢梁,那么重的零部件,都是当地政府带领群众“蚂蚁搬家”,一点一点运进大窝凼的【乙“蚂蚁搬家”“一点一点” 】。科研队伍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在“自力更生”的旗帜下被极大地释放出来。
⑩2015年3月,南仁东病倒了,肺癌晚期。这一年,他70岁。秋天,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
2016年9月25日,是中国科学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贵州平塘大窝凼,FAST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启用典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信中写道——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在这封贺信里,FAST第一次被称为“中国天眼”。
此前,因病情加重,南仁东被送回北京治疗。但在典礼前一天,他从北京回到天眼基地——他执意要先去看看FAST。
贵州,黄昏的高原上,夕阳又大又圆。南仁东戴上安全帽,兴奋而威严的表情俨然像一个将军。同事和学生要护送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平静地摆摆手:“让我自己走过去看。”南仁东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丙“慢慢地”“一步一步” 】。前方,就是他为之奉献一切而终于建成的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巨大的反射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射出万道金光,绚丽无比。此时,南仁东早已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南仁东陪同前来参加落成启用典礼的国际天文学家们参观万山丛中的“中国天眼”。此时,开工之前曾考察过大窝凼的国际大射电望远镜SKA计划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感叹道:“几年前是一片荒芜,现在居然可以运行,真的很伟大!”
FAST的胜利建成,证明了找回“自力更生”的中国科学家和建设者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创造力。
2017年1月,南仁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人物。这是南仁东生命的最后一年,病中的他原本不去颁奖仪式现场。但听说中央电视台要向全国播出颁奖仪式,南仁东又去了。他要借央视这个平台,说一段不能忘怀的话。他嗓音沙哑,话语断断续续——【丁“断断续续”却字字千钧,病中的南仁东难以忘怀的是FAST建设者和贵州人民的深情。】
“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甸甸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我,更不能忘却的,就是,这二十二年,艰苦的岁月里,贵州省,四千多万,各族父老乡亲,和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我再一次,借这个机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帮助过FAST……谢谢!谢谢!”
这是南仁东要表达的最后的声音。
2017年9月25日,“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
可是,10天前,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2019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一九年新年贺词:“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还讲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追思“中国天眼”艰苦卓绝的建造历程,最大的成功不是哪一项技术的创新成就,而是找回了“自力更生”。“中国天眼”是国之重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宝贵的国之重器。
8.选文内容大多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下列选项中没有按此顺序叙述的一项是( )(2分)
A.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在贵州平塘大窝凼。
B.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
C.在北京治疗的南仁东回到天眼基地,要去看看建成的FAST。
D.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一九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南仁东星”。
9.选文中有【甲】【乙】【丙】【丁】四处批注,其中【乙】【丙】两处括号中的批注未完成,请补写完整。(4分)
10.这篇纪实文学讲述了南仁东与“天眼”之间真实的故事。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说出两点即可。(4分)
11.请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3分)
母亲的春天
段金泉
①桃红又是一年春。看着楼下花园内绚烂的一树桃花,院子里泛绿的草坪,不禁回想起多年前我搀扶着母亲在家乡山头上欣赏春光的情景。
②那次回家,给患病的母亲送药,我在家只待了一天,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时候。早饭后,接我的司机师傅就到了。当我准备出门时,母亲突然说想到山头上去看一看。我有点犹豫,乍暖还寒的早春,山上风比较大,母亲身体虚弱,万一受凉感冒就比较麻烦。父亲大概看出了我的顾虑,就给母亲穿了件厚棉衣,头上也裹得严严实实,对我说:“就让你妈去了一下心愿。”我知道,这些年母亲行动不便,只能在自家院内活动。偶尔,父亲也会扶她到大门口散散心,但毕竟视野有限。
③从家门口到村头的一段路,狭窄而弯曲,跑惯了城市马路的司机师傅不敢前行,就将车子停在了村头。步履蹒跚的母亲,到村头坐车并不容易。一位邻居说他家有一辆架子车,可以将母亲送过去。我觉得太麻烦,便上前将坐在炕头的母亲背了起来。
④病魔已将母亲折磨得骨瘦如柴,背着她就像背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哎哟哟,不得了!”“他二娘,你福气真大呀,儿子这么孝顺!”走过邻家门前,遇到几个拉家常的婆娘,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似乎惊叹我这一举动。在乡亲们眼里,我在外面“当了官”,干的是国家的大事,还能背母亲,好像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这种语气和目光,令我汗颜。母亲背着儿女长大,理所当然;而儿女难得做这么一次,倒成了奇事。
⑤在乡亲们好奇的目光里,不长的一段小路,我感觉走了好久。安顿母亲在车内坐好后,师傅启动了车子,车速很慢,他似乎理解我此刻的心情,有意让母亲多看看路边的风景。
⑥到了山头的大路边,我搀扶母亲面向山下放眼望去,掩映在绿树中的小村子尽收眼底。那些依次排列的院落,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我对母亲说,最上层居中的那个院子是咱们家,院子虽有些破落,可门前的那几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房前屋后的桃树和杏树,粉白色的花朵开得正艳。再往下看,那些麦苗泛青的田野,是母亲曾经劳作过的土地。那条过去干涸的小沟,如今已被绿树覆盖。对面那些荒山坡地,也长满了野生的沙棘。山背后的小村子,倒是没多少变化,那里的每一块土地母亲也是熟悉的。母亲随着我手指的方向,仔细地看着,看着……
⑦风有点大,我替母亲裹好头巾,让她继续远看:东边的双塔山上,青松成林,满目苍翠,山脚下的村子比过去变大了。不远处堡子山上那几户人家,硬是在陡峭的红土坡上开出了平整的梯田,新建了几处院落。曾经光秃秃的山坡,也变绿了。稍远一点的北边,那高高的山头是四顾山,下面就是母亲娘家所在的村子。随后转身,西边是另一个村子的地盘,大片土地已经荒芜。这个村里大都是长年在外经商的生意人,不少人在城里安家落户,早就离开土地了。其实,眼前的这些土地里,到处都有母亲洒下的汗水、留下的脚印,我不过是帮她重温那些远去的时光罢了。
⑧站在山头上的母亲,倒像是置身于异域他乡,尽情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早春的风,还带着一丝寒意。我担心母亲的身体,劝说她回家。母亲的目光有些忧郁,看了我一眼后小声说,她还想回趟娘家看看。我怕她经不起路上颠簸,万一有什么闪失还要给娘家人添麻烦。想到这里,我委婉地说:“等我下次休假回来,天气也暖和了,再送你去住上几天。”母亲再没说什么,但我看到她眼里掠过一丝失望。
⑨车子重回村口,我将母亲背回家里。离开时,望着母亲花白的头发、憔悴的脸庞,我的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酸楚,眼前有些模糊。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还是微笑着与母亲道别。
⑩那个春天,成了母亲眼里最后的风景。母亲未了的心愿,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选自《西安日报》2022年4月28日)
12.谈谈对文章标题“母亲的春天”的理解。(3分)
13.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病魔已将母亲折磨得骨瘦如柴,背着她就像背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1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5.选文第⑩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20分)
我是一匹即将退役的军马
王航
①我是一匹即将退役的军马。
②起初,我并不喜欢高原的骑兵连。因为从踏入骑兵连的那天开始,我知道自己失去了自由。
③我来自辽阔肥美的草场,那里的风景令人沉醉,那里的生活安逸舒适。后来,主人将我交到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军人手中。临行前,母亲说整个草场的马匹都会为我感到骄傲。但那名不苟言笑的军人,让我望而生畏。
④来骑兵连不久,我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4027高地。这里的草似乎更好吃,所以我经常光顾。有一次,我不小心吃了有毒的草,差点丢掉小命。那名不苟言笑的军人把我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
⑤我喜欢4027高地,不只是因为草,更因为在那儿能望见整个安宁祥和的小镇。有一天,我窥见4027高地西南角的篱笆被老乡的牦牛撞矮了许多。这对一直向往自由的我来说,真是天大的诱惑。
⑥为此,我苦练越障。一次次摔倒,致使我有点跛脚,但这并不影响我在某个云淡风轻的午后,避开牧马人员的视线,偷偷来到4027高地西南角那个矮了许多的篱笆墙前——自信一跃,跑了出去。
⑦可自由连一小时都不愿意眷顾我,因臀部的编号和易分辨的毛色,老乡们认出我是军马。一个小女孩眼里闪着光,在人群中叫出了我的名字:“快看呐,是‘大成功’!”
⑧我认得她。当初连队官兵集体为一名难产大出血的产妇献血,这个女孩就是产妇的大女儿。她打小就知道解放军救过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⑨我被热情的老乡送回营区,只能安下心来待在骑兵连。
⑩在与官兵的朝夕相处中,我对他们愈发佩服。
他们的皮肤不是被风沙磨砺就是被烈日暴晒,粗糙得像老树皮,不管多贵的护肤霜也抹不平手上皲裂的口子。
他们铁骨铮铮。越障训练,他们一次次从我身上摔下来,从不喊痛,还天天吵着要把我征服。明明身上有伤,他们硬撑着说“这次的乘马劈刺课目,我一定能拿第一”;他们白天“雄赳赳、气昂昂”,一到晚上疼痛来袭就久久不能入睡。
他们也懂柔情。平时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模样,但休息时,他们坐在我身旁看着千里之外的妻儿照片,不知不觉眼泪已滴落在照片上。
他们总说“真打起仗来,骑兵一定是最不怕死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他们还说我是一匹能给人带来好运的军马,这话我爱听。你看,我的几任主人都成功考入了军校。平心而论,他们的脚踏实地、奋进拼搏,我看得最清楚。
转眼20年过去,如今我老了、跑不动了,需要一片安静的草场安放衰老的躯体。要离开他们了,我着实难过。
在整齐的骑兵队伍前,我一一打量面前的这些老面孔和新面孔。他们和我一样,眼睛里写满不舍。难以开口道再见,我知道,我对他们的牵挂不会被时间冲淡……
(选自《中国国防报》2022年4月14日)
16.本文以军马的视角进行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
17.根据提示在表格中填写恰当的词语。(4分)
事件 “我”的情感
踏入骑兵连 不喜欢骑兵连
4027高地的草好吃,也能看见整个小镇 ①
与官兵的朝夕相处 对官兵愈发佩服
即将离开骑兵连 ②
18.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9.选文⑤~⑨段描写“我”出逃的一次经历,其用意是什么?(4分)
20.联系全文,说说骑兵连的战士是一群怎样的人?(4分)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21.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咸味太平凡了,平凡到容易被忽略。但是深思起来,“甜”“酸”有时都可以不用,因为它们都带有一点装饰性,咸味好像才是踏踏实实的生活,好像才是不可或缺的。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二单元自我评估(二)
1.B.(“剖”应读“pōu”。)
2.C(“萋然”应写为“凄然”。)
3.C
4.B(去掉“通过”或“让”。)
5.B(“高龄”是敬辞。)
6.(1)毛泽东 周恩来(2)示例:【甲】毛泽东,他的财物只有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同每个人一样,在退学后坚持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研读群书,由此可以看出他生活俭朴、勤奋好学等品质。【乙】周恩来,第一次与作者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他规划采访行程,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体现出他平易近人、热心周到的品格。
7.(1)语言真实。(2)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3)示例:办“诚信考试,公正平等”主题班会;开展“诚信在心”演讲比赛等。
8.C
9.乙:“蚂蚁搬家”“一点一点”,设备之巨、力量之微可见运输之难,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用双创造的奇迹让人赞叹。丙:“慢慢地”“一步一步”,不仅是因病而行走慢,更蕴含了南仁东以无比庄重的姿态见证FAST建成的满怀深情,
10.①“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着的”,1993年,南仁东提出争取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体现了他胸怀祖国、不惧困难、敢为人先、敢想敢做、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
②南仁东着手选址,他和团队用遥感技术及数据分析筛选出100多个洼地,再一个一个“用脚去选”。““南仁东和伙伴们早已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体现了他不辞辛苦;
③遇到很多技术难题,经过了近百次的试验和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有用的,南仁东一次次研究失败的原因,体现了他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
④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从中能看出南仁东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⑤奖仪式上,南仁东一再强调荣誉不是他个人的,而是一群人的,可见他对名利的淡泊。
11.示例:“中国天眼”是国之重器,突出这一科技奇迹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宝贵的国之重器,突出南仁东、中国天眼建设者和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振兴中华民族之魂。
12.既概括了母亲在春天看风景的情节,也暗含了母亲在春天离世,表达了“我”对母亲未在春天完成心愿的遗憾和惋惜。
13.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母亲受病魔折磨的时间之久,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怜爱。
14.运用语言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娘家的牵挂之情,以及怕麻烦“我”的小心翼翼。
15.表达了“我”对母亲离世的悲伤以及未带母亲回娘家看看的遗憾。
16.①以动物视角叙事,赋予军马人的情感,带给人不一样的阅读体验;②军马作为旁观者和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了解放军的为国为民、铮铮铁骨,便于抒发情感。
17.①渐渐喜欢上4027高地 ②难过不舍
1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粗糙的皮肤比作“老树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官兵皮肤的粗糙,表现出他们训练和驻守的辛苦。
19.①此时“我”强烈想要离开骑兵连与文章结尾要离开骑兵连时的不舍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转变表现了骑兵连的人对“我”的影响之深,突出了骑兵连人的优秀品质;②从乡亲们对“我”的热情态度,侧面反映出人民对解放军的爱戴。
20.①他们是一群为国为民的人,他们放弃陪伴家人来保卫祖国,集体为大出血的产妇献血;②他们是一群铁骨铮铮的人,即使疼痛让人久久无法入睡,白天依然努力训练,从不喊累;③他们是懂柔情的人,看着千里之外妻儿的照片会落泪;④他们是一群脚踏实地、奋进拼搏的人,“我”的几任主人,都成功考入了军校。
21.作文示例:
遇见平凡美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 焦晨阳
他们不是什么令人敬仰的英雄豪杰,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人。
夏日阳光毒辣,所有生物迫于它的淫威都不得不低下头来臣服于它。树上的蝉儿早已叫不出声,将自己的身子藏进树叶里,唯恐那阳光灼伤自己。
但,毕竟“六月的天,孩童的脸”,说变就变。不知何处吹来一阵风,吹过行人的脸,让人感到一阵闷热。渐渐地,风开始逐渐变大,吹起尘土,天色突然沉了下来,远处的天空时不时划过一道闪电,雨水伴着雷声,轰鸣而下,打在街道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街道上积了一层水,不知何处的下水道堵塞了,里面的污水与地面上的雨水混为一体,脚步匆匆的行人踩在上面,溅起不高的水花,打湿了裤脚,行人发出一声声抱怨。
我举着伞,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看着污浊的街道,实在是难以忍受在上面奔走。我走进一家咖啡厅,点了一杯热饮,打算等雨停了以后再离开。
我坐在玻璃窗前,百无聊赖地盯着窗外发呆,不经意之间,一抹橙红色闯入我的视线中,哦,是一个环卫工人。
他打着一把黑色的伞,另一只手拿着一根手臂长的棍子,一边在积水中慢慢地探着,一边慢慢地走着。不一会儿,他停下来。用手里的棍子不停地掏着。
“他大概在清理下水道吧。”我心里想着。
一只手似乎有点费劲,他慢慢地合了伞,将伞放在一旁,又接着掏起了下水道,他的身旁不停地有行人匆忙跑过,溅起的水花打在他的身上,他却只专注地清理下水道。
下雨天的时间似乎格外漫长,我托着下巴盯着他,他突然停下了动作,将手里的铁棍放在车旁,接着,他将自己的袖子往上撸了撸,缓缓地蹲下身来,将手伸向了污物。雨水、污水打湿了他的全身,他也全然不顾,他就那么专注着自己的工作。
风吹过,他便在风里歌唱;雨打过,他便在雨里舞蹈,他虽平凡,于我眼中,却是独特的美。
终于,他完成了,他慢慢站起来。而此时,我的热饮也终于被送来,我手捧着热饮,若有所思,急忙打着伞冲向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