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我评估(一)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1)~(4)题。(9分)
萧伯纳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我们仿佛看到一支光明灿烂的火炬正在传递”。萧伯纳道出了亲情的真谛。
人类社会就是爱与亲情的接力传递。起初,是父母组建了家庭,陪着儿女从蹒跚学步到踌躇满志,再后来儿女又有了儿女。家是亲情的起源。亲情是一个平常的电话,拂去工作的倦dài;是一次心灵的交流,聊聊生活的琐xiè;是一次举步之劳,常回家看看……
( )时间可以流逝许多往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永远闪亮的星星,那就是亲情。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历久弥新;亲情是一坛陈年的老酒,甜美香醇;
, 。亲情——绽放在人世间最绚烂的花!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蹒跚( ) 踌躇( ) 倦dài( ) 琐xiè( )
(2)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关联词,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但是…… B.不但……而且……
C.既……又…… D.只要……就……
(3)第一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1分)
                                      
(4)请在语段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春》等。
B.《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有《子夜》《家》等。
C.回忆性散文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的基础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性描写。
D.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散文。
3.默写。(6分)
饱览河山,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登上黄鹤楼,我们可以观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的秀美风光;徜徉西湖,我们可以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莺歌燕舞;漫步边塞,我们可以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
4.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阳光中学计划开展以“互联网改变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5分)
(1)【活动一:书写主题】请把本次活动的主题用楷体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2)【活动二:组织策划】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会宣传部要出一期与互联网有关的黑板报,请你排列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填序号)(2分)
①设计黑板报具体栏目 ②请老师帮忙筛选材料
③确定黑板报主题名称 ④撰写并加工美术插图
⑤成立黑板报编辑小组 ⑥分工并搜集相关知识
(3)【活动三:分析材料】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图表,请从下面的图表中提取两条有效信息。(2分)
互联网对于未成年人的积极意义
                                                                              
5阅读《红岩》完成下面各题。(6分)
(1)下列对《红岩》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监狱中,许云峰高唱《国际歌》,激励狱友坚定革命信念。他还创作了一首“监狱之花”送给新生儿。
B.《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白公馆,一个是渣滓洞。
C.为保护水源,龙光华遭受特务毒打。他牺牲后,刘思扬将他珍藏的红色的五角星缝在他的军帽上。
D.江姐被关押到渣滓洞后,面对敌人的酷刑,发出铮铮宣言:“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2)请从下面备选人物和备选词语中各选一个,围绕所选词语,结合所选人物写一段话,分享你的阅读感受。80字左右。(4分)
备选人物:许云峰 江姐 成岗
备选词语:磨难 信仰 毅力 责任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凡十九日抵河南郑州之黄宗店由店右登石坡看圣僧池。清泉一涵①潭,停碧山半②。山下深涧交叠,涸无滴水。下坡行涧底,随香炉山曲折南行。山形三尖攒立如覆鼎,众山环之,秀色娟娟③媚人。涧底乱石一壑,作紫玉色。两崖石壁宛转,色较缜润④;想清流汪注时,喷珠泄黛⑤,当更何如也!
(节选自徐霞客《游嵩山日记》)
【注释】①涵:包含。此处作名词,指一潭。②停碧山半:汇聚在半山腰,如碧玉一般。③娟娟:美好的样子。④缜润:细致而润泽。⑥黛:青黑色的颜料,这里指水波的颜色,绿波。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略无阙处 卿今者才略
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山形三尖攒立如覆鼎 逝者如斯夫
D.回清倒影 清泉一涵潭
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凡 十 九 日抵 河 南 郑 州 之 黄 宗 店 由 店 右 登 石 坡 看 圣 僧 池。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山下深涧交叠,涸无滴水。
                                                                                
9.【甲】文中多处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举出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0.【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和水,作者在描绘山水美景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白杨礼赞(节选)
茅 盾
①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②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③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④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⑤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⑥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⑦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1.第①段为什么运用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3分)
                                                                              
1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文中反复强调“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4分)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致敬白桦林
赵富山
①当我们走下军列,乘上森林小火车向大兴安岭腹地进发时,那远远的一片又一片的白桦林,犹如训练有素的士兵,排列着整齐的队列,迎接着我们的到来。那挺拔笔直的树干,耸立在原始森林的绿意之中。
②白桦树的枝干是白白的,与远处绿油油的樟子松绿白相映,构成一幅清爽宜人的图景。这时你走进大森林,会有一股股清香的略带甜味儿的气息袭来,使你备感神清气爽,惬意无比……
③每当春雪消融,沉睡了一冬的林木开始复苏之际,白桦树便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它们用须根吸吮着大地的水分,犹如婴儿吸吮着母乳。这时,干枯而粗糙的树干开始绽出片片嫩绿的新叶,微风过处,绿色的海洋漾起层层涟漪,那“沙沙沙”的声响,犹如大自然欢快的乐曲。
④月朗星稀,当值勤的新兵手握钢枪,警惕地注视着营区旁的一草一木时,听到“噼噼啪啪”的声响,不明就里的新战士,会端起枪警惕地将营地搜寻一番,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现,依旧是静静的森林及沉入梦乡的战友的鼾声。
⑤天亮换岗,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兵,老兵听后哈哈大笑:那是白桦树在吸入水分后,将原来干枯的老皮挣裂开来发出的声音,这响声预示着老皮的死亡和嫩皮的新生。
⑥春夏之交,白桦树亭亭玉立,挺拔而高洁,这时在树干的光滑之处划上两个环抱的圆圈,再把圆圈之间上下贯通地划上一刀,就会听到“啪”的一声脆响,一块方方正正的桦树皮就剥落下来了,再用尖刀轻轻撬划,一块儿手帕大小的白桦树内皮就在手中了。
⑦战士在这光洁而细腻的桦树皮上面写诗作画,或给远方的姑娘写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这样别致的情书不管文笔如何,单单这稀罕的桦树皮纸定可拴住远方姑娘的一颗芳心……
⑧白桦树高洁,浑身是宝。当地的鄂伦春人和达斡尔人用白桦树修房建屋,做成桦皮船。我们把白桦树伐下,截成树柈子,堆在屋后,作为过冬的燃料度过寒冬。白桦树可谓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⑨当年在大兴安岭,每个战士都有一个由木工班精心制作的小木箱,那就是散发着特殊清香的桦木箱。战士用它装着自己的物品和秘密。每当夜深人静,伴着大森林的松风和虫鸣,它也用自己的清香熏染着梦境中的士兵。
⑩战士戍边几年,一个桦木箱常常陪伴着他辗转几百千米、七八个营地。一条钢铁大道在铁道兵辛勤的劳作下,一千米一千米地向绿色宝库腹地延伸,一个桦木箱陪伴着战士从新兵变成老兵。当老兵退伍之际,又会将心爱的桦木箱连同自己的祝福交付给新兵。桦木箱就这样,承载着老兵的希冀和新兵的振奋,一代一代地流转……
 每当念及大兴安岭上的白桦林,我的心中会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股无以名状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向你致敬——我心中永远的白桦林!
(选自2024年第3期《阅读与写作》,有删改)
14.读完本文,同学们依据文中内容为白桦树制作了一张名片,请你将其补充完整。(3分)
白桦树 生长地:大兴安岭 外表、气味:① 生长状态:春雪消融之际开始复苏,焕发活力;春夏之交亭亭玉立,挺拔高洁 用途:② 品质:③
15.请你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每当春雪消融,沉睡了一冬的林木开始复苏之际,白桦树便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它们用须根吸吮着大地的水分,犹如婴儿吸吮着母乳。
                                                                              
16.文章以“致敬白桦林”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3分)
                                                                              
18.《致敬白桦林》《白杨礼赞》同为托物言志的散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作。(50分)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别开生面》将中国各地的传统年俗和风土人情呈现得妙趣横生,不禁使人联想到各种年俗:除夕祭祖的习俗承载的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大年初五举办接财神寄托的是人们对丰收的祈望,家乡喝春酒的习俗让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乡情……回望这些传统习俗,你也许感受到了其中传递的情感,也许发现了值得延续的内涵,也许察觉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
请结合个人生活见闻,以“回望这样的传统习俗”为主题,写下你的经历、体验、感受或想法。
要求:①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第四单元自我评估(一)
1.(1)pán chú 怠 屑 (2)A(需补写关联词的两个句子“时间可以流逝许多往事”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永远闪亮的星星,那就是亲情”之间是转折关系。A项表示转折关系,B项表示递进关系,C项表示并列关系,D项表示条件关系。) (3)将后引号放在第二个句号之外。 (4)示例一:亲情是一首经典的老歌 轻柔婉转 示例二:亲情是一方名贵的丝绸 细腻光滑
2.B(《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1)略。 (2)⑤③①⑥②④ (3)示例:①大部分未成年人能够使用互联网增长自己的见识。②互联网对于未成年人的积极意义是多种多样的。
5.(1)A( “监狱之花”是许云峰为狱中难友的新生儿起的名字。)
(2)示例:许云峰与毅力。读《红岩》,许云峰的毅力让我震撼。在阴暗潮湿的渣滓洞,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他用顽强的毅力,守护着党的秘密,鼓舞着狱中同志。那坚毅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敌人,任何折磨都无法动摇他的意志。从他身上我学到,毅力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只要有毅力,就能在困境中坚守自我,迎来胜利的曙光。
6.C(A.完全/谋略;B.在/如果;C.好像;D.清波/清澈。)
7.凡十九日/抵河南郑州之黄宗店/由店右登石坡/看圣僧池。
8.(1)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2)山下深涧纵横交错、高低重叠,(涧中)干涸,没有一滴水。
9.示例 1:第一段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写山高、遮天蔽日的特点。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山的高峻。
示例 2:第二段写夏水能漫上山陵、阻断水路,从正面写出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特点。用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烘托夏水湍急、水流迅疾的特点。
示例 3:第三段通过绿色的潭水、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等各种形态的水,正面表现出水清。而水中能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则是从侧面烘托水的清澈。
10. 同:都描绘了山水景色的秀美、壮丽,突出了水清的特点。异:两文写景的方式不同。【甲】文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描绘三峡山水景色之美。先总写三峡概貌,突出山高岭连的特点,然后分别写出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季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乙】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虚实结合,描绘黄宗店的山水美景。先写圣僧池再写香炉山,一步一景,突出其秀美,最后写自己近观瀑布的想象。
【参考译文】走了十九天,抵达河南开封府郑州的黄宗店。沿黄宗店右边登石坡,观看圣僧池。一潭清澈的泉水,汇聚在半山腰,如碧玉一般。山下深涧纵横交错、高低重叠,(涧中)干涸,没有一滴水。下坡后从涧底走,顺着香炉山曲折地往南行。香炉山的形状是三座挨得很近的尖峰,如同倒置的鼎,众多的峰峦环绕,景色秀丽美好迷人。涧底散乱的石头布满沟壑,显现出紫玉色。两岸的崖壁回环曲折,崖石色感比较细致而润泽;想象清澈的流水从涧中倾泻而过时,水珠喷溅、绿波翻涌,又该是何等的景致啊!
11.写黄绿错综、辽阔平坦的高原景象,交代了白杨的生存环境。给人以“雄壮”“伟大”之感,渲染了不平凡的气氛,为下文描写白杨做了铺垫。
12.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两个“没有”似乎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肯定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特点。
13.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具有不寻常的象征意义。
14.①树干挺拔笔直,枝干是白白的,略带香气 ②用来写诗作画、用作信纸、修房建屋、做桦皮船、作为燃料、做桦木箱等 ③高洁、鞠躬尽瘁、默默坚守
15.运用拟人与比喻的修辞,将白桦树人格化,把白桦树须根吸吮大地的水分比作婴儿吸吮母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吸吮大地水分的情态及春天到来后白桦树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16.交代了写作的对象“白桦林”;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点明了行文线索,“白桦林”充当文章线索,贯串全文。
17.桦木箱象征着铁道兵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箱子承载着老兵殷切的期望和祝福,老兵将桦木箱一代代传给新兵,这是铁道兵精神的延续。
18.本文通过写白桦林,表达了对白桦树的喜爱,对军旅生活的怀念,对大兴安岭铁道兵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的赞美;《白杨礼赞》通过写西北的白杨树,表达对白杨树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进一步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了他们身上团结向上、坚强质朴的民族意志和精神。
19.作文示例:
年 俗
时光匆匆,转眼间又是一年。每当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的心便充满了期待和欢喜。不仅仅是因为春节意味着长假的到来,更是因为春节承载了太多关于家的温暖和关于年俗的美好记忆。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年俗因地而异,但都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我家乡的年俗,既有古老的传统,也有新时代的创新,但无论如何变化,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年的期盼始终如一。
春节前的准备工作从腊月就开始了。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房屋、购置年货、贴窗花、挂对联,每一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帮着家人贴对联,尽管常常贴得歪歪扭扭,但那份参与的热情和对新年的向往是无比真挚的。
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丰盛的年夜饭。这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饭菜,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对过去一年的总结。饭桌上,大人们红着微醺的脸,谈论着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则喝着汽水,打着嗝,兴奋地分享着各自成长中的趣事。那种氛围,那种温馨,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
吃过年夜饭后,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守岁。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守在家中,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外面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欢呼声,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沸腾了。我们互相祝福,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健康、幸福。
每当回望起这个特殊的时刻,我都想对每一个人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身处何种环境,都希望你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年的喜悦。愿每一个春节,都能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美好记忆。
我想,这就是年俗的魅力,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