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白杨礼赞》跟踪学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白杨礼赞》跟踪学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21:2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杨礼赞》跟踪学习
基础锤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6分)
在那片辽阔的平原上,一排排白杨树倔强挺立,它们的身影wěi岸而坚韧,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脚下的土地。阳光下,树叶婆娑,随风轻舞,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之美。然而,在这统一而壮观的景象中,也不乏旁yì斜出的枝条。这些白杨,它们的根系深深扎入大地,即便面对风雨,也展现出不折不挠的精神,令人敬仰。站在这林间,我不禁对那些轻易bǐ视自然之美的灵魂感到惋惜,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生命,教会了我们何为坚持,何为力量。
倔( )强 wěi( )岸
婆娑( ) 旁yì( )斜出
不折不挠( ) bǐ( )视
2.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
②白杨树大约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
③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向上,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二字。
④于是,那些枝枝叶叶们仿佛都有了方向,一起喊着号子似的,挤着挨着,几乎垂直地把丫枝也伸向云朵。
⑤在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是逃兵,哪怕一点点的异心,它们都没有。
A.②①⑤③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④⑤③ D.②⑤③①④
3.祖国的西部以其美丽和神秘而令人神往,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暑假生活,某旅行社准备组织一次中学生游西部夏令营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准备工作。(6分)
(1)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不超过15字)(2分)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的主要环节。(4分)
课内精读
阅读《白杨礼赞》,回答问题。
4.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句回答。(6分)
5.课文的题目叫“白杨礼赞”,但课文一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的外观、精神,而是写黄土高原的风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6.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7.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4分)
拓展阅读
掬水月在手
马亚伟
①离我居住地五十公里外,有一条河。我们这个地方少水,一条貌不惊人的小河就成了广袤大地上明珠一样的存在,极具吸引力。夏天的时候,我们去河边寻凉。秋天的时候,河水就成了大地的眼睛,明眸善睐,波光流转之间,尽显季节的柔情与妩媚。可漫长的冬天时就尴尬了,一条河怀揣着冰雪消融的渴望,跟我们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②春天终于来了,可琐事牵绊,我们迟迟未动身去河边触摸春天的暖意。一个春日傍晚,有朋友提出,开车前去,正好可以夜宿河边,算得上春日里一件诗意的事。
③暮晚的风温温柔柔地飘进车窗,一条河在不远处召唤着,我仿佛听到了春水潺潺的声音。我想,如果从听觉的角度来比较,春水的声音应该是最美的。夏水胜在浩荡,秋水胜在明澈,都是视觉上感知到的。春水则应以听为主,所以即使晚上抵达目的地,看不到河水也无妨,想必听觉盛宴也足够精彩了。
④暮色越来越深浓,黑夜的幕布缓缓垂下。我们下车后,果然听到了水声淙淙。春水流淌的声音真好听,叮叮咚咚,涓涓潺潺,哗哗啦啦,汩汩淙淙。春水演奏的不是郑重大气的钢琴曲,好像是哪个孩子的儿童琴上发出的声音,虽然不那么精准,但充满了童真童趣,是欢乐开怀的节奏和旋律。春水能不欢乐开怀吗?冰封了整整一个冬天,终于可以纵情奔流了。如果静下心来听春水演奏的乐曲,一定觉得特别美好。不过我们一行人热热闹闹,很快就把这首春之曲淹没了,想象中的听觉盛宴,并没有实现。
⑤不要紧,总有一种收获属于你。花树掩映之中,一轮满月升到了空中。河面上波光粼粼,有月影在晃动。真是难得一遇的佳境啊!我们穿过花木,靠近河水,竟然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古诗里“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境。晚风清凉,月色唯美,河水映月,天上人间。
⑥月色下的河水泛着微微的光亮,光亮一漾一漾的,显出几分生趣和灵动。我小心翼翼靠近河水,想要“掬水月在手”,看一看到底能不能把一轮春月掬在手心,河岸浅浅,河水微凉,我手中并未见到月光,月亮依旧在河水中微微晃动着:看来,古人“掬水月在手”也不过是一种想象,表达的是想与春天亲密接触的愿望。
⑦正如我此刻,虽然没有双手掬月,可我真正触摸到了春水的温度,真正把春天放在了心上。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4月,有删改)
8.请你梳理文本,围绕“春水”用三个简洁的词语概括作者的心理变化。(3分)
(温馨提示:可以根据行文思路中“向往春水”“欣赏春水”“升华春水”来梳理心理变化。)
9.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春水流淌的声音真好听,叮叮咚咚,涓涓潺潺,哗哗啦啦,汩汩淙淙。
(温馨提示:可以从叠词使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10.试分析本文寄寓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感情。(3分)
(温馨提示:可以从后三段流露的情感分析。)
★11.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题“掬水月在手”有何象征义。(4分)
(温馨提示:根据文中营造的意境,结合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来分析。)
《白杨礼赞》跟踪学习
1.jué 伟 suō 逸 náo 鄙
2.C
3.(1)示例:领略西部风情,感受祖国巨变。(2)示例:划分活动小组,确定旅行路线,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民风民俗,列举旅行注意事项。
4.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泛出青色”。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5.文章写黄土高原的风貌,是为了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做铺垫。
★6.不矛盾,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将“楠木”与“白杨树”进行对比。“楠木”象征了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将“贵族化”的楠木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与热爱,深化了主题。
8.①渴望,激动 ②欣赏,享受 ③感动,赞美
9.连用四个拟声叠词,从听觉上写出了春水流淌的美妙声音,并且写出了春水不同的动态美,表达出“我”对春水的无比喜爱之情,四个叠词排列,句式整齐又有节奏感,富有音韵美。
10.①对春天的向往;②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③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11.结合第⑥段“看来,古人‘掬水月在手’也不过是一种想象,表达的是想与春天亲密接触的愿望”可知,“掬水月在手”象征着人们渴望与美好事物亲密接触、将美好留存的愿望。就像作者虽未真正掬起水中月,但在亲近春水、感受春景的过程中,已经把春天的美好放在了心上,这也是一种“掬水月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