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藤野先生》跟踪学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藤野先生》跟踪学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21:4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跟踪学习
基础锤炼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在《藤野先生》一书中,我读到了一些令人难忘的描写。一是藤野先生对学生们总是充满耐心,如学生作业中出现了错误,他也不直接诘责,而是耐心指导。他的教huì充满了智慧和热情。二是鲁迅先生遇到的nì名信事件和影片事件,使他毅然弃医从文,对“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疾。
诘责( ) 教huì( )
nì名( ) 深恶痛疾( )
2.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①鲁迅先生到了仙台,受到了优待。②对于这份优待,鲁迅先生是以调侃的语气来写的。③这也就透露出鲁迅先生从这优待中,感受到的是做为弱国子民的辛酸。④这里写学校的几位职员对“我”的食宿操心,是对藤野先生起到正面的衬托作用。⑤表明当时日本人民中,有很多人但是热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
A.所给文字中加点词“透露”“感受”“衬托”都是动词。
B.④句缩句后的主干是“操心起到作用”。
C.⑤句有语病,应该把“但是”改为“原来是”。
D.所给文段按①②③④⑤顺序排列是正确的。
3.某学校八(2)班拟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0分)
(1)下面是班主任李老师在本次活动中的开场白部分,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填空。(4分)
走在充满希望的2024年,每个人都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如果你是劳作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可以用卓越的劳动争做大国工匠; , ; , ……每一个人向着梦想努力奔跑,将会让中国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旺盛活力。
(2)八(2)班想邀请薛老师参与9月16日下午3:00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的“祖国在我心中”诗歌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请你按要求修改。(6分)
邀请函 尊敬的薛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我班将于9月16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诗歌专题讲座,请您务必参加。 9月12日 八(2)班全体
①邀请函内容不完整,请你修改。(2分)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恰当,请你修改。(2分)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你修改。(2分)
课内精读
阅读《藤野先生》,回答问题。
4.作者在前两段为什么不写在仙台的生活而写在东京的生活?(3分)
5.请仔细比较下面的修改稿和文章原文,谈谈原文好在哪里。(4分)
修改稿:……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6.结合全文思考: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都因为有爱国情怀,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4分)
拓展阅读
我们的康老师
孙仁芳
①那时正当年少,我很坚定地认为,文人就该长得像康老师那样——首先要有胡须,儒雅幽默,风度翩翩,不胖不瘦,说起话来手臂伸直,食指不断地按“一东二冬”的韵律上下晃动,这样才有师者谆谆教诲的魅力。康老师不仅能吟诗作赋,鉴赏古典音乐,会在月窗下吹笛,还写得一手好字,挥起笔来,笔走龙蛇,每每在墨香与书香中,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他,当然是焦点。
②初入泉州五中,正巧是康细民老师的首届学生。第一眼所见,远处徐徐走来一男子,白衬衫黑色微喇裤,走路自带书生气。走近看,如此年轻竟留有八字胡,再一细看,眼睛不大却有着鲁迅般灼灼有神的光。果然,初中三年,康老师给我们输入大量有关鲁迅的信息,确切地说,康老师是鲁迅的忠实粉丝,转而把我们全班58名同学也圈粉了。
③我们迷上了他的之乎者也,他的才学让叛逆的我们折服。他讲课,我的眼睛会开小差,但耳朵从来不会。他口才出众,平日讲话语调自带声律,上课更是幽默有趣,每每讲到精彩处,在声情并茂的朗读里,他突然停顿,双目炯炯,一手拿课本一手微微碰触八字胡,仿若鲁迅赐予了力量,开始滔滔不绝,字字珠玑,把我们听得屏声静气。我偶尔把初写的小文拿给他,倾听他的建议。他对我们的写作风格分门别类,在课堂上总结写得较好的同学作文的特点,青涩的我有幸也在列,那对我真是鼓励,从此,我对写作充满热爱。
④他引经据典的精彩描述,我们猜想是来自他宿舍里那一长排的书柜。我们若说来借书,其实他是觉得很恐怖的,在惊慌失措爱恨交加的吝啬里跟我们大谈文人借书故事,譬如因为有前车之鉴,得在每本书的扉页上一律题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而不还,再借必难。”康老师也曾在书被搜刮之前寻思出一个“护书法宝”——登记。然而,一书友当场寻获:“咦!你这里也有我的一本书哪!”他遂无奈解除了登记。
⑤离开泉州后,我依然保持着记录生活的习惯,这得益于康老师在我懵懂时期的有效启蒙。文学即日常,这些年,我习惯捡拾身边的点滴乐趣,也喜欢剖析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无论逆境顺境,常想起康老师所说的:谨记在困境中与阳光问好,并及时地幽上一默。
⑥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再次翻开康老师的诗集,再次读到:“特别要有一座林中校园/小男孩和小女孩/露珠一样透明着/我们要教他们读懂/什么是爱什么是美/什么是善良/什么是背叛和险恶/他们每个人都长大了/要有自己的香格里拉。”
⑦我的感触当然和三十多年前不一样了,我发短信这样告诉他:谢谢康老师,我已有了自己的香格里拉。
(摘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7.文中的康老师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3分)
(温馨提示:结合文中对康老师的形象塑造和典型事例来归纳。)
8.第⑥段中引述了康老师的诗歌,有什么作用?(3分)
(温馨提示:把文中的叙事跟诗歌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并从文章的主旨来分析。)
★9.在第⑦段中,作者写道:“我已有了自己的香格里拉。”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温馨提示:考查句子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藤野先生》跟踪学习
1.jié 诲 匿 wù
2.C(应该把“但是”改为“还是”。)
3.(1)示例:如果你是耕耘在田间地头的农民
可以用辛勤的汗水保障粮食安全 如果你是奋战在科研前沿的科研人 可以用大胆的创新实现科技自立 (2)①补充具体的举办时间,在“16日”后加上“下午3点”。②把“请您务必参加”改为“诚邀您参加本次活动”。③时间和署名调换位置(或将“9月12日”与“八(2)班全体”调换位置)。
4.因为在东京的生活是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为下文写见到藤野先生做铺垫,也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5.原文中“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原文中“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的蔑视。
★6.示例:鲁迅先生理想的确定,启示我们在确定理想,或在人生路上面临选择时,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要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不能错失良机,也不要误入歧途。
7.①有文采,有风度,以鲁迅为榜样,善于谈吐且儒雅幽默的人;②讲课幽默风趣,善于引导学生,是一个谆谆教诲的好老师;③爱书惜书、乐观昂扬、富有生活情趣的先生。
8.①康老师的诗歌记载了他与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成长的美好情景,从中能读出他对学生的深情,对学生美好未来的祝愿。正是因为这份美好的爱,才使他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②康老师诗歌的语言和内容凸显出他的才情,照应了前文内容,而且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③突出康老师的美好形象,升华了情感,更能突出本文的写作意图。
★9.“香格里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指我们在老师美好品德、出色才华的引导下,在老师教育智慧的引领下,对人生有了高贵的信仰,对未来有了美好的追求。这是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流露出对康老师的崇敬、赞扬和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