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二则》跟踪学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消息二则》跟踪学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21: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息二则》跟踪学习
基础锤炼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7分)
在那个辉煌的秋天,改革的大潮席卷而来,ruì bù kě dāng的力量让人们 不已。政府为了表彰那些为社会做出 的人们,特地颁发了一系列奖项。获奖者们一一上台,从领导手中接过象征着荣誉和肯定的奖杯,脸上 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典礼结束后,与会者们纷纷驻足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感悟。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只有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美好航程,yè yǐ开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ruì bù kě dāng( )
(2)yè yǐ( )
2.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最恰当一项是( )(2分)
A.惊叹 建树 张扬
B.惊奇 贡献 洋溢
C.惊叹 贡献 洋溢
D.惊奇 建树 张扬
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修改。(3分)
4.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4分)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中央歌剧院今天正式对外公布,经过7年建设终于落成的中央歌剧院剧场即将投入使用,并于5月1日开始推出首个名家荟萃、精彩纷呈的“演出月”。
据悉,中央歌剧院隶属文化和旅游部,1952年成立,今年正好是中央歌剧院建院70周年。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剧院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等100多项国家级奖项,创排了《图兰朵》《茶花女》等100多部世界经典歌剧,创作了《玛纳斯》《萧红》《道路》等几十部优秀的原创歌剧。
课内精读
(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回答问题。(12分)
5.说说本则消息标题的特点。(4分)
6.找出本则消息的导语,写在下面的横线处,并分析其作用。(4分)
7.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二)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14分)
8.找出文中的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属于消息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作用。(6分)
9.下面句子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0.《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在叙述各路军作战情况时,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4分)
拓展阅读
本报南京8月4日电 (记者刘建伟、钱晓虎)地面战炮轰鸣,空中硝烟弥漫,海上水柱冲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今天组织兵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开展规模空前的实战化联合演训,对预定海域实施远程火箭炮和新型导弹精确火力打击,展示了我军高昂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作战能力,表明我军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记者在演训现场目睹了信息化条件下多军种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的壮阔场景:下午1时许,东部战区陆军多台新型远程箱式火箭炮在台湾海峡实施远程火力实弹射击训练,对台湾海峡东部特定区域进行精确打击。只见多枚火箭弹喷射着尾焰呼啸出膛,在空中形成密集火力网,直扑远海目标。无人机实时回传的打击画面显示:精确命中海上目标区域,打击取得预期效果。
随后,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接到发射命令后,指挥员沉着冷静下达口令,号手迅速展开操作,装定诸元参数,起竖导弹。随着一声令下,导弹依次腾空而起,直刺苍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区域,检验了精确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
今天的实战化联合演训,东部战区空军、海军航空兵闻令而动,连续出动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加油机等多类多型战机100余架次,在预定海空域开展跨昼夜联合侦察、空中加油、制空作战、对地突击、支援掩护等实战化演训,锤炼部队大机群连续出动、多兵力控制协调、长时间持续制空、高强度精确打击等作战能力;东部战区海军10余艘驱护舰艇连续在台岛周边海域实施联合封控行动,对火力试射区域进行扫海警戒,配合友邻兵力进行侦察引导,全程保持高度戒备,多次进行对海打击、防空反导、联合反潜等实战化训练,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演训中,多军种、多区域联合行动,检验了体系支撑下战区部队联合感知、联合指控、联合杀伤、联合保障等实战化能力,展现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最新成果。
此次演训中,陆军“渡江英雄炮”所在旅、空军“王海大队”“杜凤瑞大队”、海军“海上先锋艇”所在支队等英雄部队精锐尽出,展示了敢打必胜、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广大官兵纷纷表示,我们有坚强的决心、坚定的意志、强大的能力,粉碎一切分裂图谋。
(摘自《解放军报》2022年08月05日)
11.给本则消息拟一个标题,并说说这样拟写的原因。(3分)
(温馨提示:拟写新闻标题,可从新闻导语入手,抓住主要信息,按照“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的形式进行概括。)
12.说说第一段导语部分介绍了哪些内容。(3分)
(温馨提示:导语一般会介绍新闻六要素以及背景信息等,可据此答题。)
★13.说说主体部分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3分)
(温馨提示:可以从具体的用词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消息二则》跟踪学习
1.(1)锐不可当 (2)业已
2.C[“惊叹”指惊讶赞叹;“惊奇”指惊讶奇怪。这里使用“惊叹”更为合适。“建树”指建立的功绩;“贡献”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根据语境此处应用“贡献”。“张扬”指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宣扬;“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根据语境此处应用“洋溢”。故选C项。]
3.只要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4.示例:中央歌剧院剧场“五一”启幕 名家荟萃上演精彩“演出月”
5.点明何人(我三十万大军)、何事(南渡长江)、事件的结局(胜利),简明、醒目、概括性强。从渡江人数及渡江结果两方面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全文。
6.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作用:内容上:概括介绍了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消息的主题;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7.“已”和“大约”用词准确。“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这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8.议论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属于消息结构的背景部分。作用:赞颂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的反动本质,分析了敌军溃退没有斗志的原因。
9.起过渡(承上启下)作用。既是对上文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叙写,又开启下文我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的叙写。
★10.是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材料的。西路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略写中路军与西路军的战况;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且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所以详写东路军的战况。
11.标题:我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成功举行实战化联合演训 原因:标题包括了何人、何地、何事、如何等新闻要素,并准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
12.第一段导语概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今天组织兵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开展规模空前的实战化联合演训,以及演训的效果及意义。
★13.如实记录了信息化条件下多军种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的壮阔场景,演训部队高昂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作战能力,场面震撼、鼓舞人心。稿件以时间为轴,将多军种部队的战斗演练情况进行全景报道,充分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和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