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亚夫军细柳》跟踪学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周亚夫军细柳》跟踪学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2 21: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亚夫军细柳》跟踪学习
基础锤炼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4分)
(1)匈奴大入边
(2)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3)已而之细柳军
(4)彀弓弩,持满
(5)不闻天子之诏
(6)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7)军中不得驱驰
(8)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9)将军亚夫持兵揖
(10)介胄之士不拜
(11)天子为动
(12)使人称谢
(13)曩者霸上
(1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并释义。(4分)
(1)军士吏被甲 同 ,意思是
(2)改容式车 同 ,意思是
3.下列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军:周亚夫军细柳/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
B.使: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得一人之使
C.乃: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蒙乃始就学/屠乃奔倚其下
D.居:居无何/面山而居/居天下之广居
课内精读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回答问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4)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5)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6)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5.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劳军”,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汉文帝入“霸上”“棘门”?(4分)
6.本文在刻画周亚夫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种对比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
7.汉文帝在细柳营遭遇了来自士兵的三次碰壁,请简要加以概括。(6分)
8.汉文帝在细柳营遭到士兵们的拒绝后,不怒反赞,他是怎样称赞周亚夫的?由此看出文帝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9.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请简要概括。(4分)
拓展阅读
(一)
巡①初守睢阳②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致死力。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巡:安史之乱时镇守睢阳的将领张巡。②睢阳:唐郡名,在今河南商丘市南。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城中居人亦且数万_______________
(2)将士或退散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2)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将 士 莫 敢 不 还 死 战 卒 破 敌。
★13.《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周亚夫与本文中的张巡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两篇文章共同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4分)
(二)侯叔献治汴堤
熙宁中,睢阳界中发汴堤淤田①,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献②时莅其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
【注释】①发汴堤淤田:开筑汴堤排水,让低洼地成为可开垦的田地。②侯叔献:字景仁,宜黄(今属江西)人。官至判都水监,卒于任。
1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睢阳界中发汴堤淤田/舜发于畎亩之中
B.人力不可制/可以调素琴
C.急使人治堤陷/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次日/有时见日
15.用三条“/”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次 日 古 城 中 水 盈 汴 流 复 行 而 堤 陷 已 完 矣 。
16.侯叔献治汴堤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从文中看,侯叔献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周亚夫军细柳》跟踪学习
1.(1)侵入 (2)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3)不久 (4)张开 (5)皇帝发布的命令 (6)营垒
(7)策马快跑 (8)控制 (9)拱手行礼 (10)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11)被感动
(12)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13)先前 (14)必,一定
2.(1)“被” “披” 穿着 (2)“式” “轼” 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3.C(A.军:驻军/军队/军营,B.使:命令、派遣/使者/使唤,C.乃:三个“乃”都是“于是、就”,D.居:经过/居住/住宅。)
4.(1)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2)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
(3)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4)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5)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被偷袭并俘虏的。
(6)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
5.将汉文帝入“霸上”和“棘门”两地的情况与入“细柳营”的情况形成对比,从侧面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恪尽职守的形象。
6.(1)“直驰入”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对比,以其他两军的军备松懈突出细柳军军容整肃、戒备森严,周亚夫治军有方。(2)以“直驰入”与“不得入”对比,突出周亚夫军纪严明。(3)“将以下骑送迎”与周亚夫“持兵揖”对比,以其他两营将士带头违纪、阿谀逢迎、趋炎附势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形象。
7.第一次:汉文帝的“先驱”被拒之门外。第二次:汉文帝到达营门,被拒之门外。第三次:汉文帝在军营内不得骑马驱驰,只能控制缰绳,慢慢前行。
8.第一问:“此真将军矣!”第二问:汉文帝知人善任,深明大义。
★9.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2)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3)面对天子,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霸上及棘门军作为反面例子形成对比,而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或:周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10.(1)居住 (2)有的人
11.(1)张巡(只要)见一次问过姓名,在那之后没有不认识的。
(2)张巡又待人真诚,对人从不怀疑、隐瞒,面对敌人能随机应变,出很多奇招(来制胜)。
12.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
★13.第一问:周亚夫具有治军严明、刚直不阿、恪尽职守的品质;张巡具有有勇有谋、推诚待人、随机应变,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等的品质。第二问: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语言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参考译文】
张巡当初驻守睢阳时,士兵才有一万人,在城中居住的百姓也将近几万人,张巡(只要)见一次问过姓名,在那之后没有不认识的。(他)先后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总共四百多次,杀掉敌军士兵十二万人。每次作战,将士中有人后退逃散,张巡就站在作战地点,对将士们说:“我不离开这里,你们为了我回来决战吧。”将士们没有敢不回来的,拼死作战,最终攻破了敌阵。张巡又待人真诚,对人从不怀疑、隐瞒,面对敌人能随机应变,出很多奇招(来制胜),他军中号令严明,赏罚分明,令人信服,和众将士共同忍受严寒和酷暑,所以他的部下都争着以死效力。
14.B(A.挖开,开筑/被任用;B.都是“能够”的意思;C.派/使者;D.天,表时间/太阳。)
15.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
16.(1)第一问方法:“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急使人治堤陷”“徐塞古城所决”。第二问:恪尽职守(爱护百姓)、机智聪明。
【参考译文】
熙宁年间,睢阳境内开筑汴堤排水,让低洼地成为可开垦的田地,汴河水猛烈地向决口处冲来,堤防好些地方都塌陷了,眼看就要崩溃,人力没办法控制。都水丞侯叔献当时主持这个工程,他看到上游几十里处有个古城,立即下令把汴堤挖开引水到古城中,汴河下游很快就干涸了,急忙派人修理塌陷的堤坝。第二天,古城中水满了,汴河水又流回到原来的河床中,而这时堤坝塌陷的地方已经修缮完毕。然后再慢慢地堵塞古城处的决口,古城和汴河内外的水位几乎持平,河水不怎么流动,瞬间就把决口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