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章末复习(5)
--------用“分析法”思,用“综合法”解
分析法-------探究思路
综合法-------解答问题
综合法(顺推):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推理直到要证明的结论, 简称“执因索果”---------由原因去寻找结果
齐声朗读:
顺推:由因导果
瞎子摘葫芦----------顺藤摸瓜(顺着藤,摸到瓜):
已知-------可知-------推向未知
顺着已知条件,推出要证的结论
分析法(逆推):从结论出发,逆溯其成立的条件,再就这些条件分别研究,
看它的成立又需要什么条件,继续逐步逆溯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
简称“执果索因”-------由结果去寻找原因
分析法(逆推):执果索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结果追溯原因,寻求结果成立的条件
要证----只需证----逐步靠拢已知
两头凑法(顺推逆推两头凑):先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可以得出什么结果,再从要证明的结论开始寻求,看它的成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最后看它们的差距在哪里,从而找出正确的证题途径
逆推顺证:在证明几何题的过程中,往往是用分析法去分析问题,
用综合法证明问题。其一般步骤是先用分析的方法,
对所要求证的结论按照“欲证-------需证------只要证”的思路进行分析,
然后再用综合的方法规范的书写出证题过程。
用分析法“思”
用综合法“解”
FB不是∠B、∠ACB的夹边,
∠B、∠ACB的夹边是BC
不是ASA中的S,转化为ASA中的S
∵FB=CE
∴FB+CF=CE+CF,
即BC=EF.
CE不是∠E、∠DFE的夹边,
∠E、∠DFE的夹边是EF
2.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EB≌△CDA.
∠ACB不是CB、CE的夹角,
CB、CE的夹角是∠BCE
∠DCE不是CA、CD的夹角,
CA、CD的夹角是∠ACD
∵∠ACB=∠DCE=90°,
∴∠ACB-∠ACE=∠DCE-∠ACE,
即∠ECB=∠DCA.
不是SAS中的A,转化为SAS中的A
2.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DA≌△CEB.
证明:∵△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AC,CE=CD.
∵∠ACB=∠DCE=90°,
∴∠ACB-∠ACE=∠DCE-∠ACE,
即∠ECB=∠DCA.
上联:
由因导果顺藤摸瓜
下联:
执果索因逆推溯源
横批:得心应手
3.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
求BP的最小值
A
B
C
P
P1
D
BD=
.
AD==4
6×4=5×
.
.
要使BP最小
----只需使点P位于垂足
4.如图,在△ABC中,AB=AC,BC=4,△ABC的面积为12,
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F,若D为BC边的中点,
M为线段EF上的一动点,求△BDM周长的最小值
C△BDM最小=(BM+MD)最小+BD=AD+BD=6+2=8.
A
B
C
E
F
M
D
AD的长为BM+MD的最小值,
要使△BDM周长最小
----只需使BM+MD最小
5.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
画出一条长度的线段AB;
A
B
c
∟
A
B
将线段AB看作斜边
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 已知△ABC是网格中的格点三角形.
(1)求BC的长.(2)求△ABC的面积.(3)求BC边上的高.
D
E
F
∟
H
(1) BC==.
.
(2)S△ABC=S正方形EDBF﹣S△BCF﹣S△ABD﹣S△ACE
=4×4﹣×1×4﹣×2×4﹣×2×3
.
=16﹣2﹣4﹣3=7.
(3)过点A作AH⊥BC于点H,
∵S△ABC=×BC×AH,
.
∴7=××AH,
.
∴AH=.
.
将线段BC看作斜边
7.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A,B,C,D,E是网格线交点)
求∠BAC+∠CDE的度数
解:连接AD,
∵ AD2=12+32=10,CD2=12+32=10,
AC2=22+42=20,
∴AD=CD,AD2+CD2=AC2,
∴△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C=90°,
∴∠ACD =450 ,
∵∠BAC=∠ACF,∠CDE=∠DCF,
∴∠BAC+∠CDE=∠ACF +∠DCF=∠ACD=450 ,
F
平行线---------送角到恰当位置
8.在△ABC中,AB=8,AC=7,
则BC边长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19.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所示叠放,AD与BC交于点E. 若AC=6,BC=18,求BE的长.
A
B
C
D
E
全等模型:ΔABC≌ ΔBAD
∠1=∠2
1
2
BD=AC=6
AE=BE
AD=BC=10
CE=ED= x
x
18-x
6
x
18-x
6
x2+62=(18-x)2
x=8
BE==10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