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写作:《语言要连贯》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写作:《语言要连贯》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3 08: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语言要连贯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作文指导课
学习任务
1.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3. 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情境任务
你做过饭吗?或者洗过衣服、打扫过屋子、制作过模型、组装过玩具、修过自行车、种植过花草吗?请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写作要求:
1.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劳动经历,重点描写几个场面,注意场面之间的联系。
2.写清楚劳动的过程,顺序合理,前后连贯。
3.叙述、描写或说明过程中,适当穿插内心活动或感受、感悟。
4.不少于500字。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1.阅读《岁月留痕》第4册中的《苦瓜(节选)》,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食物、仿照下文,围绕话题,阐述缘起、原因,描述它的色、香、味……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文段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 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的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我特别喜欢 , 我之所以喜欢_____ 最初___________ 后来____________
我感悟到_________。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示例:
我特别喜欢烘焙,因为我特别喜欢吃蛋糕,尤其是各种各样图案的蛋糕。所以我便想自己烘焙。
打蛋、和面、搅拌。我先是把蛋清液和蛋黄液分离,把蛋清放入大碗中,用两手紧握搅蛋器顺时针搅拌,蛋液慢慢地被打发,变成一座奶白色的小山。又把蛋黄液和面粉、白糖、牛奶搅拌,形成面糊。用搅拌器搅拌,顿时出现了一个个小圆圈;圆圈旋转着,旋成一层层漩涡。过了一会儿,面上又鼓起了一些小包,像一个个鸡皮疙瘩,又像凸起的鹅卵石。接着搅了一会儿,“鹅卵石”又没了,面糊变白了。再把蛋白液和蛋黄液分三次搅拌在一起,搅拌均匀。最后,把装有蛋液的烤盘稳稳地送进烤箱。这时我已汗如雨下了。
叮!蛋糕烤熟了!我飞快地打开烤箱门,端出金灿灿的蛋糕。真是入口即化,齿颊留香!好香!好甜!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就是美!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写作锦囊一:
每段聚焦一个话题,围绕中心层层展开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2.阅读下面文段,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
文段 说明顺序
荠菜焯熟,切碎,香干切米粒大,与荠菜同拌,在盘中用手抟成宝塔状。塔顶放泡好的海米,上堆姜米、蒜米。好酱油、醋、香油放在茶杯内,荠菜上桌后,浇在顶上,将荠菜推倒,拌匀,即可下箸。佐酒甚妙。没有荠菜的季节,可用嫩菠菜以同法制,这样做的拌菠菜比北京用芝麻酱拌的要好吃得多。
顺序
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总得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也需要翻翻食谱。 ——汪曾祺《文章余事(节选)》
顺序
时间
逻辑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文段 说明顺序
一声“吆嗬嗬-”风使丝丝而来。又一声“吆嗬嗬-”风便呼呼而来。 满山满山的树枝使因此如波侧伏着,那是一层层潺动的黛色;满坡满坡的草茎便因此如波倒伏着,那是一层是翻滚的绿色;满坝满坝的稻谷便因此如波倒伏着,那是一层层涌动的金色。这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吆喝,是山里人古拙朴实的歌,贴过山脊,穿过云层,与风同行。这自然真的奇怪,一声响亮的吆喝,风会感应而来!虽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则,但却酣畅淋漓地愉悦。 -彭学明《秋收散板》
顺序
2.阅读下面文段,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
空间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写作锦囊二:
要采用合理的顺序依次展开
3。阅读下列文段,补上合适的关联词、提示语等,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密,再对照《岁月留痕》第4册中的《故乡的食物(节选)》《苦瓜(节选)》,朗读体会其好处。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文段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 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
大雪三日,卖策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 ,嗐!
塘鳢鱼亦称土步鱼。《随园食单》:“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 有点凶恶,浑身紫褐色,有细碎黑斑,头大而多骨,鳍如蝶翅。这种鱼在我们那里 是贱鱼。是不能上席的。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节选)》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 做汤,还是炒内,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 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 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肖复兴(苦瓜(节选))
虎头鲨
而且

因为
无论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写作锦囊三:
巧用关联词、提示语和过渡句,自然衔接语句或段落。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属于“四时八节”之一,自古便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又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请以《包饺子》为题,写一个劳动片段。如果你还不会包饺子,也可边学边做边写。
活动二:仿名家 写文章
活动二:仿名家 写文章
借助下面表格,梳理思路,列出提纲。并完成作文写作。
标题 开头 我是在 (时间、心情……)下包饺子
记叙或描写
主体 包饺子的经过:我先做 ,接着 ,遇到怎样的难题或波折,最终包成 (对饺子描写) 主体主要按时间或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行文。

结尾 通过包饺子,抒发情感或表达思考与感悟 抒情、议论
活动一:读名篇 学写法
我列的提纲:
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______________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多思考 改文章
1.借助下列问题反思追问,并修改升格。
反思性问题
我是紧紧围绕“包饺子”这一话题来写的吗?有没有与“包饺子”无关的内容?有的话,画出来删掉。
画出提示写作顺序的标志词、提示语或过渡句,然后判断:我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把自己所写的片段读给会包饺子的家人或同伴听,请他们帮助诊断:采用的顺序是否合理?中间有无缺漏的环节需要补充?喝些语句需要调整顺序?
2.完成习作,并参照下面的量表自评互评,自主修改。
活动三:多思考 改文章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自评 他评
中心与 话题 全文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没有游离或偏离的内容 ☆☆
每段围绕一个话题来写,没有不相干的内容 ☆☆
全文顺序 会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全文 ☆☆
段落 过渡 段落之间有过渡,且过渡自然 ☆
内容上,段落之间有明显或隐含的衔接、铺垫 ☆
形式上,前后段落之间有呼应 ☆
句子衔接 能合理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衔接句子 ☆
我获得了_ 颗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