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3节 禁止生物武器
任务 生物武器
一、生物武器
1.种类:包括__________、病毒类和____________等。
2.特点:致病能力____、攻击范围____。
3.散布途径:它可以直接或者通过______、生活必需品和__________
等散布。
4.危害:经由________、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
模伤亡,也能大量损害植物。
致病菌类
生化毒剂类
强
广
食物
带菌昆虫
呼吸道
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细菌武器工厂,利用数
千名中国人进行实验,日本战败投降时释放培养的细菌,在我国造
成传染病大流行。
侵华日军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__从“三八线”南撤时散布大量天花病毒,
1952年初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控制区投下大量细菌弹,散布了大量
带有致病菌的苍蝇、跳蚤等昆虫,并将细菌战扩大到我国东北多地。
美军
三、对生物武器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
1.生物武器的威胁
(1)某些国家以__________为名,进行细菌武器、生化毒剂等的研究
和储存。
(2)________技术出现后,使得利用这一技术制造各种新型的致病菌
成为可能。
科学研究
转基因
2.禁止生物武器
(1)1984年11月,我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2)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
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
武器,并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扩散。
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
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
(3)2010年,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政府重申支持《禁止生物
武器公约》的宗旨和目标,全面、严格履行公约义务,支持不断加
强公约的约束力,并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类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任务 生物武器
【情境】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研制
出杀伤力更隐蔽的新一代生物武器,新一代生物武器具有很大的危
害性。在产生致病的攻击力之前,它可以悄无声息地在人体内潜伏
一段时间,甚至会制造假象,让人误以为是一般疾病,在服用通常
的药物后,它会与药物混合作用并杀人于无形。未来生物武器还有
可能是一种“秘密”病毒,它可以抵御抗生素,不受制于人体免疫系
统并最终永久性地破坏人体的基因,这种“秘密”病毒在被激活前,
可以在被侵入者体内潜伏一段时间。
(1)上述材料中体现了生物武器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若该病毒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在战争中,参战部队应
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来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对待生物武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态度有何不同
隐蔽性、潜伏性
加快研制相应疫苗,并对参战部队战士进行接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 不生产、
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对待转
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的态度是趋利避害,但不能因噎废食。
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2)污染面积广;(3)不易被发现;(4)
有一定的潜伏期;(5)传播途径多;(6)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例1 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的是 ( )
A.天花病毒、鼠痘病毒等病毒类生物制剂
B.炭疽杆菌、波特淋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
C.氯气、氰化物、芥子气等毒性强的制剂
D.植入生物毒素分子基因的流感病毒
√
[解析]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所以天花
病毒、鼠痘病毒等病毒类生物制剂,炭疽杆菌、波特淋菌、霍乱弧
菌等致病菌,植入生物毒素分子基因的流感病毒等均属于生物武器,
而氯气、氰化物、芥子气等毒性强的制剂属于化学武器,不属于生
物武器,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例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世界的大流行,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病
毒的威力,所以生物武器更是人类要严格禁止的。下列关于生物武
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类等
B.利用炭疽杆菌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
C.1998年6月,中美两国发布联合声明,重申在一般情况下不发展、
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D.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
[解析] 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
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
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C错误。
1.正误辨析
(1)酵母菌属于生物武器。 ( )
×
[解析] 酵母菌不属于致病微生物,不属于生物武器。
(2)生物武器传染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
×
[解析] 生物武器传染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3)将蜡样芽孢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
技术。( )
√
(4)生物武器的实质是各种基因武器。 ( )
×
[解析]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
(5)通过生物技术制造的生物武器杀伤力更大。( )
√
2.炭疽杆菌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
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 分子破坏,该
菌仍能产生内毒素。据此判断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
B.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
C.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
D.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
√
[解析] 据题干信息“炭疽杆菌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可知,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
属于代谢产物,A正确;大型环状 分子位于拟核,破坏大型环状
分子,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说明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
炭疽杆菌的质粒中,B错误;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
毒剂类,如将炭疽杆菌(致病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
物武器,C正确;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往往是人类从来没有
接触过的致病菌,可能让大批感染者突然发病而无药可医,因此该
类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D正确。
3.[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期间,曾经组建
了从事生物武器研究、实验的731、100等部队, 并将相关武器付诸实
战。据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或地区与日本勾结,继续
相关研究。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的特点是( )
①传染性强 ②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 ③有一定的潜伏期 ④主要破
坏建筑物 ⑤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不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
[解析] 生物武器中所用病原体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
且有一定的潜伏期,①②③正确;生物武器为病原体,不会像核武器
一样破坏建筑物,④错误;自然条件下,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武器的
杀伤力,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A。
4.[2024·北京四中月考]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
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其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
化毒剂等;化学武器是通过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弹、炮弹或导弹)释放
有毒化学品(化学战剂)的武器。在下列防生物武器与防化学武器的措
施中,哪一项是只防生物武器的措施( )
A.在污染区戴防毒面具
B.穿好防毒衣
C.食用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
D.在污染区活动要先进行免疫接种
√
[解析] 在污染区戴防毒面具、穿好防毒衣、食用清洁的饮用水和食
物,这些措施既能防生物武器,又能防化学武器,A、B、C均不符
合题意;进行免疫接种,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能够对
抗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记忆细胞,因此在污染区活动要先进行免疫
接种的措施只能防生物武器,D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的特点的是( )
A.污染性强 B.污染面广 C.难以防治 D.能破坏建筑物
√
[解析] 生物武器针对人类等生物体,不能破坏建筑物,故选D。
2.下列防止生物武器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立法,禁止生物武器的生产和扩散
B.捕杀敌人投放的带菌的小动物
C.大力发展生物武器,以牙还牙
D.根据生物武器的类型采取相应措施
√
[解析] 生物武器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生物武器应用不同的防治
方法,但总的原则是禁止生物武器的生产和扩散,因此A、B、D正确,
C错误。
3.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原因不包
括( )
A.人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可能无药可医
B.人们不会对这种致病菌产生免疫反应
C.它们可能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D.它们可能会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
√
[解析] 人类从没接触过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这可能让大批
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A正确;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
病菌人体会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但不一定能杀灭病原体,B错误;
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可能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C正
确;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可能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
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D正确。
4.在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可能导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疾病中,
有一种神秘的“X疾病(Disease X)”,它是一种由未知病原体造成的大
规模流行性疾病,一旦暴发可能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你认为这种未知
病原体的来源可能有哪些 如果它被一些恐怖分子用以制造生物武器,
将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 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防患于未然
未知病原体可能来自南北极冰下、某些动物身体或在拥有高科技的
实验室中由某些科学家制造出来,也可能是自然界中经过突变产生的,
一旦被恐怖分子用来制造武器,由于短时间内没有疫苗或治疗方法,
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人群感染而死亡。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医疗
体系的应变能力,在新疾病暴发时,能够尽早找出诊断方式并开始研
究治疗方法、研制疫苗。
[解析] 未知病原体可能来自南北极冰下或者一些动物(如蝙蝠等)的身
上或在拥有高科技的实验室中由某些科学家制造出来,也可能是自然
界中经过突变产生的,由于没有办法找到病原体的来源,所以很难切
断病原体入侵的途径,且短时间内没有治疗方法或者疫苗,如果被恐
怖分子利用,会造成绝大多数人感染病原体,严重时可能会使大多数
人丧生。我们只能采取积极措施,做好防护,做好杀菌消毒工作,免
受感染,防止大面积传播。
练习册
知识点一 生物武器的种类、特点及危害
1.[课后习题改编] 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的是( )
A.致病菌 B.病毒 C.抗生素 D.生化毒剂
[解析]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抗生素不
属于生物武器,故选C。
√
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
①直接传播 ②食物传播
③生活必需品传播 ④施用者人体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
布,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①②③符合题
意,故选C。
√
3.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
素,通常包括很多类,如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等,其危害性所具有
的特点包括( )
①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②传染范围广
③传播途径多 ④传染性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由于生物武器主要是微生物等,传播时容易受风速、气温等
自然条件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生物武器的危害性特点包括传染性
强、传染范围广、传播途径多,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
4.[2024·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炭疽杆菌、天花病毒都可作为生物武器
B.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不易被发现,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C.若被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武器伤害,治疗难度会更大
D.真正爱好和平的人不会使用生物武器,但可以研制、开发、保存
√
[解析] 炭疽杆菌、天花病毒致病性强、攻击范围广,都能作为生物
武器,A正确;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不易被发现,生物武器主要
指病原微生物,它们的生存、繁殖、死亡受自然条件影响大,B正确;
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武器都是人类没接触过的,没有相应的有效药
物,治疗难度更大,C正确;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
人民的共同期望,D错误。
5.[2024·海南海口期末]嵌合病毒是一种基因工程重组病毒,即利用一些已知特
性的病毒株作为受体,以另一病毒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基因,替换掉受体
株相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病毒。作为重组病毒,嵌合病毒在安
全性上有一定的风险,其可能被制成生物武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嵌合病毒的生物特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同决定
B.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
C.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国的人不易感染
D.人体对嵌合病毒不能产生免疫反应,这导致嵌合病毒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嵌合病毒是利用一些已知特性的病毒株作为
受体,以另一病毒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基因,替换掉受体株相
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建出的一种新型病毒,故嵌合病毒的生物特
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同决定,A正确;由于嵌合病毒在改
造过程中发生了新的基因组合,故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
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B正确;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
武器,是经过定向改造之后产生的,因此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
施放国的人不易感染,C正确;病毒可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以引
发机体的免疫反应,D错误。
6.[2024·山东泰安期中]下列对于生物武器和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生物武器可通过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侵入人体
B.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是对病毒
进行了基因重组
C.“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实质上都属于有性生殖
D.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要求警示性注明产品可能
的危害
√
[解析] 生物武器可通过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
咬等侵入人体,A正确;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
接在一起可形成重组 分子,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试管
婴儿”技术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都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胚胎,实质上
都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为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我
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如转基因动植物要直接标注“转
基因 ”,但不需要注明产品可能的危害,D错误。
知识点二 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
7.生物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
害,全人类须严格禁止生物武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遵守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等公约内容
B.发展生物安全前瞻科技、储备生物防御技术
C.改变致病微生物的表面抗原使其难以检测
D.设立相关法律条例保护人类遗传资源信息
√
[解析]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重申在
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A正确;为防止生物
武器的危害,要发展生物安全前瞻科技、储备生物防御技术,B正确;
改变致病微生物的表面抗原使其难以检测,不利于防止生物武器的
危害,C错误;设立相关法律条例保护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可以防止
生物武器的危害,D正确。
8.[2024·浙江杭州期末]生物武器素来令人谈虎色变,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的原因之一是有些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
B.历史上生物武器曾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C.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不断降低
D.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反对态度
√
[解析] 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其致病力强、攻击范围广,有些
具有传染性,且危害难于控制,对于未知的生物武器难于防范,A正
确;历史上生物武器曾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B正确;随
着医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也在发展,且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用
于研制生物武器,因此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并没有不断降低,C错误;
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反对态度,D正确。
9.[2024·吉林白山期末]生物武器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能造成大批人、
畜患病,且会对人、畜造成长期危害。下列有关生物武器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毒品、生化毒剂等
B.鼠疫、炭疽、霍乱等的病原体都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C.生物武器可以通过带菌昆虫散布
D.中国政府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
[解析] 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类等,不
包括毒品,A错误;鼠疫、炭疽、霍乱等的病原体属于传染性疾病的
病原体,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武器,B正确;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
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我
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C、D正确。
10.《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防止生物武器发展和扩散的重要国际机
制。在当前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该机制的有效性事关
对生物恐怖威胁的防范。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转基因生物不可能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B.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可能造成受害国居民大规模死亡
C.防止生物武器带来的危害,只要平时多消毒就可避免
D.可以以科学研究的名义进行细菌武器、生化毒剂的研究和储存
√
[解析] 转基因生物可能会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如转基因微生物制
成的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A错误;经过基
因重组的生物武器,没有相应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可能造成受害
国居民大规模伤亡,B正确;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致病力,
仅通过消毒不能完全避免生物武器带来的危害,C错误;生物武器几
乎对所有人都有杀伤力,是一种不人道的武器,应坚决禁止,故不
能以科学研究的名义进行细菌武器、生化毒剂的研究和储存,D错误。
11.把生物战剂做成干粉或液体,喷洒在空气中,形成有害的气雾云
团,叫作生物战剂气溶胶。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颗粒很小,约为
,肉眼很难看见,渗透力强,杀伤范围广,被人吸入呼吸
道后,可以进入肺泡和血管,所以使人致死的量比其他感染途径小。
一些通常由食物或昆虫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气溶胶由呼吸道感
染。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可能作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的病原体,应该分别属于哪些生物类
群?(请至少指出三类)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病毒
细菌
真菌
[解析] 作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等。
(2)生物战剂气溶胶通常从什么途径侵入人体?________。此外,它
还可能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请至少指出两条途径)①________;
②______。
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
[解析] 生物战剂气溶胶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因此,保护好呼吸
道非常重要。此外,它还可能通过消化道、血液等途径侵入人体。
(3)你认为针对生物战剂的防御研究可能从哪些方面取得成效,并简
要说明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举出一个方面)。
接种疫苗或抗毒素,使人产生免疫;使用防毒面具,活性炭对微粒有吸附性;使用抗生素,消灭敏感病原体
[解析] 防护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使用防毒面具
或防护口罩,防毒面具中的活性炭对微粒有吸附性,防护口罩也可
阻留空气中的微粒物;②有针对性地注射疫苗或抗毒素等,使人产生
免疫;③使用抗生素,消灭敏感病原体。
(4)有人说,生物武器给人造成的危害要远远超出核武器。你认为这
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生物武器给人造成的危害要远远超出核武器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作为生物武器使用的病原体几乎都是微生物,使用有限容积的
盛载体可能散播的病原体数量极大,且其在人或动物体内有机会增
殖,可在群体中传播,这会使其杀伤范围不断扩大,由此造成的危
害可能难以估量。
有道理。因为作为生物武器使用的病
原体几乎都是微生物,使用有限容积的盛载体可能散播的病原体数
量极大,且在人或动物体内有机会增殖,可在群体中传播,这会使
其杀伤范围不断扩大,由此造成的危害可能难以估量
12.1918年,发生了世界范围的大流感,当年死亡人数约4000万。从1
918年大流感受害者的组织样本中提取出流感病毒 ,并经实验分
析确定其由8个基因组成,碱基总数为,其中含氮碱基的数量为 ,
据此推测:
(1)该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含氮碱基有哪几种 (分别写出名称和英文
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根据
题目条件推出这些碱基的比例关系吗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胞嘧啶、尿嘧啶、腺嘌呤、鸟嘌呤
不可以
不知道该病毒是单链还是双链
[解析]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含胞嘧啶、尿嘧啶 、腺
嘌呤、鸟嘌呤种碱基;根据题目信息不能确定该病毒 是
双链还是单链,所以这些碱基的比例关系无法确定。
(2)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1918年大流感幸存者体内存在完全
可以阻断流感病毒毒力的抗体,而1918年后出生的人体内却没有这
种抗体。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存者因感染过该病毒,能产生相应抗体,1918年以后出生的人没有感染过该病毒,故不产生相应抗体
[解析] 感染过该病毒的人群经特异性免疫过程产生了相应抗体,而
没有感染过该病毒的人群,则不产生相应抗体。
(3)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对流感病毒进行改造,制作出来的生物武器的
危害性与一般生物武器相比怎样 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生物武器,人类从未接触过,可让
感染者突然发病,一旦发病则无药可医,所以较一般生物武器的危
害性更大。
利用基因重组技
术获得的生物武器较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更大。因为人类从未
接触过该生物武器,可让感染者突然发病,一旦发病则无药可医第3节 禁止生物武器
【预习梳理】
一、1.致病菌类 生化毒剂类
2.强 广
3.食物 带菌昆虫
4.呼吸道
二、1.侵华日军
2.美军
三、1.(1)科学研究 (2)转基因
2.(1)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2)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 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
(3)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任务活动】
任务
[情境]
(1)隐蔽性、潜伏性
(2)加快研制相应疫苗,并对参战部队战士进行接种。
(3)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 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对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的态度是趋利避害,但不能因噎废食。
反馈评价
例1 C [解析]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所以天花病毒、鼠痘病毒等病毒类生物制剂,炭疽杆菌、波特淋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植入生物毒素分子基因的流感病毒等均属于生物武器,而氯气、氰化物、芥子气等毒性强的制剂属于化学武器,不属于生物武器,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例2 C [解析] 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C错误。
【当堂自测】
1.(1)× (2)× (3)√ (4)× (5)√
[解析] (1)酵母菌不属于致病微生物,不属于生物武器。
(2)生物武器传染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4)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
2.B [解析] 据题干信息“炭疽杆菌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可知,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A正确;大型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破坏大型环状DNA分子,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说明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质粒中,B错误;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类,如将炭疽杆菌(致病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C正确;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往往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致病菌,可能让大批感染者突然发病而无药可医,因此该类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D正确。
3.A [解析] 生物武器中所用病原体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且有一定的潜伏期,①②③正确;生物武器为病原体,不会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筑物,④错误;自然条件下,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A。
4.D [解析] 在污染区戴防毒面具、穿好防毒衣、食用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这些措施既能防生物武器,又能防化学武器,A、B、C均不符合题意;进行免疫接种,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能够对抗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记忆细胞,因此在污染区活动要先进行免疫接种的措施只能防生物武器,D符合题意。第3节 禁止生物武器
一、生物武器
1.种类:包括 、病毒类和 等。
2.特点:致病能力 、攻击范围 。
3.散布途径:它可以直接或者通过 、生活必需品和 等散布。
4.危害:经由 、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伤亡,也能大量损害植物。
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在我国建立细菌武器工厂,利用数千名中国人进行实验,日本战败投降时释放培养的细菌,在我国造成传染病大流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从“三八线”南撤时散布大量天花病毒,1952年初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控制区投下大量细菌弹,散布了大量带有致病菌的苍蝇、跳蚤等昆虫,并将细菌战扩大到我国东北多地。
三、对生物武器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
1.生物武器的威胁
(1)某些国家以 为名,进行细菌武器、生化毒剂等的研究和储存。
(2) 技术出现后,使得利用这一技术制造各种新型的致病菌成为可能。
2.禁止生物武器
(1)1984年11月,我国加入《 》。
(2)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 生物武器,并反对 的扩散。
(3)2010年,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政府重申支持《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宗旨和目标,全面、严格履行公约义务,支持不断加强公约的约束力,并主张 等各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任务生物武器
【情境】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研制出杀伤力更隐蔽的新一代生物武器,新一代生物武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产生致病的攻击力之前,它可以悄无声息地在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甚至会制造假象,让人误以为是一般疾病,在服用通常的药物后,它会与药物混合作用并杀人于无形。未来生物武器还有可能是一种“秘密”病毒,它可以抵御抗生素,不受制于人体免疫系统并最终永久性地破坏人体的基因,这种“秘密”病毒在被激活前,可以在被侵入者体内潜伏一段时间。
(1)上述材料中体现了生物武器具有 的特点。
(2)若该病毒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在战争中,参战部队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来应对
(3)我国对待生物武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态度有何不同
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2)污染面积广;(3)不易被发现;(4)有一定的潜伏期;(5)传播途径多;(6)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例1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的是()
A.天花病毒、鼠痘病毒等病毒类生物制剂
B.炭疽杆菌、波特淋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
C.氯气、氰化物、芥子气等毒性强的制剂
D.植入生物毒素分子基因的流感病毒
例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世界的大流行,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病毒的威力,所以生物武器更是人类要严格禁止的。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类等
B.利用炭疽杆菌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
C.1998年6月,中美两国发布联合声明,重申在一般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D.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1.正误辨析
(1)酵母菌属于生物武器。()
(2)生物武器传染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3)将蜡样芽孢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
(4)生物武器的实质是各种基因武器。()
(5)通过生物技术制造的生物武器杀伤力更大。()
2.炭疽杆菌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据此判断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
B.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
C.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
D.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
3.[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期间,曾经组建了从事生物武器研究、实验的731、100等部队,并将相关武器付诸实战。据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或地区与日本勾结,继续相关研究。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的特点是()
①传染性强②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③有一定的潜伏期④主要破坏建筑物⑤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不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4.[2024·北京四中月考]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其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等;化学武器是通过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弹、炮弹或导弹)释放有毒化学品(化学战剂)的武器。在下列防生物武器与防化学武器的措施中,哪一项是只防生物武器的措施()
A.在污染区戴防毒面具
B.穿好防毒衣
C.食用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
D.在污染区活动要先进行免疫接种第3节 禁止生物武器
1.C [解析]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抗生素不属于生物武器,故选C。
2.C [解析] 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3.B [解析] 由于生物武器主要是微生物等,传播时容易受风速、气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生物武器的危害性特点包括传染性强、传染范围广、传播途径多,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4.D [解析] 炭疽杆菌、天花病毒致病性强、攻击范围广,都能作为生物武器,A正确;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不易被发现,生物武器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它们的生存、繁殖、死亡受自然条件影响大,B正确;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武器都是人类没接触过的,没有相应的有效药物,治疗难度更大,C正确;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期望,D错误。
5.D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嵌合病毒是利用一些已知特性的病毒株作为受体,以另一病毒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基因,替换掉受体株相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建出的一种新型病毒,故嵌合病毒的生物特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同决定,A正确;由于嵌合病毒在改造过程中发生了新的基因组合,故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B正确;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是经过定向改造之后产生的,因此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国的人不易感染,C正确;病毒可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以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D错误。
6.D [解析] 生物武器可通过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侵入人体,A正确;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可形成重组DNA分子,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试管婴儿”技术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都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胚胎,实质上都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为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如转基因动植物要直接标注“转基因××”,但不需要注明产品可能的危害,D错误。
7.C [解析]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A正确;为防止生物武器的危害,要发展生物安全前瞻科技、储备生物防御技术,B正确;改变致病微生物的表面抗原使其难以检测,不利于防止生物武器的危害,C错误;设立相关法律条例保护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可以防止生物武器的危害,D正确。
8.C [解析] 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其致病力强、攻击范围广,有些具有传染性,且危害难于控制,对于未知的生物武器难于防范,A正确;历史上生物武器曾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B正确;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也在发展,且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研制生物武器,因此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并没有不断降低,C错误;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反对态度,D正确。
9.A [解析] 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类等,不包括毒品,A错误;鼠疫、炭疽、霍乱等的病原体属于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武器,B正确;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我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C、D正确。
10.B [解析] 转基因生物可能会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如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A错误;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没有相应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可能造成受害国居民大规模伤亡,B正确;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致病力,仅通过消毒不能完全避免生物武器带来的危害,C错误;生物武器几乎对所有人都有杀伤力,是一种不人道的武器,应坚决禁止,故不能以科学研究的名义进行细菌武器、生化毒剂的研究和储存,D错误。
11.(1)病毒 细菌 真菌
(2)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
(3)接种疫苗或抗毒素,使人产生免疫;使用防毒面具,活性炭对微粒有吸附性;使用抗生素,消灭敏感病原体
(4)有道理。因为作为生物武器使用的病原体几乎都是微生物,使用有限容积的盛载体可能散播的病原体数量极大,且在人或动物体内有机会增殖,可在群体中传播,这会使其杀伤范围不断扩大,由此造成的危害可能难以估量
[解析] (1)作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等。(2)生物战剂气溶胶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因此,保护好呼吸道非常重要。此外,它还可能通过消化道、血液等途径侵入人体。(3)防护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使用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防毒面具中的活性炭对微粒有吸附性,防护口罩也可阻留空气中的微粒物;②有针对性地注射疫苗或抗毒素等,使人产生免疫;③使用抗生素,消灭敏感病原体。(4)生物武器给人造成的危害要远远超出核武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作为生物武器使用的病原体几乎都是微生物,使用有限容积的盛载体可能散播的病原体数量极大,且其在人或动物体内有机会增殖,可在群体中传播,这会使其杀伤范围不断扩大,由此造成的危害可能难以估量。
12.(1)胞嘧啶(C)、尿嘧啶(U)、腺嘌呤(A)、鸟嘌呤(G)
不可以 不知道该病毒RNA是单链还是双链
(2)幸存者因感染过该病毒,能产生相应抗体,1918年以后出生的人没有感染过该病毒,故不产生相应抗体
(3)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生物武器较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更大。因为人类从未接触过该生物武器,可让感染者突然发病,一旦发病则无药可医
[解析] (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含胞嘧啶(C)、尿嘧啶(U)、腺嘌呤(A)、鸟嘌呤(G)4种碱基;根据题目信息不能确定该病毒RNA是双链还是单链,所以这些碱基的比例关系无法确定。(2)感染过该病毒的人群经特异性免疫过程产生了相应抗体,而没有感染过该病毒的人群,则不产生相应抗体。(3)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生物武器,人类从未接触过,可让感染者突然发病,一旦发病则无药可医,所以较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更大。第3节 禁止生物武器
知识点一生物武器的种类、特点及危害
1.[课后习题改编]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的是()
A.致病菌 B.病毒
C.抗生素 D.生化毒剂
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①直接传播
②食物传播
③生活必需品传播
④施用者人体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很多类,如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等,其危害性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①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②传染范围广
③传播途径多
④传染性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24·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炭疽杆菌、天花病毒都可作为生物武器
B.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不易被发现,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C.若被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武器伤害,治疗难度会更大
D.真正爱好和平的人不会使用生物武器,但可以研制、开发、保存
5.[2024·海南海口期末]嵌合病毒是一种基因工程重组病毒,即利用一些已知特性的病毒株作为受体,以另一病毒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基因,替换掉受体株相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病毒。作为重组病毒,嵌合病毒在安全性上有一定的风险,其可能被制成生物武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嵌合病毒的生物特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同决定
B.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
C.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国的人不易感染
D.人体对嵌合病毒不能产生免疫反应,这导致嵌合病毒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6.[2024·山东泰安期中]下列对于生物武器和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可通过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侵入人体
B.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是对病毒进行了基因重组
C.“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实质上都属于有性生殖
D.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要求警示性注明产品可能的危害
知识点二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
7.生物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全人类须严格禁止生物武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遵守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等公约内容
B.发展生物安全前瞻科技、储备生物防御技术
C.改变致病微生物的表面抗原使其难以检测
D.设立相关法律条例保护人类遗传资源信息
8.[2024·浙江杭州期末]生物武器素来令人谈虎色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的原因之一是有些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
B.历史上生物武器曾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C.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不断降低
D.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反对态度
9.[2024·吉林白山期末]生物武器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能造成大批人、畜患病,且会对人、畜造成长期危害。下列有关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毒品、生化毒剂等
B.鼠疫、炭疽、霍乱等的病原体都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C.生物武器可以通过带菌昆虫散布
D.中国政府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10.《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防止生物武器发展和扩散的重要国际机制。在当前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该机制的有效性事关对生物恐怖威胁的防范。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生物不可能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B.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可能造成受害国居民大规模死亡
C.防止生物武器带来的危害,只要平时多消毒就可避免
D.可以以科学研究的名义进行细菌武器、生化毒剂的研究和储存
11.把生物战剂做成干粉或液体,喷洒在空气中,形成有害的气雾云团,叫作生物战剂气溶胶。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颗粒很小,约为0.5~5μm,肉眼很难看见,渗透力强,杀伤范围广,被人吸入呼吸道后,可以进入肺泡和血管,所以使人致死的量比其他感染途径小。一些通常由食物或昆虫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气溶胶由呼吸道感染。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可能作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的病原体,应该分别属于哪些生物类群 (请至少指出三类)① ;② ;③ 。
(2)生物战剂气溶胶通常从什么途径侵入人体 。此外,它还可能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 (请至少指出两条途径)① ;② 。
(3)你认为针对生物战剂的防御研究可能从哪些方面取得成效,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 (至少举出一个方面)。
(4)有人说,生物武器给人造成的危害要远远超出核武器。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为什么
。
12.1918年,发生了世界范围的大流感,当年死亡人数约4000万。从1918年大流感受害者的组织样本中提取出流感病毒RNA,并经实验分析确定其由8个基因组成,碱基总数为a,其中含氮碱基G的数量为b,据此推测:
(1)该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含氮碱基有哪几种 (分别写出名称和英文缩写) 。可以根据题目条件推出这些碱基的比例关系吗 。为什么 。
(2)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1918年大流感幸存者体内存在完全可以阻断流感病毒毒力的抗体,而1918年后出生的人体内却没有这种抗体。这表明 。
(3)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对流感病毒进行改造,制作出来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与一般生物武器相比怎样 原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