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三峡》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三峡》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3 21: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三峡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阙处( )    襄陵( )   素湍( )   绝· ( )
属引( ) 飞漱( ) 沿溯( ) 绿潭( )
叠zhàng( ) yù( )风 xī( )月 jiàn( )肃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B.略无阙处 C.悬泉瀑布 D.林寒涧肃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绝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则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D.沿溯阻绝     遂反溯流逆上矣
5.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隐天蔽日 B.回清倒影
C.虽乘奔御风 D.每至晴初霜旦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夏水襄陵( ) (2)林寒涧肃( )
(3)属引凄异( ) (4)自非亭午夜分( )
(5)飞漱其间( ) (6)或王命急宣( )
(7)不以疾也( ) (8)良多趣味( )
7、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按要求填空。
(1)《三峡》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朝代)卓越的地理学家。
(2)《三峡》中描写春冬季的水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三峡》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夏水的迅疾;引用渔者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4)《三峡》中与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峡》中用“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10.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____美,
你看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各题。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
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曲肱而枕之
C.久之,目似瞑
D.其反激之力
1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14、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 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15.第一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二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绿潭”“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素湍”“回清”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三峡》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沿溯阻绝( )
(2)空谷传响( )
(3)河中漱广( )
(4)窥深悸魄( )
18.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而能入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迄于下口   尝射于家圃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20.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21.【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年秋九月,公东征布。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月余,布将宋宪、魏续等执陈宫,举城降。太山臧霸、孙观等各聚众,布之破刘备也,霸等悉从布。布败,获霸等,公厚纳待,遂割二州附于海以委焉。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注】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注】张邈之叛: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背叛曹操,迎吕布为兖州牧。
22.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
兖州叛A公B曰C唯魏种且D不弃E孤也F及闻G种走
23.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割二州附于海以委焉”与“厚币委质事楚”中的“委”字含义不同。
B.“公谢遣之”中的“谢”字与“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C.“属以河北事”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属”字含义相同。
D.“被褐怀玉”与“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都是通假字且含义相同。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
(2)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答案
1、quē xiāng tuān yǎn zhǔ shù sù tán 嶂 御 曦 涧 2.D 3.B 4.D 5.A
6.(1)升到高处 (2)肃杀,凄寒 (3)延长 (4)正 (5)冲刷、冲荡 (6)有时 (7)快 (8)甚,很 7.B 8.(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2)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 9.(1)《水经注校证》 郦道元
北魏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0、三峡的水美,你看春冬时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的山色。
11.(1)太阳 (2)萎缩 (3)连续 (4)即使
12、D
13.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确实是有许多趣味
14. 侧面(或间接) 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15.山: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水: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
16.D
17.(1)逆流而上 (2)回声 (3)冲击,冲荡 (4)看,望
18.C
19.(1)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向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2)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20.【甲】文: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乙】文:①“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②“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21、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22、ACF 23.A
24(1)毕谌叩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曹操嘉奖他的忠心,为此感动流涕。后来毕谌离开曹操,逃归到亲人身边。
(2)你们要帮助我显扬举用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