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4 19:3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七则新闻,了解新闻结构、六要素等新闻知识,辨析不同新闻体裁的异同。2.结合不同类型、题材的新闻,概括各自的语言特色,体会新闻语言严谨、准确、生动
的特点。
3.具体对比、分析六则新闻的异同,整理并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在标题、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学以致用,为新闻采写奠基。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七则新闻,了解新闻结构、六要素等新闻知识,辨析不同新闻体裁的异同。2.结合不同类型、题材的新闻,概括各自的语言特色,体会新闻语言严谨、准确、生动
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段:
任务一:何谓新闻
本课段共4课时,学生阅读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全部内容,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概括不同新闻类型的基本特点。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金秋九月,我们学校迎来了新的学期和七年级的新生,作为八年级学长学姐,我们拟出一期“开学季——最美青春”新闻特辑,既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校、适应初中生活,又能展示全校师生的精神全貌。
活动一:了解新闻的文学常识
1.新闻: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一般为受众所关注,经传播者选择,借助各种符号载体及时传播;也指新闻体裁,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新闻的体裁:新闻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本单元课文为例,有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其他新闻体裁还有答记者问、新闻花絮、新闻背景等。
(1)新闻特写
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人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2)通讯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3)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作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
3.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性(基本特征)、时效性、简洁性
4.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其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消息的主要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其结构常被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示例:
明确:(1)标题(分为:主题、引题、副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2)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3)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4)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新闻结尾
5.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 、何人、 何事、何故、如何。构成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因素,常被称为“五个 W 和一个 H”,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和 how(如何)。
活动二:了解新闻的文学常识
通读教材第一单元所有新闻,依据示例梳理其他五篇新闻的新闻要素。
示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午夜至21日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何地 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何人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发起渡江战役 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何故 发起渡江战役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明确: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何时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何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何人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何事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何故 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如何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何时 1901年12月10日
何地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何人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何事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何故 执行诺贝尔遗嘱
如何 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颁发,每年发给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何时 1982年11月24日
何地 印度新德里第9届亚运会上
何人 吕伟
何事 吕伟获得了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何故 亚运会上为国争光
如何 感动裁判和在场观众,赢得了高分,获得了冠军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何时 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何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
何人 解放军官兵、学生、社会各界代表
何事 举行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何故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死难者达30万。
如何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何时 2012年11月23日上午
何地 渤海某海域,辽宁舰上
何人 歼-15舰载机飞行员、着舰指挥员、相关工作人员
何事 歼-15舰载机着舰
何故 辽宁舰以舰载机作为主要战斗武器
如何 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活动三:比较阅读,品味新闻语言
比较阅读六课文,品味不同类型新闻语言的特点,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小组合作讨论,分工整理语言积累卡。
示例:
卡片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消息)
例句: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语言特点:数词精准,同时善用四字词语,语言典雅凝练。
情感态度:准确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顽强,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的赞扬。
明确:
卡片2:《“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新闻特写)
例句: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语言特点:运用比喻,描写细致,生动形象。
情感态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身姿的轻盈、潇洒,表达了对吕伟跳水动作的赞叹。
卡片3:《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通讯)
例句:(1)“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2)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XXX!”
(3)“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语言特点:
1. 将具体信息用“××”来代替,体现保守国家秘密的使命感。
2. 引入对话,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其紧张惊险的全过程。
3. 运用对比突出观众前后的心理反差,强化对观众情感的表达。
卡片4:《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新闻评论)
例句:(第2段)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
(第3段)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语言特点:从正反两面来阐述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鲜明深刻。  
卡片5:《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消息)
句子: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6月17日9时22分航天员送上太空。
语言特点:时间“6月17日9时22分”,人数“3名”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时间精确到分,突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准确”“顺利”表现我国航天技术的高超,突出我国科技的新成就。
活动四:梳理新闻知识结构表
通读本单元“活动·探究”全部内容,整理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及异同,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新闻知识结构梳理表。
对比维度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篇名 《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时效性 强
篇幅 短
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整体
标题特点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表达方式 语言简洁,以记叙、说明为主
语言上的相同点
明确:
对比维度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篇名 《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
篇幅 短 比较灵活 较长 一般较短
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整体 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详细记述新闻故事,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
标题特点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醒目、概括性强 概括性强 醒目
表达方式 语言简洁,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议论为主
语言上的相同点 语言真实,客观,准确,通俗易懂
二、课后作业
小组互评,补充完善新闻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