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6 20: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谢征
陶弘景
邀君出山,
共理政事。
山川之美,实是仙都。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和小组合作,积累“歇、颓、沉鳞、
与”等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全文。
2.通过反复涵咏,体会骈文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语
言风格,感受文中山川之美,提升审美感知。
3.结合“美景清单”,探究作者如何运用“感官联动”
和“时空延伸”的写作密码描绘美景,提升信息整合
与逻辑分析能力。
4.结合助读资料,理解魏晋南北朝隐逸文化,体会陶弘
景在特定时代下的精神追求与人生选择,传承中华文
人的山水情怀。
答 谢 中 书 书
/ /
回复
谢征,曾任中书舍人
书信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也可写景、谈论正事、勉励后学。
明确文体
实词解释
山川之美:山川景色的美丽。
古来共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高峰入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
清流见底: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水底。
两岸石壁:两岸的石壁。
五色交辉:形容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交辉,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青翠的树林和翠绿的竹子。
四时俱备:四季都具备。俱,都。
晓雾将歇:晨雾将要消散。歇,消散。
猿鸟乱鸣:猿猴和鸟儿杂乱地鸣叫。乱,杂乱。
夕日欲颓:夕阳将要坠落。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欲界,指人间;仙都,仙境。
自康乐以来: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奇,指奇丽的景色。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古来共谈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
一词多义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书 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指中书舍人,是掌撰拟、缮写之事的官员)
谢答中书
书(书信,是一种文体) 乃丹书帛曰(动词,书写)
其他重点字词
谢:在文中指陶弘景写给谢微(中书舍人)的一封书信。
答:回复、答复之意,文中指陶弘景对谢微书信的回复。
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文中指谢微所担任的官职。
听准字音,尝试划分节奏
咏书信·识仙都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
骈(pián)文:句式两两相对,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好用典故。
/
/
/
/
咏书信·识仙都
答谢中书书(骈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AI修改成七言律诗
答谢中书书(律诗)
山川之美古来谈,
高峰入云见清流。
五色石壁相辉映,
青竹翠林四时备。
晓雾将歇猿鸟鸣,
夕阳欲颓沉鳞跃。
欲界仙都人陶醉,
康乐以来无后人。
咏书信·识仙都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助词,的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疏通文意,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讨论。(5分钟)
咏书信·识仙都
疏通文意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疏通文意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辉映
疏通文意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长存。
四季
疏通文意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着;
消散
疏通文意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坠落
水中潜游的鱼
疏通文意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领悟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人间仙境
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陶弘景在文中描绘的山水景物,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品山水·悟心境
仙都
品山水·悟心境
密码一:感官的全方位调动
陶弘景用了哪些“感官魔法”让山水“活”起来?
密码二:时空的无限延伸
这幅“山水画卷”覆盖了哪些“时间”和“空间”?
自主破译 —— 同桌讨论(5分钟)
品山水·悟心境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感官
时空
面对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
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实是欲界之仙都”
品山水·悟心境
谢中书写信是邀请他出来做官的,他的回信中却大谈特谈山中之景如何美得像仙境。他到底想对老朋友说什么?
谢灵运(康乐公): 南朝宋著名诗人,晋时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公认的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才华横溢,博览群书,但性格特才傲物,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屡受排挤。因厌倦仕途纷争,他最终选择辞官归隐,全身心投入对自然山水的探寻与歌咏。
助读资料
品山水·悟心境
品山水·悟心境
助读资料
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他早年也曾出仕,但看透官场倾轧,中年后毅然辞官,隐居句曲山(茅山)修道。隐居期间,梁武帝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助读资料
谢中书是邀请他出来做官的,他却大谈特谈山中之景如何美得像仙境。他到底想对老朋友说什么?
品山水·悟心境
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惋惜
自豪愉悦
归隐山林
作业
1.必做: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
2. 必做:仿照本文“感官联动”和“时空延伸”的写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描绘你心中最美的校园一景。
作业
3. 选做:以谢中书的身份,给陶弘景写一封简短的回信,回应他的“山水告白”。
4. 选做:仿照以下案例,设计“视觉读写”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