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课件(28张)-人教版高中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课件(28张)-人教版高中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7 12:1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视频见附件
第四章 免疫调节
1. 视察防务(第一节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
2. 推演战局(第二节特异性免疫)
3. 反思国防漏洞(第三节免疫失调)
4. 加强城防(第四节疫苗及器官移植)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知识与技能
1. 阐述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的内涵,区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2. 阐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 概述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培养归纳与逻辑建模能力。
2. 通过分析反复发言的扁桃体是否需要切除,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免疫力限度,认同锻炼与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2. 增强健康意识,树立科学态度,支持健康中国建设。
一、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教学重难点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这是因为人体有一套“防护系统”
洗手前
洗手后
指导学生配置马铃薯葡萄糖凝胶培养基;接种后的培养基在35℃,培养24-48h,观察培养结果。
探究一:免疫系统三道防线
活动1: 我问你答 检验预习效果
1.抗疫英雄的防护服,是阻止病毒接触到我们免疫系统的哪道防线?
2.若病毒侵入,体内哪支“巡逻部队”会率先无差别攻击?属于我们的第几道防线?
3.谁像“特种部队”般精准作战并形成记忆,让我们获得免疫力?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例如:黏液、油脂、汗液、唾液)。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第三道防线: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做特异性免疫。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B细胞
T细胞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人生来就有(固有免疫、天然免疫),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无专一性,作用效果弱)
第三道防线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
(具有专一性,作用效果强)
一、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1.扁桃体发炎时,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  )
2.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
3.人的胃液能杀灭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
4.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
5.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


【巩固练习】
探究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器官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在骨髓中成熟)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军事基地
战士
武器
护卫队
(在胸腺中成熟)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教材P66)
产生
产生
活动2:小组合作,快速阅读教材P67-68,5min内完讨论出活动2中的问题答案。
1.免疫器官之间通过什么相互联系 其中免疫细胞产生以及成熟的地方分別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免疫细胞集中作战的“战场”在什么地方?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生成的地方,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脾、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活动2:小组合作,快速阅读教材P67-68,5min完成学案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来源 分布 作用
B细胞
T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在免疫反应中起非常重要作用,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APC:抗原呈递细胞
3.填写表格区分几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什么是APC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
溶菌酶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
化学本质:抗体的一定是蛋白质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特点:特异性
4.免疫活性物质只由免疫细胞产生吗?抗体的本质是什么?抗体具有什么特点?
5.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康复者的血清治疗新冠感染者,临床实验已经开始。这种治疗可以拯救生命,康复者血清是如何治疗病毒感染的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该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
材料一:(选自教材P84)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它们是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物质,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
活动3:3min小组合作,阅读材料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 构建出免疫细胞识别“敌方”和“己方”模型 (画流程图)
识别己方
人体细胞
HLA
病毒或
细菌
受体
免疫细胞
识别敌方
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APC)
识别、摄取
其他免疫细胞
加工处理呈递
抗原决定簇
小组合作:构建APC细胞摄取、呈递病原体模型。(画流程图)
HLA
抗原-HLA复合体
图1
受体体
其他免疫细胞
(2024湖南卷第2题)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通过某受体识别入侵病原体的独特结构而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PC的细胞膜上存在该类受体
B. 该类受体也可以在溶酶体膜上
C. 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过强可能会引起组织损伤
D. 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B细胞
【巩固练习】
探究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正常: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正常:异常: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异常: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正常:异常: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并消除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在大多数年轻女性中,尽管感染了HPV,亦有足够的免疫防御机制,激发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来清除病毒。在HPV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NK细胞的出现,有效阻碍了感染细胞的裂解过程,起到了积极的防御。——选自【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研究进展】(期刊)医学信息2018 (19)人体内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发生自然死亡,这些细胞必须被迅速清除,从而避免死亡细胞的内容物外流而导致结构与功能紊乱。承担清除工作的是一些专职的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其他如内皮细胞、间质细胞等也参与这个过程。——选自【免疫系统的“御敌”与“维稳”】(期刊)生物学教学2018 (02)总有一些细胞,要么是在DNA复制时错配修复机制出了问题,或者是感染了某些逆转录病毒,导致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过度表达,并且凋亡程序失效。如此原本应该受控的细胞就会发生恶变,从其周边掠夺式地获取各种营养,疯狂增殖形成肿瘤。免疫系统及时发现并清除掉这些危险细胞。——选自【免疫系统的“御敌”与“维稳”】(期刊)生物学教学2018 (02)巩固练习
(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伤口并引起感染。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  )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D.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答案】A
【详解】清除外来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因此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免疫防御,A正确,BCD错误。
课本P70 拓展应用:某同学的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医生建议他将扁桃体切除。请你判断分析:医生为什么给出这样的建议 这样做对身体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医生给出切除扁桃体的建议是基于该同学的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有可能引起邻近器官的感染,产生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也有可能引起机体其他系统产生病变,如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反复发炎的扁桃体已经不能作为正常工作的免疫器官,而是成为病灶了,因此需要手术切除。
活动4:案例分析,拓展思维
脱颗粒(degranulation):瞬间释放储存在胞内的化学因子
了解科研前沿,启发科学认知
刺突蛋白 → 钙离子信号 → 炎症风暴 → 慢性损伤”这一疾病演化链条,打通新冠病毒从分子层面的入侵机制到多系统损伤之间的全程路径。
1. 尊重病毒,科学防护
2. 保持身体平衡:你的身体是一个精妙的平衡系统。即使是“保护机制”一旦过度,也会变成致命的武器。保持健康作息,不熬夜、均衡营养,就是维护免疫系统平衡,避免它“失控”的最好方法。
3. 敬畏生命与科学:了解这个过程,会让你敬畏生命的复杂与脆弱,也能理解科学家和医生们对抗这种“炎症风暴”是多么艰巨的任务,从而更加相信和尊重科学。
我们得到的启示(思考并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方法:
请自主构建本节课概念模型。
课堂小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课后作业】
1.绘制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思维导图
要求:包含三道防线、免疫器官/细胞/活性物质、三大功能;用不同颜色标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在三大功能旁各举一个生活实例
2.校园宣传——开展“健康生活”的校园宣传活动,科普肺结核、水痘、腮腺炎、秋冬季流感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