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白杨礼赞 第1课时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白杨礼赞 第1课时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9 13: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白杨礼赞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如果要你怀着崇高的敬意,去赞美一种植物,你会选择什么?
是雍容华贵的牡丹?是清雅高洁的兰花?还是坚韧不拔的松竹?
有一位文学巨匠——茅盾先生,他选择了一种在西北极其普通、常见的树——白杨树,作为他”礼赞”的对象,甚至文章的标题就叫作《白杨礼赞》。
“礼赞”,意味着不是普通的喜爱,而是充满敬意的赞美。这就不禁让我们好奇:白杨树究竟有何种非凡的魅力,能赢得作家如此崇高的敬意?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那片黄土地,去探寻白杨树背后的故事。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婆娑”“秀颀”“坦荡如砥”“潜滋暗长”等易考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
3.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难点)
4.体会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第1课时
任务一 知识积累 预习检测
任务二 整体感知 朗读设计
任务三 解读标题 寻觅礼赞
第2课时
任务四 品读白杨 感悟不平凡
任务五 解码象征 感悟精神
知识积累 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总称《蚀》三部曲),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总称“农村三部曲”)及《林家铺子》等。
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41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1940年5月,作者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邀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作者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作者便写下了这篇歌颂北方抗日军民的抒情散文。
文体知识
托物言志散文
托物言志散文一般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者表达作者的思考。因此,这类散文往往会细致描绘某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常常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志向,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客观存在的事物,如“小草”“老牛”等。
某种志向、情感、意愿。
托物言志的特征:
1.寄托性,“托物”是手段;2.联想性,联想是纽带;3.抒情性,“言志”是目的。
七年级下学期学过的《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都是托物言志散文。
科普介绍
白杨树是一种落叶乔木,一般高15~30米,树皮呈灰白色,以叶在微风中摇摆,树干非常直而闻名。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它不讲究生存条件,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哪里就是它生存的地方。它不追求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给它一点水分,它就能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只要给它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它吸收自由的空气,它就会挺拔向上。
读准字音
锤炼( ) 主宰( ) 倦怠( )
无垠( ) 坦荡如砥( ) 恹恹( )
晕圈( ) 倔强( ) 婆娑( )
虬枝( ) 楠木( ) 秀颀( )
pó suō
zǎi

chuí
dài
yín
jiànɡ
qiú
nán
yān
yùn

多音字
( )倔强
( )倔脾气

jué
juè
【串句记忆法】展览会上,参(cān)展的人参(shēn)质量竟参(cēn)差不齐,令人大跌眼镜。
( )折磨
( )磨坊



( )晕车
( )头晕

yùn
yūn
理解词语
婆娑:
黄绿错综: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纵横决荡:
坦荡如砥:
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
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砥( dǐ )砥砺
诋( dǐ )诋毁
抵( dǐ )抵挡
有言(讠)莫诋(dǐ)毁,
有手(扌)能抵(dǐ)挡,
有石(石)当砥(dǐ)砺。
秀颀:
虬枝:
盘屈的树枝。
美而高。颀,高。
整体感知 朗读设计



1.初识白杨,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单“感受白杨形象”
2.完成朗读设计表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阅读第5段,分别用“_____”“ ”画出写白杨树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并完成下面的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感受白杨形象
整体形象 力争上游 外在形象 干(正直) ①________,绝无旁枝
枝(团结)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进取)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皮(朴质) 光滑,有银色的晕圈,淡青色
内在气质 ④__________、努力向上、百折不挠 笔直
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
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
倔强挺立
朗诵设计
确定朗 读基调
读出直 抒胸臆
读出抑 扬对比
这篇文章描写的西北高原具有辽阔平坦、色彩浓郁的特点,描绘白杨树也是粗笔勾勒,并且用词大气,多处使用修辞手法以增强气势,所以文章整体要读出①___________的基调。
文中有不少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如开篇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应重读“②_______”和“③_______”,整句话的语调是上扬、高昂的,应读出直接赞美的热烈情感和感叹语气。
文中有两处先抑后扬的段落。如读第7段时,前三句应抓住“没有”这个词读出“抑”的一面,节奏慢,语气轻。而“但是”“更”应读出④___________的语气。后面连续四个反问句,既要读出句式的强烈语气,引人深思,又要体现出排比的层层递进,读出⑤___________。
激情豪迈
实在
赞美
由抑转扬
激情与豪气
解读标题 寻觅礼赞



深入剖析题眼“礼赞”的含义,明确作者的情感指向。
解读标题
“礼赞”的含义是崇敬而赞美。
题目的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 赞》
敬礼、致敬
赞美
标题中,哪个词能体现出作者对白杨的情感?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主旨,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一次见到白杨,直抒对白杨树由衷的赞美。
自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寻 觅 礼 赞
【6】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8】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9】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观赏完白杨后,再次赞美白杨。
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的原因,点明全文的主旨。
首尾照应,再次点题。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
凡的一种树!
【6】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
的树!
【8】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9】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从“我赞美”到“我要高声赞美”,情感愈加炽烈;
从“那”到“这”,作者与树距离拉近,也越来越理解白杨树;从“实在是不平凡”到“决不是平凡的”,语气愈加坚定真诚。
朗读指导
读出自豪
读出赞叹
读出坚定
情感强烈
根据朗诵指导,齐读这些语句,体悟礼赞之情。
朗 诵 礼 赞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知人论世,了解了文章深刻的写作背景;我们通过声声朗读,初步感受到了作者那澎湃的赞美激情;我们也解读了标题,明确了”礼赞”的崇高含义。我们知道,作者要赞美的,是白杨树的”不平凡”。
然而,白杨树的”不平凡”究竟体现在哪里? 是它独特的外形?是它生长的环境?还是它某种我们还未曾深入了解的内在精神?这种”不平凡”,又何以承载得起对一個民族的赞美?这些悬念,就让我们留到下一节课,一起去细细品读,深入探讨。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