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2.3《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课件(共22张PPT)+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2.3《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课件(共22张PPT)+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1 22:17:04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居住地,你更喜欢哪样的环境?
第三节 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3
说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认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如果没有食物,
大约可以存活30~40天
如果没有水,
还可以存活7天
如果没有空气,
那么人能存活多长时间?
没有了空气,人无法做到十几分钟不呼吸而生存!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1.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仔细观察左图,分析并讨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尾气弥漫的街道
扬尘笼罩的城市
装饰华丽的居室
浓烟滚滚的工厂
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
排放汽车尾气、工业生产排放废气、垃圾焚烧、燃放烟花等
燃放烟花爆竹
焚烧生活垃圾
沙尘暴
....................
思考
此外还有:
2.房间装修后,人们通常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居住,为什么?
房屋装修材料,如胶合板、油漆、涂料等,其中含有的有机合成物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如苯、甲醛等;房间内的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石等,往往会产生超标的放射性气体。所以,装修后过段时间再搬进去比较好。
绿色奇兵
绿色净化器
吸收异味
吸收辐射污染
思考:
3.为什么夏季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
夏季空气湿润,绿色植物生长茂盛,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氧气较多,同时叶片又能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空气有净化作用;而冬天空气干燥,风沙较多。
农村人口比较疏散,树木、农田、绿地较多;而城市恰好相反。此外,城市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的排放比农村要多。
思考:
空气污染
呼吸系统的疾病:
咽炎、哮喘、肺癌、气管炎、肺结核
心血管疾病:
白血病、心肌梗塞
影响神经系统:失眠
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
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燃料的燃烧;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1.根本措施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有效措施
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吸烟危害健康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
可以诱发多种疾病:
损害呼吸系统:支气管炎、肺气肿
损害神经系统:记忆力衰退、 过早衰老
导致癌症
危害他人的健康
健康生活
从戒烟开始
吸烟后 吸烟前
5月31日
2020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原理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 ,即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 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______的被动 和 ,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 一样。
呼吸运动
胸廓

扩张
回缩
呼吸频率
人工呼吸适用范围: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等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
人工呼吸
初步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模拟活动
1、先仰卧、清异物、解衣领、松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颈垫高、头后仰、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
图3.2-17
图3.2-18
模拟活动
4、吹气停、松开鼻,胸隆起、救成功。
3、纱布或手帕盖口鼻、深吸气、用力吹、口张大、防漏气。
吹气次数:16~18次/分钟
有效吹气:
吹气时胸廓隆起,松开口鼻后有气体排出
图3.2-20
图3.2-19
知识梳理
呼吸保健
与急救
吸烟对
健康的
危害
损害呼吸系统
损害神经系统
导致癌症
影响空
气质量
的因素
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
生活垃圾
燃料燃烧
鼻防漏气
一只手捏
托起下颌
另一只手
气见胸起
口对口吹
再次重复
松开口鼻
人工呼吸
空气质量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等
呼吸系统疾病
巩固提高
1.练习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B.让被救者侧卧、头前曲
C.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 D.吹气停止后,立即松开捏鼻的手
2.当遇到某人突然量倒或溺水等情况时,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紧急救助,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急救电话号码是( )
A.110 B.120 C.114 D.10086
B
B
巩固提高
3.当你发现有人在门窗紧闭的室内因煤气泄漏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清除口鼻异物 B.用水把他泼醒
C.迅速开窗通风 D.留在室内陪伴
4.关于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C.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组织细胞内
D.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大强度、加快频率
C
C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教学设计
课题 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三小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烟的危害以及人工呼吸急救方法等方面展开。教材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实例,如人类在无食物、无水、无空气情况下的生存时间对比,引出了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同时,教材还设计了相关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以及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在人工呼吸部分,教材详细介绍了人工呼吸的原理、操作步骤和适用范围,并通过模拟活动图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提高学生的急救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体而言,本节课内容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健康意识和急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吸烟的危害,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呼吸系统和身体健康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探究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以及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复杂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社会责任: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运用所学急救知识帮助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等。
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复杂关系,能够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合理建议。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空气污染的视频,视频中展示雾霾笼罩的城市、烟囱排放的浓烟、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场景,随后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在观看了这段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受?这样的空气环境对我们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呢?” 认真观看视频,被视频中空气污染的严重场景所震撼。在教师提问后,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可能会提到“这样的空气会让人咳嗽、呼吸困难”“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等答案。 通过视频导入,直观地呈现空气污染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为后续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讲授新课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质量污染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如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雾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问:“除了这些活动,还有哪些人类行为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展示不同环境下空气质量的对比图片,如城市与农村、夏季与冬季的空气质量差异,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夏季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展示空气污染导致的各种疾病图片,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咽炎、哮喘、肺癌等)、心血管疾病(如白血病、心肌梗塞等)以及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失眠等),详细讲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强调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引导学生思考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等,并在课件上总结展示。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来改善空气质量?” 吸烟危害健康(10分钟) 展示吸烟者吸烟的图片和吸烟导致肺部病变的对比图片,引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问:“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们知道吸烟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吗?” 播放一段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视频,视频中详细介绍吸烟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及吸烟导致癌症等疾病的机理。同时,展示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和相关宣传资料,强调戒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组织学生讨论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会对周围人的健康造成哪些影响,如二手烟的危害等。提问:“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吸烟,你会如何劝阻他们戒烟?”引导学生从健康和关爱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劝阻他人吸烟。 3. 人工呼吸(1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工呼吸的原理动画,详细讲解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的被动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强调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致,即 16~18 次 / 分钟。 展示人工呼吸的适用范围,如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等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在哪些紧急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播放一段人工呼吸模拟操作的视频,视频中详细演示了口对口吹气法的具体步骤,包括使被救者仰卧、清除口鼻异物、解衣领松腰带、垫高颈后仰头、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盖纱布或手帕、深吸气用力吹气等操作要领。同时,在课件上展示每个步骤的详细图示和说明,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确保呼吸道通畅、吹气时胸廓隆起等。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练习,每组发放一个人工呼吸模拟人和相关器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规范地完成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 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和数据资料,认真听讲,了解空气质量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列举其他影响空气质量的人类活动,包括家庭装修材料的污染、烟花爆竹的燃放等。 观察图片,对吸烟导致的肺部病变产生直观认识。结合自身经历,回答教师提问,分享自己对吸烟危害的初步了解。 观察课件中的人工呼吸原理动画,认真听教师讲解,理解人工呼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目的,做好笔记,记录下关键知识点。 观看人工呼吸适用范围的展示,了解在哪些紧急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增强急救意识。 通过图片、数据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质量污染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图片、视频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不仅对吸烟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对周围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通过动画演示、视频讲解和模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增强学生的急救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地运用人工呼吸进行急救,提高学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烟的危害以及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利用课件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如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吸烟对健康的多方面危害、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等,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印象,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 一、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工业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 垃圾焚烧 燃料燃烧 房屋装修材料污染等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咽炎、哮喘、肺癌等 心血管疾病:白血病、心肌梗塞等 影响神经系统:失眠等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减少污染物排放 植树造林 二、吸烟危害健康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损害呼吸系统 损害神经系统 导致癌症 危害他人健康 戒烟的重要性: 保护自身健康 关爱他人健康 三、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原理: 借助外力使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引起肺的被动扩张和回缩 恢复呼吸 人工呼吸的次数: 16~18 次 / 分钟 人工呼吸的适用范围: 煤气中毒 溺水 触电等 口对口吹气法的操作步骤: 使被救者仰卧、清除口鼻异物、解衣领松腰带 垫高颈后仰头、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 盖纱布或手帕、深吸气用力吹气
课后作业 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并撰写一份关于改善当地空气质量的建议书。 绘制一幅吸烟危害健康的思维导图,包括吸烟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损害以及对他人健康的影响。 在家中利用软垫、毛巾等物品模拟人工呼吸的场景,向家人演示并讲解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和适用范围,提高家庭成员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播放空气污染的视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新课讲解环节,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部分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展示和课堂讨论,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但在分析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措施时,部分学生的回答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提醒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更具可行性的建议,可以通过增加实际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空气污染状况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吸烟危害健康部分的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但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劝阻他人戒烟时,学生的回答大多集中在宣传吸烟危害和鼓励戒烟活动等方面,缺乏个性化的劝阻方法和沟通技巧,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劝阻场景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劝阻他人吸烟的方法和技巧。人工呼吸部分的教学,通过动画演示、视频讲解和模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但在模拟练习中,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如吹气时未能确保呼吸道通畅、吹气次数过快或过慢等,这表明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操作细节的强调和指导,可以通过逐个小组巡回指导、增加模拟练习时间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规范地掌握人工呼吸的急救技能。整体而言,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提出改善空气质量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劝阻他人戒烟的方法缺乏个性化、人工呼吸操作练习的规范性有待提高等,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