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教学设计
课题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4节第2小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及其对人体的意义。教材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如运动后出汗和汗液的咸味,使学生对皮肤的排泄功能产生兴趣。教材详细阐述了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真皮和附属结构,强调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介绍皮肤的结构基础上,教材重点讲解了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指出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代谢废物,从而说明皮肤在排出废物和调节体温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皮肤保健卫生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皮肤健康。整体而言,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健康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皮肤作为人体最大器官的重要性,认识其在保护、排泄和调节体温中的关键作用。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讨论,分析皮肤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积极参与实验或观察活动,探究皮肤功能,提升实践能力。 社会责任:关注皮肤健康,培养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
教学重点 描述皮肤的结构组成,包括表皮、真皮和附属结构,理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皮肤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角质层的保护作用、生发层的再生能力、真皮的营养和感觉功能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PPT展示运动后出汗的图片,提出问题:“运动后为什么出汗?汗液为什么是咸的?”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引发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1.皮肤的结构 展示皮肤结构示意图,讲解表皮、真皮和附属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2.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通过动画演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强调其成分和生理意义。 3.皮肤的功能 组织讨论皮肤功能,引导学生结合结构知识分析其作用。 4.皮肤的保健卫生: 加强皮肤的锻炼——日光照射、冷水擦澡 保持皮肤的清洁——清除污垢 预防痤疮——温水香皂洗脸 随堂练习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右图是皮肤结构示意图,其中形成和排出汗液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 ) A.排尿 B.出汗 C.呼出气体 D.以上三种 (3)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 ①膀胱 ②大肠 ③肺 ④小肠 ⑤皮肤 ⑥肾脏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4)人体代谢需要排出废物。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排出尿液 B.排出汗液 C.呼出二氧化碳 D.排出粪便 观察示意图,记录重点知识。 观看动画,理解汗液的形成机制。 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直观展示皮肤结构,帮助学生构建清晰概念。 动态展示复杂过程,促进理解。 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皮肤功能,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重点知识,总结皮肤结构、汗液形成及功能。
板书设计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一、皮肤的结构 表皮:角质层、生发层 真皮: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血管、神经末梢 附属结构: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 二、汗液的形成与排出 汗液成分:水、无机盐、尿素 形成过程:血液→汗腺→汗液 排出途径:汗孔→体外 三、皮肤的功能 保护 排泄 调节体温 感受外界刺激 四、皮肤的保健 加强锻炼 保持清洁 预防痤疮
课后作业 绘制皮肤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调查皮肤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撰写报告。 设计简单的皮肤护理计划,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导入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兴趣,贴近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讲解皮肤结构时,直观的图片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但部分学生对复杂结构的记忆存在困难。在汗液形成部分,动画演示促进了理解,但部分学生对代谢废物的排出机制仍感模糊。小组讨论活跃了课堂,但需加强引导以提升讨论质量。未来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以增强理解,优化小组活动以提高效率。整体而言,本节课达成了教学目标,但部分细节需进一步完善。(共24张PPT)
天气炎热,运动之后,都会流汗,这是为什么呢?
汗珠滚落,流入口中,你会感到咸咸的,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新课导入
第二节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学习目标
1
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
说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对人体的意义
1.皮肤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
成年人的皮肤总面积约为2平方米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的结构
角质层
生发层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感觉神经末梢
血管
黑色素细胞
汗腺
皮脂腺
毛发
皮肤的结构
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表皮
真皮
角质层
生发层
皮 肤 结 构
附属结构
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
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毛发
汗腺
皮脂腺
指(趾)甲
皮肤的结构
角质层
表皮
生发层
位于皮肤表层;
由上皮组织构成;
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
没有血管和神经;
表皮
结构:细胞排列紧密
功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和细菌的侵入
角质层脱落形成皮屑
摩擦的部位角质层明显增厚形成老茧(保护作用)
角质层
能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细胞
含有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
吸收紫外线
皮肤变黑
生发层
血管
神经末梢
由结缔组织构成
大量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丰富的血管
感觉神经末梢
弹性
韧性
感觉刺激
营养散热
真皮
毛发
汗腺
皮脂腺
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和毛发
分泌汗液
指(趾)甲
角质化上皮细胞组成
皮肤的附属物
1.皮肤常年暴露在外,阻挡病菌侵入人体的是什么结构?
2.为什么皮肤表面有皮屑脱落而皮肤不会变得越来越薄呢?
3.为什么当被物体划伤后,有的伤口流血有的伤口不会流血?
4.在注射青霉素前需做皮试(过敏实验),为什么感到很疼痛?
表皮的角质层,能阻挡病菌的入侵。
表皮的生发层,不断分裂新细胞。
伤到表皮不流血,伤到真皮就流血。
真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的结构
2.汗液的形成
导管
分泌部
汗孔
形成汗液
传导汗液
排出汗液
汗腺的结构
(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汗腺周围有丰富的 ,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尿等素物质进入汗腺形成 , 经过 排出体外。
汗液
毛细血管
导管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 等物质。
水、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对人的体温调节作用
皮肤血流量大时,皮肤散热多,皮肤血流量少时散热少
汗液分泌量多时散热多,汗液分泌量少时散热少
环境温度高
环境温度低
环境温度高
环境温度低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体温。
汗液分泌的意义
皮肤
分泌和排泄
感受外界刺激
调节体温
保护
(角质层、黑色素、真皮)
(真皮感觉神经末梢)
(血管、汗腺)
(皮脂腺、汗腺)
皮肤的功能
加强皮肤的锻炼——日光照射、冷水擦澡
保持皮肤的清洁——清除污垢
预防痤疮——温水香皂洗脸
皮肤的保健卫生:
知识梳理
皮肤
附属结构:
表皮
真皮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角质层
生发层
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
1、汗液的组成:
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2、汗液的最终来源:
血液
3、汗液的形成过程:
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4、排汗的意义:
排出废物、调节体温
知识梳理
巩固提高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右图是皮肤结构示意图,其中形成和排出汗液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 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 )
A.排尿 B.出汗 C.呼出气体 D.以上三种
D
D
巩固提高
3. 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
①膀胱 ②大肠 ③肺 ④小肠 ⑤皮肤 ⑥肾脏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4. 人体代谢需要排出废物。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排出尿液 B.排出汗液
C.呼出二氧化碳 D.排出粪便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