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熟悉的场景
来不及了,不吃早饭了!
你没吃早饭吧!
第三节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学习目标
1
学习如何运用膳食宝塔建构合理的饮食结构?
2
了解我们应怎样保证食品安全
1.平衡膳食
根据全国营养普查结果,95%以上的中小学生早餐吃不好,出现了视力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挑食偏食、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钙、贫血等学生营养素缺乏的病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
我不吃
我也不吃
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
蛋白质
脂肪
平衡膳食宝塔
合理膳食
油25~30克
盐6克
奶类及奶制品300克
大豆及坚果类30~50克
畜禽类50~75克
鱼虾类50~100克
蛋类25~50克
蔬菜类300~500克
水果类200~400克
谷类、薯类及豆类250~400克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
“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
合理营养
3. 每天摄入量最少的食物应是油脂类食物。
2. 每天摄入量最多的食物应是谷类食物。
1.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早、中、晚分别占30%、40%、30%左右。
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
2.食品安全
1. 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
2. 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
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PS: 目前人们普遍关注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
影响食品安全的几种因素
毒草的毒素能危及人的生命
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污染了粮食
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影响身体健康
霉变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
A级
AA级
绿色食品: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的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条件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绿色食品分为A 级 和 AA级两类。
A 级 :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AA 级 :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
绿色食品
知识梳理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
1.每天均衡吃五类食物(依据“平衡膳食宝塔”)
2.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早、中、晚餐能量摄入比例恰当3:4:3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齐全。
平衡指摄取的营养素量要合适,与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合理膳食:
知识梳理
食品安全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1. 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
2.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3.目前人们普遍关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巩固提高
1.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下列属于合理营养的是( )
A
A.
C.
B.
D.
巩固提高
2. 2021年5月20日是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日三餐的热量摄入比约为4∶4∶3
B.糖类为我们提供能量,我们应多吃糖
C.要多吃主食,少吃副食
D.多吃蔬菜有利干身体健康
D
巩固提高
3. 小江为妈妈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这个食谱营养不够全面,要让这份食谱更为合理应加( )
A.牛奶
B.素炒豆角
C.肥肉
D.瘦肉
B
巩固提高
4.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应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图中能代表一日三餐中各种食物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
D
A.
C.
B.
D.
巩固提高
5.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应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图中能代表一日三餐中各种食物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
A
A.
C.
B.
D.
巩固提高
6.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选择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 )
A.牛奶,鸡蛋,冰淇淋
B.米饭,紫菜汤,青菜
C.肉包,红烧肉,可乐,巧克力
D.米饭,炒肉片,红烧鱼,紫菜汤,青菜
C
D
7. 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中,不科学做法的是( )
A.关注食品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B.关注包装上所标注的食品成分
C.选择有虫眼的蔬菜
D.选用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教学设计
课题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第3小节,是学生学习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通过展示中小学生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引出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借助平衡膳食宝塔,具体展示了各类食物的建议摄入量,使学生对合理营养有直观的认识。接着,阐述了合理营养的含义以及实现合理营养的要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合理膳食的理解。此外,教材还介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其影响因素,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最后通过巩固提高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整个教材内容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应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了解平衡膳食和食品安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合理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食品安全是保障生命健康的重要前提,从而增强学生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分类、比较、推理等,分析不同营养素的作用,理解合理营养的要点,辨别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探究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健康,还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传播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知识,促进全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 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及实现合理营养的要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平衡膳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中小学生因营养不良而出现各种健康问题的视频片段,如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发育不良等,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视频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健康问题与什么有关呢?” 观看视频后,学生可能会回答“这些健康问题与饮食有关”等答案。 通过视频导入,直观地呈现营养不良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做铺垫。
讲授新课 1. 合理营养(15分钟) 教师活动: 讲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强调“全面”和“平衡”的含义,通过课件展示合理的膳食结构图,包括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及其主要食物来源,如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畜禽类、鱼虾类、蛋类和奶类及奶制品;糖类主要来源于谷类、薯类及豆类;维生素和无机盐主要来源于蔬菜类和水果类等,帮助学生理解合理营养的要点。 结合平衡膳食宝塔,详细讲解各类食物的建议摄入量,边讲解边在课件上标注出每层食物的摄入范围,如谷类、薯类及豆类250~400克,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天应该摄入哪些食物以及摄入多少才合适。 展示一个不合理膳食的案例,如一个学生某天的饮食情况,早餐吃了一个油饼,午餐吃了一包方便面,晚餐吃了大量炸鸡和可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中的饮食结构存在的问题,如油脂摄入过多、缺乏蔬菜水果、营养不均衡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合理营养的认识。 2. 食品安全(15分钟) 教师活动: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图片和新闻报道,如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然后提问:“同学们,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问题包含的两个方面。 讲解食品安全问题包含的两个方面: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以及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如农药残留、滥用食品添加剂、霉变食物等,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引入绿色食品的概念,展示绿色食品的标志和相关的生产标准,通过对比普通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增强学生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选择意识。 3.巩固提高(10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中的巩固提高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如“下列属于合理营养的是( )”“小江为妈妈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这个食谱营养不够全面,要让这份食谱更为合理应加( )”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纠正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误解,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听讲并观察课件展示的内容,做好重点笔记,记录下各类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平衡膳食宝塔中各类食物的建议摄入量。 认真听讲,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两个方面,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影响食品安全的常见因素,如化学污染、微生物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认真完成练习题,积极思考每个问题的答案,并在教师提问时踊跃回答,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深入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和要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图片、新闻报道和实例讲解的方式,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危害性;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营养 讲解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利用课件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合理营养的要点、平衡膳食宝塔、食品安全问题包含的两个方面以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等,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印象,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一、合理营养 含义: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营养素种类齐全 平衡:营养素量合适 要点: 每天均衡吃五类食物(依据“平衡膳食宝塔”)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早、中、晚餐能量摄入比例恰当(3:4:3) 平衡膳食宝塔 底层:谷类、薯类及豆类(250~400克) 第二层: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 第三层:畜禽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 第四层: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及坚果类(30~50克) 顶点:油(25~30克)、盐(6克) 二、食品安全 含义:包含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以及食品在加工、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影响因素: 毒草毒素 农药污染 滥用食品添加剂 霉变食物 绿色食品: 概念:在无污染条件下生产,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 分类:A级(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AA级(不使用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课后作业 1.为自己和家人设计一份合理的三日食谱,要求按照平衡膳食宝塔的原则,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并注明每餐的能量摄入比例。 2.调查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学校周边的小摊贩食品、家庭购买的食品等,撰写一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包括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改进的建议,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播放视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新课讲解环节,合理营养部分的教学,利用平衡膳食宝塔的直观展示以及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合理营养的要点,并能够初步尝试设计食谱;但在小组讨论案例时,部分小组讨论不够深入,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这提醒我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食品安全部分的教学,通过图片、新闻报道和实例讲解,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环节,如分析食品包装盒信息时,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成分表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难度,增加对一些关键知识点的讲解和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巩固提高环节的练习题,能够较好地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但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出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的问题,这提示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整体而言,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参与度不够均衡、知识难度把控不够精准等,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