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形式。
一、字音字形
bān fā(颁发) yí zhǔ(遗嘱)
jiàn shù(建树) zhòng cái(仲裁)
jù é(巨额)
二、识记词义
1.颁发:授予(勋章、奖状等)。
2.遗嘱:人在生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所做的嘱咐。
3.建树:建立的功绩。
4.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5.巨额:属性词。数量很大的(钱财)。
三、课文梳理
探究点一:本文在写作方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从写作方法来看,本文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属于标准的常规写法,非常注意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尽管现在消息的写法已经相当多样化,但本文的写法仍占有基础和主流的地位。
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语言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特别是在可能涉及主观评价的地方,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严谨。比如介绍伦琴和范托夫的科学成就,用“发现”一词,而对文学奖得主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评价是“颇有建树”,很有分寸。
1.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短语的理解。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探究点二:分析本文“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形式
课文第一段先介绍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一重要事实;第二段交代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并对其获奖原因进行简要概述;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时间和地点等,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奖项;最后交代消息背景,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与评议权的分离。整个作品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和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一段只写一个事实,这种写作形式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
2.本文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请结合旁批,分析消息各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在万众瞩目中点燃,“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惊艳世界。这一创意,彰显着传统与现代的________、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让数字人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如今,数字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________得如火如荼。这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不仅有着________的“外表”,还兼具着文化和艺术的“灵魂”。这些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激荡 演绎 栩栩如生
B.激荡 演变 熠熠生辉
C.动荡 演绎 栩栩如生
D.动荡 演变 熠熠生辉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打开了新的方式。
B.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数字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C.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
D.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了新的方式。
能力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第2段中诺贝尔奖项的获得者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2.下面句子括号里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3.在课文的结尾,补充交代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分离,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①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
②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③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上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⑥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⑦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选自新华网,2015年10月5日,有删改)
4.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迄今为止”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5.文章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有什么好处?
6.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有哪些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拓展提升
2024年诺贝尔奖全部揭晓之后,八年级(1)班召开“学科学,献爱心”主题班会,号召全班同学树立远大的理想,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楷模,刻苦学习。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1.小语找到下面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中新网10月1日电 (记者张艾京)10月1日开始,2018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将陆续揭晓。从1901年到2018年,诺贝尔奖已经走过117个年头,成为国际上“每年必看”的大事件。不过,今年的诺贝尔奖有一个重大变化——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取消颁发,只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这5个奖项。
2.活动中,主持人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请你发言,你会讲些什么内容呢? 3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形式。
一、字音字形
bān fā(颁发) yí zhǔ(遗嘱)
jiàn shù(建树) zhòng cái(仲裁)
jù é(巨额)
二、识记词义
1.颁发:授予(勋章、奖状等)。
2.遗嘱:人在生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所做的嘱咐。
3.建树:建立的功绩。
4.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5.巨额:属性词。数量很大的(钱财)。
三、课文梳理
探究点一:本文在写作方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从写作方法来看,本文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属于标准的常规写法,非常注意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尽管现在消息的写法已经相当多样化,但本文的写法仍占有基础和主流的地位。
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语言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特别是在可能涉及主观评价的地方,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严谨。比如介绍伦琴和范托夫的科学成就,用“发现”一词,而对文学奖得主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评价是“颇有建树”,很有分寸。
1.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短语的理解。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答案】“卓有成就”的意思是成绩、效果显著,这里高度评价了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准确地报道了获奖者的情况,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探究点二:分析本文“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形式
课文第一段先介绍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一重要事实;第二段交代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并对其获奖原因进行简要概述;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时间和地点等,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奖项;最后交代消息背景,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与评议权的分离。整个作品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和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一段只写一个事实,这种写作形式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
2.本文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请结合旁批,分析消息各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答案】电头交代了新闻发稿的单位、地点、时间,体现了消息的权威性。导语部分概括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起到了概括消息主要内容的作用。主体部分叙述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贡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及地点,起到了详细介绍新闻事实的作用。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及评议权,起到了补充交代的作用。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在万众瞩目中点燃,“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惊艳世界。这一创意,彰显着传统与现代的________、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让数字人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如今,数字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________得如火如荼。这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不仅有着________的“外表”,还兼具着文化和艺术的“灵魂”。这些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激荡 演绎 栩栩如生
B.激荡 演变 熠熠生辉
C.动荡 演绎 栩栩如生
D.动荡 演变 熠熠生辉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打开了新的方式。
B.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数字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打开了新的方式。
C.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
D.这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了新的方式。
能力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第2段中诺贝尔奖项的获得者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案】不能调换。因为获奖者的次序是按照第1段诺贝尔遗嘱中所说的顺序来安排的,次序互换后,与第1段不对应。
2.下面句子括号里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答案】不能删去。“瑞典3个,挪威1个”明确地表明了4个机构的构成情况,避免产生歧义。删去后,句子仅表明有4个机构负责颁发诺贝尔奖,但不清楚机构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分布。括号里的词语增强了句子的准确性和具体性。
3.在课文的结尾,补充交代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分离,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答案】有必要。交代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分离这一事实,意在说明诺贝尔奖评定的公正性。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①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
②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③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上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⑥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⑦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选自新华网,2015年10月5日,有删改)
4.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迄今为止”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能删去。“迄今为止”从时间上做了限制,准确表达出当前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是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若删去与原意不符,“迄今为止”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文章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有什么好处?
【答案】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贡献与付出的辛勤劳动,交代其获诺贝尔奖的原因,使读者对消息的了解更深刻、更全面,增强可读性。
6.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有哪些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答案】(示例)①造福人类的精神;②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③团队合作的精神。
拓展提升
2024年诺贝尔奖全部揭晓之后,八年级(1)班召开“学科学,献爱心”主题班会,号召全班同学树立远大的理想,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楷模,刻苦学习。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1.小语找到下面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中新网10月1日电 (记者张艾京)10月1日开始,2018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将陆续揭晓。从1901年到2018年,诺贝尔奖已经走过117个年头,成为国际上“每年必看”的大事件。不过,今年的诺贝尔奖有一个重大变化——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取消颁发,只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这5个奖项。
【答案】(示例)2018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今起陆续揭晓,文学奖缺席
2.活动中,主持人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请你发言,你会讲些什么内容呢?
【答案】(示例)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设备,可以把地球上所有的垃圾都转化为有用的资源,让地球永远保持干净、充满生机。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走上科技创新之路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