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古诗词默写
诗歌背诵(整首默写) 名句赏析(理解默写) 主旨理解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庭中有奇树》中写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但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2.《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主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首诗运用比兴的写作手法,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表达了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龟虽寿》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比喻人虽年老却仍有雄心壮志。 这是一首咏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人应该利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赠从弟(其二)》一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堂弟的勉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坚贞自守的品格。
梁甫行 曹 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首诗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描写了海边人民的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古诗词鉴赏
1.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赏析诗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知识卡片 “以乐景写哀情”:诗歌中通过描写美好景物反衬忧伤情感,形成强烈反差,增强艺术感染力。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知识卡片 比兴,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知识卡片 叠词是词和词连起来用。叠词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一是形象性,叠词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其次是确切性,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三是音乐性,叠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
4.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梁甫行》两首诗歌都是建安诗歌的代表,请结合两首诗的情感内容及知识卡片,分别分析两首诗如何体现“建安风骨”的特点。
知识卡片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或高扬政治理想,或哀叹人生苦短,或关注民生困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阳刚、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古诗词默写
诗歌背诵(整首默写) 名句赏析(理解默写) 主旨理解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庭中有奇树》中写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但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2.《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主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首诗运用比兴的写作手法,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表达了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龟虽寿》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比喻人虽年老却仍有雄心壮志。 这是一首咏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人应该利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赠从弟(其二)》一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堂弟的勉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坚贞自守的品格。
梁甫行 曹 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这首诗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描写了海边人民的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古诗词鉴赏
1.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赏析诗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知识卡片 “以乐景写哀情”:诗歌中通过描写美好景物反衬忧伤情感,形成强烈反差,增强艺术感染力。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答案】这首诗通过“馨香盈怀袖”的美好景象反衬“路远莫致之”的遗憾,以乐景写哀情,更显思念之深;而“此物何足贵”的设问实则点明真正珍贵的是久别重逢的期盼,借物抒情,含蓄而动人。
2.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知识卡片 比兴,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答案】(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知识卡片 叠词是词和词连起来用。叠词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一是形象性,叠词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其次是确切性,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三是音乐性,叠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
【答案】“亭亭”表现了松柏的挺拔傲岸状态,“瑟瑟”模拟了刺骨的风声,同时这两个叠词富有音乐性,既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的精神,又使诗作音律和谐。
4.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梁甫行》两首诗歌都是建安诗歌的代表,请结合两首诗的情感内容及知识卡片,分别分析两首诗如何体现“建安风骨”的特点。
知识卡片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或高扬政治理想,或哀叹人生苦短,或关注民生困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阳刚、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
【答案】《龟虽寿》通过表达作者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地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点。《梁甫行》中则是描绘了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作者对百姓凄惨生活的同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建安风骨”关注民生困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