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知识点一 激素通过体液传递发挥调节作用
1.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一种微量高效的化合物,经过导管进入体液
B.促胰液素也是一种消化酶
C.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
2.(2024·浙江高二期末)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一部分
C.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浆中也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物质A是神经递质,物质B是促胰液素
3.(2025·浙江星辰联盟期中)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节。下列都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
①血液中CO2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加强
②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
③运动后,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④胰腺分泌胰液,促进食物消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4.(2024·衢温联盟联考)下图为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均由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
B.激素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D.激素经体液运输自动寻觅靶细胞
5.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
(1)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 。
(2)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 。
(3)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胰腺。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 种,这些信号分子都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
6.(2024·浙江高二联考期中)下列激素中能通过口服起作用的是(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高血糖素
7.(2024·浙江省仙居中学联考期中)激素由人体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下列激素由同一部位分泌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C.催产素和孕激素 D.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8.(2025·浙江北斗星盟月考)通过肽键连接的、且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又由神经元分泌的物质是( )
A.胰岛素 B.乙酰胆碱
C.通道蛋白 D.抗利尿激素
9.(2025·浙江会稽联盟期中)图1、图2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内,其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
B.结构d为受体,激素b与受体d接触,激素b立即被分解灭活
C.当激素分子与受体结合时,受体通常要发生形变,产生相应的功能
D.性激素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内部,其调节方式也可能如图1所示
10.(2024·浙江富阳中学校联考期中)研究发现,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小鼠的饱食中枢。小鼠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油脂分解为脂肪酸,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就是通过血浆这一内环境成分运输到靶细胞
B.进食后小鼠体内的促胰液素会提高BAT组织液中氧含量
C.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
D.小鼠进食后血液中促胰液素含量升高,同时大脑皮层细胞中SCTR基因表达增强
11.如图所示为性激素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类固醇,是一种信息分子
B.性激素与位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C.性激素可以对基因的转录过程进行调节
D.该实例说明,激素可催化转录过程
12.(2024·浙江温州高二期中)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脂质类激素)和激素Y的作用机制,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素X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
B.c→d过程为翻译,多肽合成的方向为B→A
C.激素Y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
D.激素X与a的结合物可调节翻译过程
13.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是一种具有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功能的蛋白质类激素。瘦素由脂肪细胞的 合成, 加工和分泌,通过 传送的方式运输至下丘脑,并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 结合产生饱腹信号,抑制食欲。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 ,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量 ,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3)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使下丘脑细胞产生的饱腹信号减弱,因而难以抑制食欲。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
。
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1.D 促胰液素是一种激素,所以是一种微量高效的化合物,但不是经导管进入体液的,而是弥散到体液中,A错误;促胰液素是一种激素,不是消化酶,B错误;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并非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C错误。
2.C 盐酸直接注入血浆中,不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
3.A ①血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加强,属于体液调节;②寒冷环境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全身细胞(靶细胞),产热增多,这属于体液调节;③汗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因此汗腺分泌汗液不属于体液调节;④胰液发挥作用的场所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因此胰腺分泌胰液不属于体液调节。
4.D 有的激素是由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的,A错误;激素一不供能,二不催化,三不构成细胞结构,其仅起调节作用,B错误;有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有的激素与靶细胞膜内受体结合,C错误。
5.(1)② (2)神经 神经递质 (3)体液 4
解析:(1)图中①通过食物刺激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属于非条件反射,②通过视觉、嗅觉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根据后天经验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2)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3)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图中胰腺细胞接受的调节信号分子主要有神经递质、胃泌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故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4种。
6.C 胰岛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属蛋白质类和多肽类的激素,若口服,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及肽酶水解为氨基酸,将失去其作用,该类激素应该注射;甲状腺激素为含碘的氨基酸类,为小分子化合物,可口服后直接被吸收进入体内起作用,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7.D 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A不符合题意;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B不符合题意;催产素由下丘脑合成,神经垂体分泌,孕激素由卵巢分泌,C不符合题意;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D符合题意。
8.D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β细胞不是神经元,A错误;乙酰胆碱是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又由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是通过肽键连接的,B错误;通道蛋白不是由神经元分泌的,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参与水平衡的调节,因此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D正确。
9.C 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然后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A错误;激素b与受体d结合并且发挥作用后才会被灭活,B错误;当激素分子与受体结合时,引发受体构象改变,进而引起细胞内发生相应生理活动的改变,从而发挥调节作用,C正确;性激素属于类固醇,易穿过细胞膜,其受体位于细胞膜内,它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D错误。
10.C 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促胰液素是通过血浆和组织液这一内环境成分运输到靶细胞的,A错误;进食后小鼠体内的促胰液素会提高BAT的耗氧量,所以BAT的组织液中氧含量减少,B错误;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C正确;BAT有SCTR(促胰液素受体),大脑皮层细胞没有SCTR,所以SCTR基因在大脑皮层不表达,D错误。
11.D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类固醇,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性激素能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B正确;由图示可知,“激素-受体”复合物在细胞核内调节转录过程,C正确;激素起调节作用,没有催化功能,D错误。
12.A 性激素是类固醇激素,可以扩散进细胞,其受体在细胞内,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故激素X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A正确;图中c(信使RNA)→d(肽链)过程称为翻译,根据长的翻译在前,短的翻译在后,多肽合成方向是A→B,B错误;激素Y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但是不能就此断定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C错误;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或转录)来调节生命活动,D错误。
13.(1)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体液(血液) 特异性受体 (2)增大 减少 (3)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含量增加
解析:(2)结合题图和分析可知,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分泌量分别增加和减少,所以X和Y的比值会增大,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量减少,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4 / 4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导学聚焦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腺体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等。 3.举例说明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理活动。
知识点(一) 激素通过体液传递发挥调节作用
1.斯他林发现体液调节的思维过程——“假说-演绎”法
(1)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胃酸流入小肠后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若去除支配小肠的 ,这种现象依然发生。
(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小肠黏膜分泌了某种 ,这种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刺激胰腺分泌消化液。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①剪下一只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加入稀盐酸→研磨过滤→将 注射到另一只狗的血液中→胰液 。
②单用 →输入同一只狗的静脉中→胰液 。
(4)得出结论:盐酸刺激肠黏膜细胞分泌 ,经血液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体液调节
(1)概念:机体产生 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 ,发挥调节作用的调节方式。
(2)激素调节:即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随体液运输自动寻觅靶细胞,与靶细胞的 结合,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3)其他调节因子: 等。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激素只能由人体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 )
(2)激素只会随血液运输自动寻觅靶细胞。( )
(3)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
(4)激素会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
探讨一|分析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
1.阅读教材P45活动“分析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斯他林的实验设计精巧在哪里?为什么说这个实验设计有说服力?
(2)斯他林发现的体液调节的方式与神经调节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促胰液素是由什么结构分泌的?具有什么生理作用?
探讨二|分析体液调节的原理和过程
2.下图表示化学信号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哪些?
(2)图示中的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什么?是否需要消耗ATP?
(3)激素都是通过血液运送到距离较远的靶细胞上与其受体结合吗?
(4)分泌细胞通过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5)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
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最终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进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1.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 处理方法 胰液分泌量
①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②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时 增加
③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导入十二指肠中 大量增加
④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不增加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
B.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C.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
D.胃酸刺激神经,使胰液分泌量增加
2.(2025·浙江杭州期中)体液调节是指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在体内发挥作用是不定向的
B.参与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只有激素
C.激素分子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激素可由人体所有细胞合成和分泌
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
分泌器官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下丘脑 等 多肽类
垂体 等 蛋白质类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胰岛 胰岛素 多肽类
胰高血糖素
胸腺 胸腺素 蛋白质类
肾上腺髓质 等 氨基酸类 衍生物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等
睾丸 雄激素
卵巢 雌激素等
3.激素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4.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能口服。( )
(2)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可为机体提供能量。( )
(3)激素都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
探讨一|分析脂溶性的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1.如图表示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常见的类固醇激素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
(2)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什么地方?
(3)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类固醇激素与相关受体结合,形成的激素-受体复合物有何效应?
探讨二|分析大分子的蛋白质类激素或小分子的亲水性强的激素作用机制
2.下图表示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作用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肾上腺素的受体分布在肝细胞的什么部位?其发挥作用时是否进入肝细胞内部?
(2)肾上腺素-受体复合物以G蛋白为媒介,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cAMP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的?
(3)蛋白质类激素和多肽类激素发挥作用的机理与亲水性强的小分子激素-肾上腺素相似。常见的激素中,哪些属于蛋白质类?哪些属于多肽类?在补充这些类型的外源激素时,能否口服?为什么?
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
(1)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
(2)氨基酸类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既可口服,也可注射补充)。
(3)多肽类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易被消化酶分解,不宜口服,需注射补充)。
注意:激素不一定都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也能分泌激素。
1.(2025·浙江绍兴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组成的
B.在体液的刺激下内分泌细胞才能分泌激素
C.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D.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都直接分泌到血浆中
2.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T)的作用机理,R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
C.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DNA复制发挥作用
D.甲状腺激素能够降低需氧呼吸的活化能
(1)体液调节的调节方式。
(2)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哪些?
1.(2024·杭州高二期中)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B.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促胰液素的发现,说明了胰液的分泌与神经调节无关
D.斯他林在其他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2.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布图。以下关于内分泌腺的名称与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下丘脑 ②垂体 ③甲状腺 ④胰腺 ⑤合成催产素 ⑥分泌甲状腺激素 ⑦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⑧分泌生长激素 ⑨合成抗利尿激素
A.①与⑤⑨相符 B.②与⑧相符
C.③与⑤⑥相符 D.④与⑦相符
3.(2024·浙江杭州阶段练习)关于激素的化学本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激素 化学本质
A 雌激素 多肽类
B 肾上腺素 酪氨酸衍生物
C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类
4.下列不属于激素对机体调节作用的是(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参与体内血糖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调节细胞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C.过氧化氢酶催化体内过氧化氢的分解
D.性激素参与雌雄动物第二性征的维持
5.如图为人体激素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作用于自身
B.有的激素需进入靶细胞内部才能起作用
C.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D.由于胃的强酸环境对激素有破坏作用,因此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补充
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1)神经 (2)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 (3)①提取液 分泌 ②稀盐酸 不分泌 (4)促胰液素
2.(1)某种化学物质 靶细胞 (2)激素 受体 (3)CO2、H+
3.(1)× 提示:激素由人体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或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合成并分泌。
(2)× 提示:激素会随体液运输自动寻觅靶细胞。
(3)√
(4)× 提示:激素随体液运输,但不会定向运输。
互动探究
1.(1)提示:他刮下狗的小肠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血液中,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提示: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实现,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3)提示:小肠黏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1)提示:内分泌腺中的分泌细胞、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分泌细胞。
(2)提示:胞吐;消耗。
(3)提示:不是,激素还可以与分泌细胞自身的受体结合,还可以运输到邻近的靶细胞上与其受体结合。
(4)提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提示:除激素外,CO2、H+等物质也可以随体液传递,发挥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学以致用
1.A 根据实验可知,①说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②③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受体液调节,②③④说明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会促进胰液的分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A正确;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会促进胰腺对胰液的分泌,B错误;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促胰液素,C错误;根据题表信息不能得出胃酸刺激神经,使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结论,D错误。
2.C 激素在体内定向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A错误;参与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部分是激素,还有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等,B错误;激素等化学物质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需要与靶细胞、靶器官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正确;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分泌,D错误。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2.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生长激素 氨基酸类衍生物 肾上腺素 类固醇
3.①稳态 ②新陈代谢 ③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4.(1)× 提示: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类衍生物,为小分子物质,可以口服。
(2)× 提示:激素对机体有调节作用,但并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
(3)× 提示:有些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互动探究
1.(1)提示:性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由睾丸和卵巢分泌,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2)提示:细胞质或细胞核内。
(3)提示:扩散。①类固醇为小分子脂溶性物质;②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不消耗ATP。
(4)提示:激活相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诱导蛋白质合成。
2.(1)提示:肝细胞细胞膜表面;不进入。
(2)提示:cAMP激活了蛋白激酶A,后者又激活了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
(3)提示:生长激素、胸腺素等为蛋白质类激素;抗利尿激素、催产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为多肽类激素。在补充这类激素时,一般不能口服,因为会被消化酶水解而失去作用。
学以致用
1.C 人的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如甲状腺、性腺等)以及内分泌细胞(分散在某些器官组织中)组成,下丘脑的神经细胞有些具有内分泌功能,但内分泌系统并非仅由内分泌腺和下丘脑神经细胞组成,A错误;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并非一定是在体液刺激下,有些是在神经调节等其他刺激下分泌激素的,B错误;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参与调节生理过程,对维持内环境稳态有重要作用,如胰岛素调节血糖,甲状腺激素调节体温等,C正确;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有些是先分泌到组织液然后再进入血浆等,并非都直接分泌到血浆中,D错误。
2.B 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类衍生物,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靶细胞核内,B正确;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DNA的转录发挥作用,C错误;甲状腺激素不是酶,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评价检测】
网络构建
(1)提示:体液调节是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调节方式。
(2)提示: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调节新陈代谢;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课堂演练
1.D 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胰腺细胞,A、B错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C错误。
2.C ①下丘脑:合成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等。②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③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C错误。
3.A 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A错误;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酪氨酸衍生物,B正确;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多肽类激素,D正确。
4.C 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属于酶的催化,不属于激素的调节作用,C错误。
5.D 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可以口服进入人体内起作用,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D错误。
5 / 6(共72张PPT)
第一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
导学聚焦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腺体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
的调节;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等;
3.举例说明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理活动。
目 录 CONTENTS
知识点(一)
激素通过体液传递发挥调节作用
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
评价检测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激素通过体液传递发挥调节作用
1. 斯他林发现体液调节的思维过程——“假说-演绎”法
(1)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胃酸流入小肠后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若去除
支配小肠的 ,这种现象依然发生。
(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小肠黏膜分泌了某
种 ,这种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刺激胰
腺分泌消化液。
神经
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
①剪下一只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加入稀盐酸→研磨过滤→将
注射到另一只狗的血液中→胰液 。
②单用 →输入同一只狗的静脉中→胰液 。
提取
液
分泌
稀盐酸
不分泌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4)得出结论:盐酸刺激肠黏膜细胞分泌 ,经血液运送到胰
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促胰液素
2. 体液调节
(1)概念:机体产生 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
用于 ,发挥调节作用的调节方式。
(2)激素调节:即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随体液运
输自动寻觅靶细胞,与靶细胞的 结合,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3)其他调节因子: 等。
某种化学物质
靶细胞
激素
受体
CO2、H+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激素只能由人体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 ( × )
提示:激素由人体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或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合成并
分泌。
(2)激素只会随血液运输自动寻觅靶细胞。 ( × )
提示:激素会随体液运输自动寻觅靶细胞。
(3)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 √ )
(4)激素会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 × )
提示:激素随体液运输,但不会定向运输。
×
×
√
×
探讨一|分析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
1. 阅读教材P45活动“分析体液调节的发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斯他林的实验设计精巧在哪里?为什么说这个实验设计有说服力?
提示:他刮下狗的小肠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
到另一只狗的血液中,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斯他林发现的体液调节的方式与神经调节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提示: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实现,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引起
胰液分泌。
(3)促胰液素是由什么结构分泌的?具有什么生理作用?
提示:小肠黏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 如图表示化学信号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哪些?
提示:内分泌腺中的分泌细胞、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分泌细胞。
探讨二|分析体液调节的原理和过程
(2)图示中的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什么?是否需要消耗ATP?
提示:胞吐;消耗。
(3)激素都是通过血液运送到距离较远的靶细胞上与其受体结合吗?
提示:不是,激素还可以与分泌细胞自身的受体结合,还可以运输到邻近
的靶细胞上与其受体结合。
(4)分泌细胞通过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什么功能?
提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除激素外,CO2、H+等物质也可以随体液传递,发挥调节作用,激
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
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最终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
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
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进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1. 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实
验 处理方法 胰液分
泌量
①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②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时 增加
③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
被消化了的食物,导入十二指肠中 大量增
加
④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
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不增加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 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
B. 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C. 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
D. 胃酸刺激神经,使胰液分泌量增加
√
解析: 根据实验可知,①说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②③说明胰腺
分泌胰液受体液调节,②③④说明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
会促进胰液的分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
体液调节,A正确;在胃酸的作用下,十二指肠产生的物质会促进胰腺对
胰液的分泌,B错误;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促胰液素,C错误;根
据题表信息不能得出胃酸刺激神经,使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结论,D错误。
2. (2025·浙江杭州期中)体液调节是指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作为信息
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 激素在体内发挥作用是不定向的
B. 参与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只有激素
C. 激素分子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 激素可由人体所有细胞合成和分泌
√
解析: 激素在体内定向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A错误;参与体液调节
的信息分子部分是激素,还有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等,B错误;激素等
化学物质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需要与靶细胞、靶器官上的特异性受体
结合,C正确;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
质,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分泌,D错误。
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
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 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
分泌器官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下丘脑 等 多肽类
垂体 等 蛋白质类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胰岛 胰岛素 多肽类
胰高血糖素 胸腺 胸腺素 蛋白质类
肾上腺髓质 等 氨基酸类衍生物
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生长激素
氨基酸类衍生物
肾上腺素
分泌器官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等
睾丸 雄激素 卵巢 雌激素等 类固醇
3. 激素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c
c
c
4.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能口服。 ( × )
提示: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类衍生物,为小分子物质,可
以口服。
(2)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可为机体提供能量。 ( × )
提示:激素对机体有调节作用,但并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激素
是一种信号分子。
(3)激素都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 × )
提示:有些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
×
×
探讨一|分析脂溶性的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1. 如图表示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常见的类固醇激素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
提示:性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由睾丸和卵巢分泌,糖皮质激素由肾
上腺皮质分泌。
(2)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什么地方?
提示:细胞质或细胞核内。
(3)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扩散。①类固醇为小分子脂溶性物质;②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
不消耗ATP。
(4)类固醇激素与相关受体结合,形成的激素-受体复合物有何效应?
提示:激活相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诱导蛋白质合成。
探讨二 分析大分子的蛋白质类激素或小分子的亲水性强的激素作用机制
2. 如图表示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作用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肾上腺素的受体分布在肝细胞的什么部位?其发挥作用时是否进入肝
细胞内部?
提示:肝细胞细胞膜表面;不进入。
(2)肾上腺素-受体复合物以G蛋白为媒介,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催化
ATP生成cAMP。cAMP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的?
提示:cAMP激活了蛋白激酶A,后者又激活了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
酶催化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
(3)蛋白质类激素和多肽类激素发挥作用的机理与亲水性强的小分子激素
-肾上腺素相似。常见的激素中,哪些属于蛋白质类?哪些属于多肽类?在
补充这些类型的外源激素时,能否口服?为什么?
提示:生长激素、胸腺素等为蛋白质类激素;抗利尿激素、催产素、胰岛
素、胰高血糖素等为多肽类激素。在补充这类激素时,一般不能口服,因
为会被消化酶水解而失去作用。
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
(1)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
(2)氨基酸类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既可口服,也可注射
补充)。
(3)多肽类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生长
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易被消化酶分解,不宜口服,需注射补充)。
注意:激素不一定都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兼有内分泌作用
的细胞(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也能分泌激素。
1. (2025·浙江绍兴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的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组成的
B. 在体液的刺激下内分泌细胞才能分泌激素
C. 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D.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都直接分泌到血浆中
√
解析: 人的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如甲状腺、性腺等)以及内分泌
细胞(分散在某些器官组织中)组成,下丘脑的神经细胞有些具有内分泌
功能,但内分泌系统并非仅由内分泌腺和下丘脑神经细胞组成,A错误;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并非一定是在体液刺激下,有些是在神经调节等其他
刺激下分泌激素的,B错误;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参与调节生理过程,
对维持内环境稳态有重要作用,如胰岛素调节血糖,甲状腺激素调节体温
等,C正确;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有些是先分泌到组织液然后再进入血
浆等,并非都直接分泌到血浆中,D错误。
2. 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T)的作用机理,R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
C. 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DNA复制发挥作用
D. 甲状腺激素能够降低需氧呼吸的活化能
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类衍生物,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
应,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靶细胞核内,B正确;甲状腺激素通过影
响DNA的转录发挥作用,C错误;甲状腺激素不是酶,不能降低化学反应
的活化能,D错误。
√
评价检测
(1)体液调节的调节方式。
提示:体液调节是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作为信
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调节方式。
(2)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哪些?
提示: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调节新陈代谢;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
过程。
1. (2024·杭州高二期中)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B. 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 促胰液素的发现,说明了胰液的分泌与神经调节无关
D. 斯他林在其他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
探索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解析: 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
于胰腺细胞,A、B错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
节有关,C错误。
√
2. 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布图。以下关于内分泌腺的名称与功能的描
述,错误的是( )
①下丘脑 ②垂体 ③甲状腺 ④胰腺 ⑤合成催产素 ⑥分泌甲状腺激素 ⑦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⑧分泌生长激素 ⑨合成抗利尿激素
A. ①与⑤⑨相符 B. ②与⑧相符
C. ③与⑤⑥相符 D. ④与⑦相符
解析: ①下丘脑:合成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等。②垂体:分泌生长激
素等。③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等,C错误。
√
3. (2024·浙江杭州阶段练习)关于激素的化学本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选项 激素 化学本质
A 雌激素 多肽类
B 肾上腺素 酪氨酸衍生物
C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类
√
解析: 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A错误;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
髓质分泌的酪氨酸衍生物,B正确;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
类固醇,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多肽类激
素,D正确。
4. 下列不属于激素对机体调节作用的是( )
A.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参与体内血糖的调节
B. 甲状腺激素调节细胞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C. 过氧化氢酶催化体内过氧化氢的分解
D. 性激素参与雌雄动物第二性征的维持
解析: 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属于酶的催化,不属于激素的调
节作用,C错误。
√
5. 如图为人体激素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作用于自身
B. 有的激素需进入靶细胞内部才能起作用
C. 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D. 由于胃的强酸环境对激素有破坏作用,因此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补充
解析: 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可以口服进入人体内起作用,多肽类和
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D错误。
√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激素通过体液传递发挥调节作用
1. 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一种微量高效的化合物,经过导管进入体液
B. 促胰液素也是一种消化酶
C. 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
D. 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解析: 促胰液素是一种激素,所以是一种微量高效的化合物,但不是
经导管进入体液的,而是弥散到体液中,A错误;促胰液素是一种激素,
不是消化酶,B错误;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并非定向运输
至靶细胞发挥作用,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浙江高二期末)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判
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知,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 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一部分
C. 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浆中也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 物质A是神经递质,物质B是促胰液素
解析: 盐酸直接注入血浆中,不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5·浙江星辰联盟期中)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作为信息分子,经
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
节。下列都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
①血液中CO2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加强
②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
③运动后,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④胰腺分泌胰液,促进食物消化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①血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
吸加快、加强,属于体液调节;②寒冷环境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全身细胞(靶细
胞),产热增多,这属于体液调节;③汗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因此汗
腺分泌汗液不属于体液调节;④胰液发挥作用的场所在消化道,不属于内
环境,因此胰腺分泌胰液不属于体液调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衢温联盟联考)如图为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的示意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均由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
B. 激素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D. 激素经体液运输自动寻觅靶细胞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有的激素是由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的,A错
误;激素一不供能,二不催化,三不构成细胞结构,其仅起调节作用,B
错误;有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有的激素与靶细胞膜内受体结
合,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
泌,过程如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 。
解析: 图中①通过食物刺激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属于非条件反射,②
通过视觉、嗅觉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根据后天经验而形成的反射,属于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
(2)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
节方式是 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 。
解析: 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
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
神经递质。
②
神经
神经递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胰
腺。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 种,这些信
号分子都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体液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属于激素,通
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图中胰腺细胞接受的调节信号分子主要有神经递
质、胃泌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故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
体至少有4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二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发挥调节作用
6. (2024·浙江高二联考期中)下列激素中能通过口服起作用的是( )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胰高血糖素
解析: 胰岛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属蛋白质类和多肽类的激素,
若口服,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及肽酶水解为氨基酸,将失去其作用,该类
激素应该注射;甲状腺激素为含碘的氨基酸类,为小分子化合物,可口服
后直接被吸收进入体内起作用,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浙江省仙居中学联考期中)激素由人体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
合成并分泌,下列激素由同一部位分泌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C. 催产素和孕激素
D. 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
泌,A不符合题意;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
分泌,B不符合题意;催产素由下丘脑合成,神经垂体分泌,孕激素由
卵巢分泌,C不符合题意;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
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5·浙江北斗星盟月考)通过肽键连接的、且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又由神经元分泌的物质是( )
A. 胰岛素 B. 乙酰胆碱
C. 通道蛋白 D. 抗利尿激素
解析: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β细胞不是神经元,A错误;乙酰
胆碱是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又由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其化学本质不是
蛋白质,不是通过肽键连接的,B错误;通道蛋白不是由神经元分泌的,C
错误;抗利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参与水平衡的调节,因此具有信
息交流功能,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D正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5·浙江会稽联盟期中)图1、图2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
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内,其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
B. 结构d为受体,激素b与受体d接触,激素b立即被分解灭活
C. 当激素分子与受体结合时,受体通常要发生形变,产生相应的功能
D. 性激素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内部,其调节方式也可能如图1所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然后发挥作用,其
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A错误;激素b与受体d结合并且发挥作用后才会被灭
活,B错误;当激素分子与受体结合时,引发受体构象改变,进而引起细
胞内发生相应生理活动的改变,从而发挥调节作用,C正确;性激素属于
类固醇,易穿过细胞膜,其受体位于细胞膜内,它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
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浙江富阳中学校联考期中)研究发现,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
“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小鼠的饱食中枢。小鼠进
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油脂分
解为脂肪酸,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
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胰液素就是通过血浆这一内环境成分运输到靶细胞
B. 进食后小鼠体内的促胰液素会提高BAT组织液中氧含量
C. 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
D. 小鼠进食后血液中促胰液素含量升高,同时大脑皮层细胞中SCTR基因
表达增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促胰液素是通过血浆和组
织液这一内环境成分运输到靶细胞的,A错误;进食后小鼠体内的促胰液
素会提高BAT的耗氧量,所以BAT的组织液中氧含量减少,B错误;促胰液
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C正
确;BAT有SCTR(促胰液素受体),大脑皮层细胞没有SCTR,所以SCTR
基因在大脑皮层不表达,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如图所示为性激素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类固醇,是一种信息分子
B. 性激素与位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C. 性激素可以对基因的转录过程进行调节
D. 该实例说明,激素可催化转录过程
√
解析: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类固醇,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A正确;从
图中可以看出,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性激素能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
“激素-受体”复合物,B正确;由图示可知,“激素-受体”复合物在细胞
核内调节转录过程,C正确;激素起调节作用,没有催化功能,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浙江温州高二期中)信号分子是细胞
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
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如
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脂质类激素)
和激素Y的作用机制,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激素X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
B. c→d过程为翻译,多肽合成的方向为B→A
C. 激素Y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
D. 激素X与a的结合物可调节翻译过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性激素是类固醇激素,可以扩散进细胞,其受体在细胞内,从
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故激素X可表示性
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A正确;图中c(信使RNA)
→d(肽链)过程称为翻译,根据长的翻译在前,短的翻译在后,多肽合成
方向是A→B,B错误;激素Y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但是不能就此断
定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C错误;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通过影响
基因的表达(或转录)来调节生命活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
机理如图1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瘦素是一种具有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功能的蛋白质类激素。瘦素由
脂肪细胞的 合成, 加工和分泌,通
过 传送的方式运输至下丘脑,并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
的 结合产生饱腹信号,抑制食欲。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
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 ,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
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量 ,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体液(血液)
特异性受体
增大
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结合题图和分析可知,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
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分泌量分别
增加和减少,所以X和Y的比值会增大,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
子Z的释放量减少,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使下丘脑细胞产生的饱腹信号减弱,因而难以抑
制食欲。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科研人员
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一段时
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
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 。
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含量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课件使用说明
本课件使用Office2016制作,请使用相应软件打开并使用。
本课件文本框内容可编辑,单击文本框即可进行修改和编辑。
本课件理科公式均采用微软公式制作,如果您是Office2007或WPS 2021年4月份以前的版本会出现包含公式及数字无法编辑的情况,请您升级软件享受更优质体验。
如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公式不显示或者乱码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您的电脑缺少字体,请登录网站http://help.fonts./下载。
由于WPS软件原因,部分电脑可能存在理科公式无动画的问题,请您安装Office2016或以上版本即可解决该问题,登录网站http://help.office./下载。
关于一键升级Office版本及其他课件使用方面的问题,请点击"常见问题",或致电0537-7311096。
THANKS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