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美丽的颜色》同步复习作业(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美丽的颜色》同步复习作业(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5 11:4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丽的颜色》同步复习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语境填词 + 释义
根据课文语境填写词语,并解释词语的含义。
(1)娄蒙路的棚屋在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则寒冷刺骨,炉子烧到______(chì rè)也无法驱寒,这样______(jiǎn lòu)的环境却藏着科学的希望。
(2)玛丽整日搅动矿渣,夜晚便______(jīn pí lì jìn),但她从未因环境恶劣而______(chuī xū)困难。
(3)解释 “猝至” 在文中的意思:(出自 “每逢骤雨猝至”)
课文内容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列关键语句(任选两句作答)。
(1)他们在______的棚屋里工作,汗水浸湿了衣服,却始终专注于______的提炼。
(2)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______,有远大、______的追求。
(3)镭的发现,不仅照亮了科学的前路,更彰显了______、______的科研精神。
词语辨析与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居里夫妇始终______于科学研究,忽略了生活的艰辛。
②镭的发现______了放射性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A. 沉醉 推动 B. 沉迷 推进 C. 沉醉 推进 D. 沉迷 推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居里夫人锲而不舍地提炼镭,彰显了科学精神。
B. 他们在棚屋中反自然地工作,令人敬佩。
C. 小偷作案被抓,真是妙手偶得,大快人心。
D. 科学家们潜心贯注的研究换来了技术突破。
句子仿写(结合拟人手法)
课文中 “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镭鲜活的特质。请模仿这种写法,结合课文中 “矿渣”“棚屋” 等事物,写一个拟人句。
文学常识与病句诊疗
(1)《美丽的颜色》作者是______,她是居里夫人的次女,其作品《居里夫人传》影响深远。居里夫人原名玛丽 斯克沃多夫斯卡,是______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______。
(2)修改下列病句,并写出修改理由。
①通过学习《美丽的颜色》,使我体会到居里夫妇的奉献精神。
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经过四年努力,终于提炼出了 0.1 克左右的镭元素。
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用 “虽然…… 但……” 句式概括居里夫妇的科研处境,并简要分析该句式的表达效果。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美丽的颜色》选段,回答问题。
①玛丽 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 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通风罩,炼制工作必须在院子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息。
镜头聚焦
第②段从哪些角度描写棚屋的恶劣环境?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作用。
细节解码
(1)第①段中 “极大的快乐” 与 “最简陋的布景” 形成对比,这体现了居里夫妇怎样的品质?
(2)第③段中 “匆忙”“大开着门窗” 等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观点思辨
课文中说这几年是 “最美好”“最快乐” 的时光,结合选段及全文,谈谈你对 “苦与乐” 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二)课外阅读
阅读居里夫人《我的信念》选段,回答问题。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着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 —— 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文本勾连
选文中 “坚韧不拔的精神”“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等表述,与《美丽的颜色》中哪些内容相呼应?请举例说明。
精神传承
选文中居里夫人以 “蚕结茧” 自比,这一比喻体现了她怎样的科研态度?结合课文,谈谈这种态度在她身上的具体表现。
感悟践行
结合《美丽的颜色》和选段,说说居里夫人的 “信念” 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至少答出两点。
三、拓展延伸
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诠释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内涵。请再写出一句与科研精神相关的名言,并结合课文谈谈理解。
课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 “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请模仿这种写法,描写一种科学现象或物品,不少于 50 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炽热 简陋 (2)筋疲力尽 吹嘘 (3)突然到来
(1)简陋 镭 (2)顽强 执着 (3)不畏艰难 追求真理(答案不唯一,符合课文内容即可)
(1)C (2)C
示例:棚屋默默地承受着风雨的侵袭,却始终为居里夫妇守护着科研的小天地;矿渣在玛丽的搅拌下,仿佛也在努力褪去杂质,期待镭的光芒绽放(符合拟人手法,结合课文事物即可)
(1)艾芙 居里 法国 诺贝尔奖
(2)①修改后:学习《美丽的颜色》,使我体会到居里夫妇的奉献精神(或 “通过学习《美丽的颜色》,我体会到居里夫妇的奉献精神”);理由:原句缺少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 即可补充主语
②修改后: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经过四年努力,终于提炼出了 0.1 克的镭元素;理由:“0.1 克” 是精确数值,“左右” 表示不确定,二者矛盾,删去 “左右”
(3)概括:虽然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实验条件艰苦,但他们从未放弃对镭的探索,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热情;表达效果:通过 “虽然” 强调困难,“但” 突出坚守,形成对比,更能凸显居里夫妇的科研精神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从夏天的燥热、冬天的寒冷(下雨 / 下霜)、炉子取暖效果差三个角度描写;运用夸张(“燥热得像温室”“炉子烧到炽热也令人失望”)和对比手法;作用:突出棚屋环境的极端恶劣,与下文居里夫妇专注科研的态度形成反差,烘托出他们不畏艰难、献身科学的精神
(1)体现了他们不慕物质享受、以科学研究为乐、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品质,即使在简陋环境中,也能从科研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
(2)“匆忙” 写出骤雨突至时,夫妇俩急于保护实验设备的紧张状态;“大开着门窗” 体现他们为避免烟雾窒息、不中断工作的细致考虑,两个词语共同展现了他们对科研的重视和不畏困难的态度
示例:居里夫妇的 “苦” 是外在环境的艰苦(简陋棚屋、恶劣天气、繁重劳动),“乐” 是内在精神的满足(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实验进展的喜悦)。比如他们在院子里炼制矿渣,忍受严寒酷暑,这是 “苦”;但当看到镭的微弱光芒时,所有的辛苦都转化为 “乐”,这说明真正的快乐往往源于为目标执着付出的过程,而非物质条件的优劣
(二)课外阅读
与《美丽的颜色》中居里夫妇在简陋棚屋中坚持四年提炼镭的内容相呼应。例如,他们每天长时间搅动矿渣,忍受着烟雾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始终没有放弃 “发现镭” 的目标,这正是 “坚韧不拔的精神” 和 “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的具体体现
体现了专注、执着、勤奋且目标明确的科研态度;课文中,玛丽日复一日穿着沾满尘污的工作服搅拌矿渣,即使手腕酸痛也不停止,比埃尔则协助她记录数据、改进实验方法,夫妇俩四年如一日专注于镭的提炼,从未因困难而分心,就像蚕执着于结茧一样,朝着目标持续努力
示例:①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如复杂的知识点、繁重的作业),要像居里夫妇克服实验难题那样,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不轻易放弃;②确立学习目标后,要专注投入,比如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不受游戏、短视频等外界干扰,像居里夫妇专注于镭的研究一样,集中精力完成目标
三、拓展延伸
示例:名言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华罗庚);理解:这句名言强调科学发现需要素养、思考和坚持,正如居里夫妇并非偶然发现镭,而是凭借扎实的科学知识、反复思考实验方法、四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最终从矿渣中提炼出镭,印证了 “锲而不舍” 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示例:酒精灯上的火焰总爱 “踮着脚尖” 向上跳,仿佛在好奇地探索上方的世界。每当玻璃管靠近,它就会温柔地 “拥抱” 管壁,用自己的热量帮助管内的液体完成变身,哪怕燃烧自己也毫无怨言,始终保持着热情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