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细胞工程基础过关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细胞工程基础过关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7 16:0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提优小测 基础过关
第2章 细胞工程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和B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
B.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离心法、电刺激法或聚乙二醇(PEG) 融合法诱导融合
C.A细胞和B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D.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2.科学家使用30多年前冷冻的细胞,首次成功克隆出一种高度濒危雪貂品种——黑足雪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将冷冻细胞解冻后注入去核的同种动物的卵母细胞中
B.一般可通过电脉冲激活重组细胞,并促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
C.胚胎的受体为黑足雪貂或其近源物种,受体基本不会对移入的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D.利用此方法获得的多个后代遗传物质完全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完全相同
3.为研究治疗性克隆技术能否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科研人员利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进行如图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
B.过程②的关键是利用特定条件诱导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C.过程③需对受体小鼠注射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其细胞免疫功能
D.克隆特定疾病模型的动物,可以为该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相应药物的开发提供帮助
4.用射线对供体原生质体进行照射,再和受体原生质体融合是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的一种 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可得到只转移了部分基因的杂种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备原生质体时,供体和受体细胞应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
B.用射线对供体原生质体进行照射的目的是造成DNA断裂或获得含有部分基因的原生质体C.通过上述不对称融合操作得到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含有受体亲本的部分遗传物质
D.获得的杂种植株多数表现为不育,原因可能是来自供体的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
5.为研究血清在细胞培养中的作用,某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过程中都存在接触抑制现象
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C.血清应在加入培养液后与培养液—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D.由图可知血清的有无对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大于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6.下列关于消毒、灭菌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对象 方法
A 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 G6玻璃砂漏斗
B 培养皿 高压蒸汽灭菌
C 超净台 紫外灯照射
D 自然生长的茎段 70%乙醇和5%次氯酸钠
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 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过程中,核基因的种类会发生变化,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B.②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不同,分化结果有差异
C.外植体用酒精和次氨酸钠溶液分别处理后均需要用自来水清洗
D.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果胶酶和淀粉酶
8.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个亲本
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
D.在它们的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参与
9.下列关于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性克隆人可以丰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B.可以运用重组DNA技术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研究
C.治疗性克隆是为了获得治疗所用的克隆细胞,不会产生严重的伦理问题
D.就技术层面而言,生殖性克隆技术目前已经成熟,不会出现有缺陷的个体
10.下列关于克隆和试管婴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
B.取病人自己的细胞,利用克隆技术培养产生胰岛细胞以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
C.“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在植入前需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D.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均需要应用动物细胞培养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11.在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中,无需激素调节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中促使细胞脱分化
B.制备植物原生质体
C.植物组织培养中促使细胞再分化
D.促使花药形成愈伤组织
1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增殖
B.培养过程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培养过程中都存在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D.培养过程中都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13.利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可大大提高矮牵牛的克隆成功率,并可用于各类植物细胞工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特定溶液中使用蛋白酶充分处理矮牵牛叶组织以获取原生质体
B.获取的原生质体通常不宜悬浮在低渗溶液中,以防止其吸水破裂
C.原生质体更容易被转入外源基因,是植物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
D.两个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经诱导融合,得到的并非都是杂种细胞
14.下列动植物克隆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前用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性
B.将离体植物体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脱分化
C.动物细胞培养——体细胞的全能性
D.克隆羊的诞生——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15.如图表示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育优质高产奶羊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通过①~⑤繁育高产奶羊的原理与克隆羊的繁育原理不同
过程⑤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生理状态的—致性密切相关
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要选择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进行DNA分析
D.不同生物进行过程⑤的时期不同,但移植的胚胎一般不能晚于囊胚期
16.胎牛血清(FBS)是天然的培养基,能够在多种动物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中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起到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如表所示是在后期胚胎培养液(CR2后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FBS后对牛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 卵裂率/% 囊胚率/%
对照组 CR2前液+CR2后液 59.17±1.34 13.53±2.04
实验组1 CR2前液+10%FBS CR2后液 62.14±1.78 13.78±2.77
实验组2 CR2前液+20%FBS CR2后液 68.95±4.15 26.09±2.20
实验组3 CR2前液+30%FBS CR2后液 62.02±8.64 8.78±3.20
囊胚外表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绒毛膜、胚盘等结构
B.促进核移植胚胎发育的适宜FBS浓度约为20%
C.从卵巢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育成熟才能参与受精
D.添加不同浓度的FBS对核移植胚胎的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17.在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中,胚胎培养至何时期进行移植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精卵细胞结合后在体外培养3天,成为卵裂期胚胎后进行移植;第二种是让卵裂期胚胎继续发育2天,直到第5天发育成为囊胚后进行移植 不是所有的卵裂期胚胎都能继续发育,有些会停止分裂,即培育失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卵巢中采集的卵细胞可直接在受精液中与获能精子完成受精作用
B.卵裂时期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但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C.体外受精后第5天对胚胎的质量进行检查,以确定胚胎是否具有发育为囊胚的能力
D.培养3天的胚胎比培养5天的胚胎全能性强,培养3天的胚胎移植后更容易发育成完整个体
18.细胞内某物质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KFERQ)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由L基因控制合成)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 α-酮戊二酸合成酶是一种目标蛋白,增强以上过程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能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L基因的表达增强有利于胚胎干细胞分化
B. 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有利于胚胎干细胞分化
C.抑制L基因表达可升高细胞内α -酮戊二酸的含量
D.胚胎干细胞可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
19.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在子宫中完成
B.精子需要获能才能与卵子结合,而卵子一经排出就具备受精能力
C.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D.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外的透明带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
20.如下图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细胞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
B.iPS细胞分化成胰岛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C.除图中的成纤维细胞,已分化的T细胞和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
D.将分化得到的胰岛细胞移植回病人体内治疗,理论上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40分)
21.如图是通过土壤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共同培养的方法获得转基因植物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从已经消毒的叶片中剪取部分植物组织细胞 图b表示用 法来制备原生质体
(2)图c表示用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为了防止原生质体 ,培养基的浓度要适宜
(3)图e表示将原生质体培养成 ,然后将其转移到含有一定抗生素的 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培养(图f)
(4)将获得的含有目的基因的愈伤组织转移到 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图g),同时注意调整 的种类和 ,最终获得完整的植株(图h)
22.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致人感染 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 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为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可采取的措施是 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诱导手段有 (答出两种即可)
(2)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要进行 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医学上常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S蛋白,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如图:
①为实现定量检测目的,固相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应与酶标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 (填“相同”或“不同”)
②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 、

(4)利用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原因是
诊断某人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者,还可采用核酸检测 若某人为新冠感染重症患者,除注射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注射已康复患者的 ,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23.1978年,梅尔彻斯等科学家首次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马铃薯—番茄”杂种植株 如图所示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两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AA和BB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有 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的技术手段是 ,与杂交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明显优点是
(2)图中①过程的目的是 在使用化学法进行②过程时,常使用的化学试剂是 ,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是

(3)将若干a和b等量混合后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再经过②③过程,得到的c的细胞类型有 (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用染色体组成表示)
(4)通过⑥过程获得的植株,是否一定会表现出甲、乙的性状 为什么

24.和牛是世界公认的高档肉牛品种,其体型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移植技术,按如下图所示操作流程,成功地批量培育了和牛这一优良品种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可使供体母牛 ,过程②中产生的卵细胞到____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在胚胎移植前,取滋养层细胞可以进行 ,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这是因为
(3)胚胎移植的时期为 ,胚胎移植的实质为
(4)胚胎移植过程至少需要 头母牛参与 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后的胚胎移植到同一头荷斯坦奶牛后,产下后代性状不完全相同,原因是

参考答案
1.D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细胞融合前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正确;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时常用物理法(如离心法、电刺激法等)或化学法(如聚乙二醇融合法),B正确;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融合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C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杂种植株,D错误
2.D 【解析】体细胞核移植中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的不是供体细胞核,而是整个细胞,伴随着两细胞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等,最终形成克隆动物,因此细胞核移植是将解冻的细胞直接注入去核的同种动物的卵母细胞中,A正确;核移植实验中,可通过电脉冲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发育到桑甚胚或囊胚阶段再进行胚胎移植,B正确;胚胎的受体为同物种或近源物种,子宫对移入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排斥反应,不用使用免疫抑制剂,C正确;利用核移植获得的多个个体,核遗传物质相同,由于去核卵母细胞不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同,个体的发育还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同个体的性状表现不一定完全相同,D错误
3.C 【解析】图中①为核移植过程,②是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神经元的过程,③是神经元移植的过程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常采用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A正确;过程②的关键是利用特定条件诱导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之分化形成神经元,B正确;该实验属于自体移植,一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过程③无需对受体小鼠注射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其细胞免疫功能,C错误;克隆特定疾病模型的动物,可以为该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相应药物的开发提供帮助,用于研究药物作用的机理和效果等,D正确
4.C 【解析】由植物细胞变成原生质体,需要去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应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 为保证原生质体正常的形态,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浓度应与细胞内的溶液等渗,A正确;根据题干可知,有意识地用射线对供体原生质体进行照射,再和受体原生质体融合,这样可以得到只转移部分基因的杂种植株,说明用射线对供体亲本的原生质体进行照射的目的是造成DNA断裂或获得含有部分基因的原生质体,B正确;受体没有经过射线处理,由此得到的不对称杂种含有受体的全部遗传物质,C错误;获得的杂种植株多数都表现为不育,原因主要是来自供体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无同源染色体,无法两两配对,D正确
5.D 【解析】正常细胞存在接触抑制现象,但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存在接触抑制现象,A错误;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防止细胞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危害细胞,B错误;血清会在高温条件下变性失去功能,故加入培养液中的血清需采用过滤除菌,C错误;由图可知,血清可以明显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也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但血清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不如血清对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明显,D正确
6.A 【解析】以蛋白胨为氨源的培养基、培养皿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培养皿可用高压蒸汽灭菌,B正确;超净台进行无菌操作可用紫外灯照射,C正确;自然生长的茎段可用70%乙醇和5%次氯酸钠进行消毒,D正确
7.B 【解析】分析可知①和②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核基因的种类)不变,但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种类不同,A错误;②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不同,分化结果有差异,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时,需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外植体经消毒剂消毒后,需要用无菌水多次冲洗,C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D错误
8.D 【解析】克隆动物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动物和转基因动物没有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A错误;克隆动物采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遗传物质分别来自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亲本,试管动物是经过体外受精和体内发育得到的,遗传物质来自有性生殖的两个亲本,转基因动物遗传物质来自有性生殖的两个亲本和提供目的基因的个体,B错误;克隆动物的获得为无性繁殖,试管动物的获得为有性生殖,转基因动物通过基因工程获得,C错误;“克隆羊”的受体细胞是去核的卵细胞,“试管羊”是采用获能的精子和MⅡ期的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获得的,“转基因羊”往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细胞中,有卵细胞参与形成受精卵,D正确
9.C 【解析】生殖性克隆人属于无性生殖,不能丰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A错误;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B错误;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个体,而治疗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会产生严重的伦理问题,C正确;生殖性克隆技术目前还不成熟,D错误
10.A 【解析】克隆过程中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 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产生胰岛细胞以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B正确;试管婴儿技术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区别是后者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C正确;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技术均需要应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D正确
11.B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促使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和再分化(愈伤组织分化成根、芽等过程)两个阶段,植物培养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A、C、D错误;制备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掉细胞壁,不需要添加激素,B正确
12.C 【解析】无论是动物细胞培养还是植物组织培养,培养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增殖,A正确;动物细胞培养及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杂菌污染,B正确;动物细胞在培养时会出现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植物组织培养时不会出现,C错误;在动物的细胞培养及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异,D正确
13.A 【解析】在高渗溶液中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充分处理矮牵牛叶组织以获取原生质体,A错误;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在低渗溶液中易吸水破裂,B正确;没有了细胞壁的阻碍,原生质体更容易被转入外源基因,是植物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C正确;两个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混合后经诱导融合,实际上得到的是各种原生质体的混合物,包括未融合的、部分融合的、同种细胞融合的、不同种细胞融合的原生质体,所以,两个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后得到的细胞并非均为杂种细胞,D正确
14.C 【解析】细胞工程中,利用酶的专一性原理,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得到单个细胞,A正确;离体植物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培养成愈伤组织,B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未形成完整的动物个体,因此未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克隆羊的诞生是通过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获得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D正确
15.C 【解析】①表示受精作用,②表示胚胎培养,③表示胚胎分割,④表示胚胎培养,⑤表示胚胎移植 图示高产奶羊是由体外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而克隆羊是由细胞核移植得到的重组细胞发育而来的个体,两者繁育原理不同,A正确;供体和受体生理状态相同是胚胎移植成功的基础,B正确;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要选择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DNA分析,C错误;不同生物进行过程⑤的时期不同,但移植的胚胎一般不能晚于囊胚期,一般用桑甚胚或囊胚期进行胚胎移植,D正确
16.D 【解析】分析表格: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FBS,因变量为卵裂率、囊胚率,数据显示,随着CR2后液中添加的FBS浓度的增加,卵裂率和囊胚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FBS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抑制胚胎发育成囊胚 囊胚外表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胚盘和绒毛膜等结构,A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添加20% FBS对促进核移植胚胎发育有较好的作用,B正确;由于从卵巢采集的卵母细胞未成熟,不具备受精能力,因此需在体外培育成熟才能参与受精,C正确;表格中数据显示,30% FBS会抑制胚胎发育成囊胚,D错误
17.B 【解析】从卵巢中采集的卵细胞因发育程度不同,不能直接与获能精子完成受精作用,需要对卵细胞进行培养,A错误;卵裂时期细胞总数在增加,但胚胎的体积几乎不变,B正确;体外受精后第5天,质量好的胚胎已经发育为囊胚,质量不好的胚胎停止发育,因此应该是体外受精后第3天对胚胎的质量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具有发育为囊胚的能力,C错误;体外受精后,培养3天的胚胎处于卵裂期,培养5天的胚胎处于囊胚期,因囊胚期胚胎发育程度更高,故更容易发育成完整个体,D错误
18.B 【解析】L基因控制受体L的合成,L基因的表达增强,则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增多,α-酮戊二酸合成酶作为一种目标蛋白被降解,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进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A正确;由题意“增强目标蛋白(a–酮戊二酸合成酶)进入溶酶体被降解,来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能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可知,α-酮戊二酸含量降低有利于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由L基因控制合成)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可知,如果抑制L基因表达,则复合体不能与受体L结合,不利于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会升高,C正确;胚胎干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的细胞,可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D正确
19.C 【解析】在自然情况下,受精是在雌性的输卵管内完成的,A错误;精子需要获能才能与卵子结合,而卵子只有发育到MⅡ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B错误;胚胎发育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分裂,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C正确;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发生卵细胞膜反应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D错误
20.B 【解析】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A正确;诱导iPS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变化,B错误;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和B细胞等均能被诱导为iPS细胞,C正确;用患者自己的体细胞通过体外诱导成胰岛细胞,并将胰岛细胞细胞移植回病人体内,由于移植的细胞是由病人自身细胞得到的,理论上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21.(1)酶解
(2)吸水涨破
(3)愈伤组织 选择
(4)分化 植物激素 浓度配比
【解析】(1)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经过酶解法(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可以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故图b表示用酶解法来制备原生质体 (2)培养原生质体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基的浓度,防止原生质体吸水涨破 (3)图c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将原生质体培养成愈伤组织,再利用含有一定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可以成功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愈伤组织 (4)为了使愈伤组织培养成完整的植株,需要将愈伤组织加入含有特定植物激素和浓度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最终获得完整的植株
22.(1)向小鼠多次注射S蛋白 灭活病毒诱导、电融合、聚乙二醇(PEG)融合(答出两点即可)
(2)克隆化培养
(3)不同 与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 催化指示底物反应(可通过测定产物量判断待测抗原量)
(4)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并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血清
【解析】(1)分多次间隔给小鼠注射S蛋白,相当于诱发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可以使小鼠体内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同时可以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方法有:灭活病毒诱导法、电融合法、聚乙二醇(PEG)融合法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筛选,首先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阳性,最终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 (3)①据图示可知,固相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应与酶标抗体和S蛋白的结合部位不同,这样才能实现定量检测S蛋白的目的 ②酶标抗体的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催化指示底物反应 (4)由于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性强,能准确识别抗原(新冠病毒)的细微差异并跟抗原(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故若某人已经确诊为新冠感染的重症患者,除注射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注射已康复患者的血清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23.(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聚乙二醇 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3)AAAA、BBBB、AABB
(4)不一定 杂种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染色体的丢失、结构异常等情况,且基因之间、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两种生物的基因结合到一个细胞中之后,不一定能按照原来的顺序表达
【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涉及的生物学原理包括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的原理)等;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与杂交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明显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据图分析,图中过程①是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②是原生质体融合过程,该过程中常使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PEG);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聚乙二醇PEG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3)分析题意可知,两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AA和BB,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则杂交细胞c的类型有AAAA、BBBB、AABB (4)由于杂种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染色体的丢失、结构异常等情况,且基因之间、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两种生物的基因结合到一个细胞中之后,不一定能按照原来的顺序表达,故过@过程获得的植株,不一定会表现出甲、乙的性状
24.(1)超数排卵 MⅡ
(2)性别鉴定、遗传病的筛查等 内细胞团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防止不均等分割引起组织发育异常
(3)桑葚胚或囊胚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4)2 生物的性状还与环境有关,且细胞分裂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解析】(1)在进行胚胎移植时,为了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常常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使其超数排卵 从供体母牛中排出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发育至
MⅡ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由于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在进行胚胎移植前,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遗传病筛查等,对于人工控制动物性别,动物繁育健康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胚胎的利用价值,常对胚胎进行胚胎分割,由于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项组织,在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其均等分割,目的是防止不均等分割引起的组织发育异常
(3)根据不同动物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规律来看,不同动物受精卵发育及其进入子宫的时间有明显差异,但是大多数都在桑葚胚和囊胚期,因此胚胎移植一般选择桑葚胚或囊胚期的胚胎 进行胚胎移植前对供体、受体进行同期发情操作,保证其生理状态相同,因此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4)由图可知,胚胎移植需要供体母牛(即和牛)和接受移植来的胚胎即提供子宫的母牛(即荷斯坦奶牛)两种 生物性状除了与其基因型有关,还与环境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由于以上原因,即使是同一内细胞团进行分割得到的胚胎在移植给同一头荷斯坦奶牛,也会造成生下的子代和牛的性状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