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板书】?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学案知识点一答案: 获取 管理 分析 应用 RS GPS GIS 区域地理
自然灾害防御检测 国土开发规划
【板书】二、遥感(RS)
1.概念: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⑴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⑵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遥
感
主要环节
目标物
传感器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功能
接受物体和环境的电磁波辐射
收集、传输信息
接收信息,处理、分析信息
专业图件或统计数字
4、特点(优点):
①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讲解)在区域地理研究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经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研究。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
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讲解)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案例介绍: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阅读? 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思考?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点拨: 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点拨:? 同意。可以从遥感的定义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
学案知识点二、遥感(RS)答案:航天器 感知 传感器 资源调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2、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
3、大众化应用:
二、遥感(RS)
1.概念: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⑴作用:
⑵工作原理: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遥
感
主要环节
目标物
传感器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功能
4、特点(优点):
①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5、应用范围:
重庆市潼南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学案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的含义。
2.掌握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遥感的概念。
2.遥感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
【课堂实录】?
知识点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 、 、 和 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和地理信息系统( )
3.应用——广泛应用于 环境研究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国土资源管理、 。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知识点二:遥感(RS)
一、下笔如有神
1.概念:在航空器或_______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_____。
2.主要环节
3.特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益高,且节省人力、物力。
4.应用:________、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二、关键点拨
遥感的优越性:(1)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拓展延伸
四、课堂练习
1.宁夏枸杞种植的适应区主要分布于( )
A.温带海洋气候区 B.非季风区
C.温带草原带 D.内流区域
2.估测宁夏枸杞产量的快捷、高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北斗卫星导航技术
重庆市潼南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检测题(三)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2013·山东临沂期末)下图为“1987年5月8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卫星影像解译图”。读图,回答1~2题。
1.监测这次森林大火火势蔓延变化的最佳手段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全球定位系统
2.依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当地居民躲避山火蔓延的场所不应选择在(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4.遥感的优点有
①探测范围大 ②获得信息快 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据美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1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5~6题。
5.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6.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8.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9.(22分)“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出生状况的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植物反射波谱的获取,依靠的技术是( )
A.传统测绘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GPS技术
(2)表明农作物生长态势良好的反射波波长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可直接利用这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多选)( )
A.水体污染的判断
B.城市大气质量状况的分析
C.洪水分布区的变化
D.森林面积变化
E.人口数量的变化
F.城市绿地分布的变化
三、答案
1.A 2.B 3.C 4.B 5.A 6.C 7.C 8B
9. 【解析】 遥感技术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记录在胶带上的明暗、深浅、颜色等不同来判断地物的性状和态势,可以应用于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方面。
【答案】 (1)B (2)小于0.53μm和大于0.80μm
(3)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4)ABC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