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4章 免疫调节
2. 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
学习目标
1. 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模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第三道防线
皮肤
及黏膜
体液中的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它们的。
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分子标签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
“己方”
“敌方”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人体细胞
B细胞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吞噬细胞
流感病毒
新冠病毒
免疫细胞是如何来“作战”的呢?
“作战”的方式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
二、体液免疫
请同学门结合视频演示和课本图4-6的示意,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请组长将讨论结果上传提交。
小组合作学习
病原体
(如流感病毒)
APC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
细胞因子
阻止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分裂、分化
摄取、加工处理、呈递
体液免疫过程模型
1.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中,哪些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2.在体液免疫中,形成的记忆B细胞有什么作用呢?
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产生的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
B细胞、记忆B细胞、辅助性T细胞
二、体液免疫
3.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在给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总结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反应更加迅速、高效,
产生的抗体浓度更高。
二次免疫反应有什么特点呢?
提示:疫苗多次注射
体液免疫过程模型
病原体
APC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
细胞因子
阻止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二次免疫
分裂、分化
摄取、加工处理、呈递
增殖
分化
病毒只有侵入宿主细胞才能增殖,有一些致病细菌也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
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这时,免疫系统是如何对付它们的呢?
三、细胞免疫
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分配。
角色: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
记忆T细胞、巨噬细胞
二、参照课本图4-7,演绎病毒侵染细胞后的细胞免疫过程。
课本剧展示
病原体
(如流感病毒)
细胞
因子
辅助性T细胞
宿主
细胞
侵入
细胞毒性T细胞
识别
分裂、分化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识别接触裂解
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暴露病原体
二次免疫
增殖
分化
细胞免疫过程模型
攻击靶细胞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
抗原被APC吞噬
抗体与抗原结合
再次接触抗原
记忆T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释放抗原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共同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什么?
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2.只参与体液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什么?
3.只参与细胞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什么?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4.体液免疫的作用方式?
据图分析一下问题:
5.细胞免疫的作用方式?
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裂解靶细胞
课堂检测
1.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
B. 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
C. 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D. 病原体首次进人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人机体,后者发挥作用
C
课堂检测
2.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4高考第7题)
A. 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 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 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 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
课后思考
根据下面的图示,
从系统的角度、信息的角度分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本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