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整合课《赏山水灵韵,析文字匠心》 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整合课《赏山水灵韵,析文字匠心》 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8 19:1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赏山水灵韵,析文字匠心
——八上第三单元整合教学
情境导入
咱们家乡文旅局正发起“齐游学,共赏景”的研学活动,邀请大家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山水诗文为核心来参加活动。现在,就让我们以文为尺,以思为笔,开始这场研学之旅吧!


齐游学 共赏景


登水经 以溯源
“登“水经”,以溯源
乘坐“水经”号游轮
研学导游——郦道元
登“水经”,以溯源
各位小友好,我,就是那个在古代地理界混得风生水起的郦道元,字善长,来自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地道的北方人儿,很荣幸能在本次研学活动中担任大家的导游。
今天各位小友要乘坐的游轮即是“水经”号,可否有小友知道“水经”号名称的由来?
登“水经”,以溯源
“水经”号这个名字源自于我的代表作《水经注》,那可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晶啊!这本书,名义上是给《水经》作注,但实际上,我简直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平台。我引用了480多种历史文献和资料,其中地理类就有109种,还加上了我自己实地考察的成果,愣是把一本只有八千多字的《水经》,扩展成了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最全面的综合性系统化地理著作”。
公众号:老板真的很努力
登“水经”,以溯源
关于三峡,各位小友之前有过了解吗?
位置: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193公里。
组成: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大峡谷组成。


探山水 品其景
探山水,品其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景区一
景区二
景区三
景区四
打卡啦!
探山水,品其景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分值区间 具体评价标准
选择理由合理性 优秀 5分 理由充分,逻辑清晰,与景致特点高度契合。
良好 4分 理由较充分,逻辑较清晰,与景致特点较契合。
一般 3分 理由不充分,逻辑不清晰,与景致特点契合度一般。
画面描摹生动性 优秀 5分 描摹细腻形象,包含丰富的感官细节(视觉、听觉等)。
良好 4分 描摹较生动,能让观者大致想象出画面。
一般 3分 描摹较简单,观者能理解大致画面。
表达清晰度 优秀 5分 发言流畅,条理清晰,能准确传达小组观点。
良好 4分 发言较流畅,条理较清晰,能较好传达小组观点。
一般 3分 发言基本流畅,条理一般,能基本传达小组观点。
评价量表(9-15分)
积分
探山水,品其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景区一
景区二
景区三
景区四
打卡啦!
积分
探山水,品其景
既是研学,小友们在游览后也定有所得,我这里有几个问题,还请各位小友思考后回答。
问题一:
本次研学旅程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能感受到三峡怎样的美?
问题一:
高峻美
奔放美
清幽美
凄婉美
本次研学旅程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
能感受到三峡怎样的美?

夏水
春冬景色
秋天景象
问题二:
《三峡》选自《水经注》,重点写水,那为何在第一段又要写山呢?
问题二:
第一段: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侧两方面不断强调两岸山势连绵高峻的特点。
为水作注,因水记山。山势高峻、连绵,才会有水道不见曦月的狭窄,夏水襄陵的壮观水景。
《三峡》选自《水经注》,重点写水,那为何在第一段又要写山呢?
问题三:
写水为何又要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呢?
问题三:
写水为何又要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呢?

春冬



问题四:
三峡各段景色不尽相同,请根据提示分析游船停靠在哪一处峡谷时会写文段中的景色?
问题四:
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8公里)
巫峡:以幽深秀丽著称(45公里)
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45公里)
示例:我想游船是停靠在 时(峡谷)才写下了 的景象。
三峡各段景色不尽相同,请根据提示分析游船停靠在哪一处峡谷时会写文段中的景色?


通古今 悟传承
通古今,悟传承
“三峡的山水还是那片山水,但其与人类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资料助读
今人治三峡,化其险、用其力
古人观三峡,见其险、叹其壮


谈感悟 凝收获
谈感悟,凝收获
各小组结合本节课的研学过程,从“景物特点把握”“古今山水关联”等角度,推选代表分享学习收获。
教师寄语
文言是桥梁,让我们读懂古人的笔触;山水是纽带,让我们看见文化的传承。希望课后大家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在本单元中探寻更多山水灵韵,也在身边的山河中,写下属于自己的“山水记”。
作业布置
1.基础任务(必做):
【“水”韵档案】从《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中,各摘1句写水或核心景的句子,制作“档案卡”:摘录原文,概括景物特点(1-2词),批注主要手法(如动静、色彩、感官)及效果。
2.提升任务(选做):
【给郦道元的信】结合三峡今昔(如大坝视频),写200字短信给郦道元,谈谈:文中哪些景致今犹在?最大变化是什么?(如水利)千百年来,人们面对山水共同的情怀可能是什么?(敬畏?和谐?)
本次研学之旅圆满结束
期待再次出发!
三峡大坝
(始建于1994年,竣工于2006年)
主要功能
三峡大坝是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功能有三个:
防洪:总防洪库容 221.5 亿立方米,将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 “十年一遇” 提至 “百年一遇”,保护中下游平原免受洪水威胁。
发电:全球最大水电站,年均发电约 1000 亿千瓦时。
航运:通过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改善川江航道,通航能力从 1000 万吨提至 5000 万吨以上。
三峡大坝对长江流域的安全、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