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0 00:0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社区生活丰富多彩,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0月17日下午,“舞出我文明”——宝安区社区舞蹈大赛决赛在宝安青少年宫梦剧场精彩上演。决赛当天,15 支舞蹈队的气势①________,他们以饱满的热情、qīng yíng的步伐、优美的姿态,依次登台表演。既有用曼妙身姿展现中华古典意蕴与神采的原创古典舞,也有富有动感韵律的现代街舞。比赛现场,队员们合着音乐的节拍,②________地完成一个又一个整齐划一的动作,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市民们奉献了一场③________的表演,也zhāng xiǎn了宝安区市民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qīng yíng_____________   zhāng xiǎn__________
2.从下列成语中选择合适的三项,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填序号)。(3分)
A.精彩纷呈  B.眼花缭乱  C.一丝不苟  D.锐不可当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3.请你为这段新闻拟写标题(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是小语摘录的句子,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生们讲述了暑假里家长参加志愿活动,协助社区人员管护小区。
B.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C.社区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个角落,便民贴心。
D.老年大学建设了“智能手机课”,吸引了许多老年人报名学习。
5.宝安区社区舞蹈大赛中,西乡街道桃源社区的“毛边组合”舞蹈队凭借原创古典舞《清平乐》拔得头筹。实验学校舞蹈社团想邀请他们在 10月21日 16 时的社团课上为大家做指导。请你代表实验学校舞蹈社团,打电话向他们表示祝贺并发出邀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美中国山河锦绣,请你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8分)
翻阅古典诗文,犹如走进美丽中国的画卷。中国的美是王维笔下描绘大漠落日的壮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中国的美是王绩口中吟咏的秋林与山峦一片秋色的秀美: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野望》);中国的美是白居易笔下初春西湖鸟儿们的勃勃生机: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中国的美是李白奇特想象中的江中奇景:月下飞天镜,⑦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中国的美是杜甫眼中泰山的神奇秀丽:造化钟神秀,⑧_______________(《望岳》)。
7.革命少年忠诚向党,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5分)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的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以上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斯诺将这些少年先锋队队员称为什么?最终是出于何种原因才准许彭德怀通行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古诗词鉴赏(5分)
夜到渔家
[唐]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①。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②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③,春风动草衣④。
【注释】①柴扉:柴门。言其简陋、贫寒。②竹深:竹林幽深。③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沙岸,此指沙滩。④草衣:蓑衣。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绘了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江口,江潮晚涨,侵入柴扉。
B.颈联“月出”点标题“夜”,“钓船稀”则和颔联中“主人犹未归”前后呼应,相互补充。
C.尾联描绘春风吹动岸边的草和诗人的衣襟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属于融情于景的写法。
D.这首诗语言浅易流畅,灵动圆转,尾句尤为传神,将语言的浅淡简洁表现得淋漓尽致。
9.小华选取本诗参加班级举办的“诗词朗诵会”,朗诵时,他的语调由“焦灼”转向了“轻快”,请你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他这样处理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甲】三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入蜀记(节选)
[南宋]陆游
自雷江口行大江,江南群山,苍翠万叠,如列屏障,凡数十里不绝。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是日,便风张帆,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①,摇兀掀舞,才如一叶。过狮子矶,一名佛指矶,藓壁百尺,青林绿筱倒生壁间图画有所不及。犹恨舟行北岸,不得过其下。旁有数矶亦奇峭,□皆非狮子比也。至马当,所谓上元水府②。山势尤秀拔,正面山脚直插大江。庙依峭崖架空为阁,登降者皆自阁西崖腹小石径,扪萝侧足而上,宛若登梯。……舟至石壁下,忽昼晦,风势横甚,舟人大恐失色,急下帆,趋小港,竭力牵挽,仅能入港。
【注释】①二千斛舟:指载重二千斛的大船。斛,古代容量单位。②上元水府:长江水神庙之一。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空谷传响    响:回声
C.凡数十里不绝  绝:灭绝 D.犹恨舟行北岸  恨:遗憾
11.最适合填入下面句子□中的一项是( )(3分)
旁有数矶亦奇峭,□皆非狮子比也。
A.故       B.以       C.乃       D.然
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篇文章都是先总体概写江边群山连绵的雄伟景象,后细致描绘山水和林峦。
B.甲文着重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特征描写,乙文着重刻画一日内不同时段的景物。
C.同样是写江流迅疾的特点,甲文以正面描写为主,乙文则以侧面描写为主。
D.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游赏过程中的人生感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天问三号任务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
温竞华 吴慧珺
①9月5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②人类为何要去探火?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③火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5 500万公里。即使最近时,也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一百多倍。
④从喜剧《火星叔叔马丁》中火星人意外掉落地球,到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人类在火星生存……这颗遥远而神秘的红色星球,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⑤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火星探索。迄今为止全世界开展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了对火星的飞掠、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⑥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落火,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陆续取得的科学成果,丰富了人类对火星演化历史、环境变化规律、火星表面典型地形地貌成因等的认知。
⑦火星取样返回,是未曾有国家突破的世界难题。
⑧中国如何突破?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作为我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将突破火面采样、火面起飞上升、环火交会和行星保护等关键技术,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⑨与此同时,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国际合作。“我们将联合各国或科研机构开展火星科研站的使命与任务定义、需求分析、概念研究、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等,共建火星家园。”刘继忠说。
⑩从载人航天飞出地球到奔月探火走向深空,广大航天人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也推动航天成果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四号,开展木星系探测任务;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随着深空探测的时间表日渐清晰,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正迈得更大、更远。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人类千年天问将得到更多答案。
(选自“新华网”2024年9月5日,有删改)
15.阅读这则新闻后,小雨不能确定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请你帮助找出并指出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距离地球最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
B.我国是在2021年首次探火的。迄今为止,人类开展了四十次火星探测任务。
C.2028年,天问三号将实施第二次探火,完成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任务。
D.火星取样返回,目前还是一个世界难题,广大航天人将来一定会有所突破。
17.“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源自屈原的长诗《天问》,作者引用此句诗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根据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其命名的深意。(温馨提示:结合本义、来源分析命名的寓意)(3分)
【链接材料】
从“神舟”“北斗”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这是宇宙级别的中国式浪漫!中国人民把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都寄托在这些既充满无穷想象力又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名字中,大家发现:登月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载人飞船叫“神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中国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这些命名都很有特色。
【示例】
载人飞船——神舟。“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同时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走在故乡春风里
朱谷忠
①回到故乡闽中,正是春天。乡音与乡情,像两只看不见的手,一早就招引我出门,让我伴着归来的燕子,在乡间欢快地穿行。
②迎面吹来清晨的风,抚摸着我的脸颊,几丝温润,几丝凉爽。“回来了?”“回来了!”“早呀!”“早啊!”让我高兴的是,一些老人还认得我,他们那熟悉的口音,我听起来感到分外亲切。行至村头,绿意盎然的枝条正在春风中摇曳,花圃、果棚、菜地,常常可见摩拳擦掌的人们,那闪动着的一顶顶斗笠,鲜亮得像一朵朵彩云。
③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走着,看着,感受着春来时乡间的生命律动。身旁,掠过的是忽闪的阳光,照亮了熟稔的灰墙黛瓦、阁楼扇门,以及矗立着的崭新楼房。许多人家的窗户都敞开着。踮踮脚尖,还可以看到花草葳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几把搁在墙洞的镰刀,一架躺在屋外的犁铧,一溜堆在廊沿的畚箕……朴实的乡亲们,历来对那些不起眼的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即便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他们仍然爱惜这些“老伙计”。
④出了小巷,眼前是村里的一条“新街”。其实,老人们都知道,它原是一段官道,由石块、石条铺成。一般来说,官道都是从村落外边擦过,而故乡的先辈们,却不管不顾地把这条约一公里长的官道“揽入怀中”。据说,当年他们考虑,只要把家族的根扎在这段官道两边,就算是共同拥有了一条抬脚可至的“主干道”。官道伸向村外的道口,则建起一座土木结构的凉亭。天气炎热时,每天轮流由一户农人在亭中施茶,供过路的客人、挑夫饮用。渐渐的,故乡成为官道上一个显眼的“节点”。于是,有人开起小客栈、小酒店;随后,杂货店、豆腐店、农具店也逐渐多了起来,展现了乡亲们亦农亦商的辛劳与智慧。如今,官道早已拓宽,两旁楼房高低错落。铳楼旁建起的农贸市场里,人声喧闹,商贩摩肩,蔬果充盈,鸡鸭满笼,织成一幅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画卷。
⑤走出农贸市场,踏上杨柳依依的河岸,脚下就是麦苗吐穗的田野了。这些年来,为了治理这条河流的污染,乡亲们曾挑灯夜战,数次疏浚河道,可惜效果并不明显。直到上下游全面整治,又实行了河长制,清凌凌的河水才重回人们身边。有趣的是,昨夜与一位童年时的伙伴喝茶闲聊,获悉村里推选他协助河长负责河沟的监测,有人称他为“沟长”。向来乐于助人的他笑着说:“别看我官小,但责任不小,因为沟长不但管水,也管岸,甚至管岸边的花草、桥边的古塔哩。”如今,漫步河堤,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一一在眼前掠过,想起这条河的过往,真让人有一种时空转换之感。
⑥当然,入眼舒朗的还有渠水淙淙的田野,它让我想起青少年时期在田间学农事的日子。是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熟悉的乡亲们,记得他们有过愁苦也有过欢乐的脸庞。
⑦这些年,故乡的变化快了起来。有人办企业,有人建蔬菜大棚,有人买汽车跑运输,有人在网上做电商……乡亲们都过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田野间,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面对这明媚的春色,我真想把自己变成一枚书签,夹进故乡生机勃勃的书页里……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13日,有删改)
19.作者回到故乡后看到了故乡的各种景象,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4分)
所至 所见
村头 绿意盎然的枝条,在花圃、果棚、菜地劳作的村民
①___________ 灰墙黛瓦、阁楼扇门,崭新的楼房和散布的农具
新街 高低错落的楼房,富有烟火气息的农贸市场
河岸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中“我”的故乡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生活自有精彩,感动需要表达。我们会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叹,为他人的精神气度而慨叹,为自然风物的美丽神奇而惊叹,为伟大时代的灿烂辉煌而赞叹……
请以《送给你,我的感叹号》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征途漫漫,理想要明。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自从喊出“上九天揽月”的壮志豪言,星辰大海就成了中国人的梦想,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从“一日游”到“半年居”,万里苍穹代表着航天人的征途。心中有家国情怀,眼中是“星辰大海”。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记叙文,也可以根据你的想法写成其他文体。
写作要求:①自定立意;②内容真实,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轻盈 彰显
2.①D  ②C  ③A
【解析】A.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B.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C.一丝不苟: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D.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①根据前面的“气势”可知,应用“锐不可当”。故选D。②根据后面的“完成一个又一个整齐划一的动作”可知,应用“一丝不苟”。故选C。③根据后面的“表演”可知,应用“精彩纷呈”。故选A。
3.宝安区社区舞蹈大赛决赛精彩上演
4.C
【解析】A.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的情形”或“的故事”等;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搭配不当,应将“建设”改为“开设”。
5.示例:“毛边组合”你们好!我是实验学校舞蹈社团的学生。恭喜你们取得宝安区社区舞蹈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学校的舞蹈社团课安排在10月21日16时,想邀请你们为我们做指导,不知道你们时间是否合适?热切期待你们的到来!
6.①大漠孤烟直,②长河落日圆③树树皆秋色,④山山唯落晖⑤几处早莺争暖树,⑥谁家新燕啄春泥(⑦云生结海楼⑧阴阳割昏晓
7.“红小鬼”。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从“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可以看出他们在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8.C
9.诗歌的首联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颔联写诗人投宿,渔人未归,诗人焦急等待;颈联写诗人眺望江面,江面船只稀少,不见渔人归来,诗人内心更加焦急;尾联写诗人远远看见一叶扁舟正寻找沙岸泊船,好像是期待已久的渔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然而生。因此,小华在朗诵时语调由“焦灼”转向了“轻快”。
10.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C.“凡数十里不绝”的意思是(群山)总共延绵数十里没有中断。绝:断,中断,不是“灭绝”的意思。故选C。
11.D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用法。两个句子意思分别为“旁边还有几个石矶,也都很奇特陡峭”“都比不上狮子矶”。从句意上看,前后两个句子形成的是转折关系。从连词角度考虑以下几个字。A.“故”在句首,一般是“所以”的意思,表结果;B.“以”可以理解为“因为”,表因果;C.“乃”可以理解为“于是”“才”,分别表承接和条件关系;D.“然”作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即“然而,但是”的意思,用来连接前后两个相对立或相反的分句。故选D。
12.C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错误,乙文主要描述了从雷江口到长江的景色,包括江南的群山和江面的浩渺,但并未细致描绘山水和林峦。B.错误,甲文确实着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但乙文并未着重刻画一日内不同时段的景物,而是主要描述了沿途的地理景观和自然景观。C.正确,甲文通过直接描述水流速度和力量来展现江流的迅疾,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而乙文则通过描述大船在江面上的摇晃和舞动,以及船工们紧张的神情和动作,间接表现江流的迅疾和危险,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D.错误,虽然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但甲文并未明确表达游赏过程中的人生感悟,而乙文则更多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惊险和艰辛。故选C。
13.即使骑着飞奔的马,乘风飞行,也没有这么快。
14.青林绿筱/倒生壁间/图画有所不及
【乙参考译文】从雷江口出发航行在长江上,江南的群山苍翠欲滴,层层叠叠,就像排列在一起的屏障,(群山)总共延绵数十里没有中断。(这样的景色)从金陵以西,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天,趁着顺风张开帆,船行得非常快,但江面宽广浩渺,白浪如同山一样高,我们乘坐的载重二千斛的大船,摇摆舞动,就像一片树叶。经过狮子矶,也叫作佛指矶,那里墙壁上长满了青苔,高达百尺,青葱的树林和绿色的竹子,倒映在墙壁之间,(那美妙的景象)图画也比不上。我遗憾船只行驶在北岸,不能经过它的下面。旁边还有几个石矶,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狮子矶。到了马当,就是所说的上元水府。山势特别秀丽挺拔,正面山脚直插大江之中。庙宇依附着陡峭的悬崖建造,成为悬挂在空中的楼阁,上下攀登的人都必须从楼阁西侧悬崖的小石径上下,紧握着藤蔓,侧着脚跟爬上去,就像登楼梯一样。……船到达石壁下面时,突然天色昏暗,风势猛烈,船夫们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急忙降下帆,赶忙驶向小港口,使尽全力牵拉,才勉强进入港口。
15.导语:9月5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作用:该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16.D
【解析】A.结合第②段“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可知,有关键词“较近”,选项中“是距离地球最近且环境最相似”表述错误;B.结合第⑥段“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落火,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可知,2021年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而不是“我国是在2021年首次探火的”,根据第⑤段“全世界开展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测任务”可知,选项中“开展了四十次”表述错误;C.结合第①段“天问三号任务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可知,有关键词“2028年前后”,而不是“2028年”这个确定的数字。
17.这是屈原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说明中国人民从古至今都在追寻、探索浩瀚星空的奥秘,同时表明火星探测器的命名源自《天问》。
18.示例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北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北斗七星能够帮我们辨认方向,以“北斗”命名,寓意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帮我们辨认方向。 示例二:登月探测器——嫦娥。“嫦娥”来自“嫦娥奔月”这则浪漫的古典神话故事,神话传说和古典诗词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宫”常常是代表着思念等情感的意象。 示例三:月球车——玉兔。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玉兔”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19.①村中小巷②杨柳依依,麦苗吐穗,清凌凌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__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农具比作老伙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乡亲们非常爱惜昔日的农具,表达了他们对农具有着深厚的感情。
21.一方面表现了在春天里,家乡的田野间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另一方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乡亲们乘着时代的东风,过上了富裕而美好的日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代的歌颂。
22.示例:这些变化使农民走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同时提醒我们要爱护生态环境,建造一个宜居家园;物质富裕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重视精神世界的富足。
三、写作(50分)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