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三角形》精选压轴题—2025年浙江省八(上)数学期中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三角形》精选压轴题—2025年浙江省八(上)数学期中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0 17:18:35

文档简介

《三角形》精选压轴题—2025年浙江省八(上)数学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余姚期末)如图,,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当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B.
C. D.
2.(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图,在中,,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点在边上.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  )
A.12 B.9 C.18 D.15
3.(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中,,,.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则等于(  )
A.64 B.60 C.56 D.52
4.(2024八上·绍兴期中)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5.(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分别以的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和,连接,O为的中点,的延长线交于点H.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6.(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交于点,、相交于点,过点作,过点作于点,有以下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7.(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已知平分,于点,于点,且,若,,则的长为   .
8.(2024八上·龙湾期中)小明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明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荡绳与地面垂直,荡至右侧最高位置为,荡至左侧最高位置为.已知起始位置A离地面垂直距离为,点B离地面垂直距离为.点B到的水平距离为,.则点C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m.
9.(2024八上·武城期中)如图是由5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延长交、分别于点M、N,延长交于点P.若,则   (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在中,,,,点D是线段中点,,,下列结论:①.②为等边三角形.③.④.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
11.(2020七下·锡山期末)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3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直角三角形”.如图,B、C为直线l上两点,点A在直线l外,且∠ABC=45°.若P是l上一点,且△ABP是“准直角三角形”,则∠APB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2.(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和中,,,且.
(1)如图1,连结,,判断和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点A在线段延长线上,,,求线段的长度;
(3)如图3,若,点D在边上运动,求周长的最小值.
13.(2025八上·红河期末)已知,在四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且.探究线段的数量关系.
(1)为探究上述问题,小宁先画出了其中一种特殊情况,如图①当,小宁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到点,使,连接,请你补全小宁的解题思路:先证明________;再证明_________;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在四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且,(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
(3)在四边形中,,,分别是所在直线上的点,且.请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14.(2024八上·南浔期中)(1)如图1,把一块三角板(,)放入一个“U”形槽中,使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槽的两壁及底边上滑动,已知,在滑动过程中;你发现线段与有什么数量关系?试说明你的结论
(2)【变式探究】如图2,在中,点、、分别在边,,上,若,那么与有何关系,并加以说理;
(3)【拓展应用】如图3,在中,,,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且,以为腰向右做等腰,使得,,若,点是的中点,连接,,,请求出的最小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解:∵,
∴,,
∴,
在中,,
∵,
∴,
∴,整理得,.
故选: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进而得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表示出,整理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EF,过点E作于点K,设AE,BF交于点L,交于点M,如图所示,
∵,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
∴,
∵,
∴,
又,,
∴,
∴,,
∵,
∴,
又,
∴,
∴,,
∵,
∵,,
∴,即,
∵,,,,
∴,
∴,,
∵,
又,,
∴,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题意,如图所示,连接,过点作于点,设交于点,交于点,可证,,,,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由此即可求解.
3.【答案】B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连接,
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易证,,,,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再通过证明,由此可求出结果.
4.【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是的垂直平分线,
∴,
∴,
∵是的垂直平分线,
∴,
∴,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最后根据角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倍长中线构造全等模型
【解析】【解答】解:A、如图,延长到M,使,连接,
∵O为的中点,
∴,
在与中,

∴,
∴,

∴,
∵四边形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在与中,

∴,
∴;故A不符合题意;
B、∵,
∴,
∵,
∴;故B不符合题意;
C、∵,
∴,
∵,
∴,
∴,
∵,
∴,
∴,
∴,
∴;故C不符合题意;
D、过G作于N,
∴,
∴,
∴,
∵,
∴,
∴,
∵,
∴,
∴,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如图所示,利用倍长中线法延长AO至M,连接GM,再过点G作AM的垂线段GN.
A、先利用SAS证明,则,,则有,则,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周角的概念可得,即,则可利用SAS证明,则;
B、由可得;
C、由可得,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则可证明,即,则;
D、由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可证,则,因为,即,则.
6.【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①∵,
∴,
∵平分,平分,
∴,
∴,故①正确;
②∵,
∴,
∵平分,
∴,
∴,故②正确;
③∵的度数不确定,
∴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平分,故③不正确;
④∵,
∴,
∴,
∵,
∴,
∵,
∴,
∴,
又∵,
∴,
∵平分,
∴,
∴,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是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②由平行线的性质得,结合角平分线性质得;③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④先推出,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得.
7.【答案】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平分,,,
∴,
在和中,

∴,
∴,
在和中,

∴,
∴,
∴,
∴,
在中,,
∴,
设,
则在中,,
在中,,
∴,
解得:,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CE=CF,利用HL可证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E=DF;再利用AAS可证得△ACE≌△A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E=AF,因此可求出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设,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解.
8.【答案】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由题意,得:,,,
∵,
∴,
∴,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
∴;
即:点C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解答时需要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得到边长的等量关系.再结合已知线段长度,设未知数并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后运用线段和差关系求得最终结果.
9.【答案】
【知识点】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由5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
∴设,,
∴,
∴,
∵,,,
∴,
∴,
∴,
∵,




故答案为:.
【分析】
由于所求两四边形都可证明是正方形,则可分别设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BC=a,FK=b,则由全等的性质可得AG=a+b,则三角形AEG与四边形AGHN的面积均可表示,则四边形AEHN的面积可表示;又由全等的性质可证,则四边形BMHP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DK的面积,也等于三角形AEG的面积,再利用已知两四边形的面积比求得a、b的数量比即可.
10.【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

点是线段的中点,

∴DB=DC=BC,
是等边三角形,

.
于点,DB=DC,∠DBC=60°,
∴,,.
∴∠EBF=∠DBA+∠DBF=60°,∠DBF=∠A=30°.
∵DA=DB,DE⊥AB,
∴,,
在和中,


故①正确,符合题意;
∵,.
∴BE=BF,
为等边三角形,
∴,
故②正确,符合题意;
,,


∵,


故③正确,符合题意;
∵,,BF⊥AC,
∴.
∵.
.
故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由,,,求得,则,可得,则,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于是可得∠EBF的度数,以及∠DBF=∠A=30°,继而可根据“”证明,可判断①正确;可得BE=BF,可判断②正确;再证明,即可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G的长,可判断③正确;利用勾股定理计算BF的长,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计算△ADB的面积,可判断④,即可得到结论.
11.【答案】15°,120°,22.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当点P在点 B右侧时:
∵ ,而45° ,
∠ABC ,
①∠A= ,∠ABC= =45°,
由 得: ,
∴∠APB= ;
②∠APB= ,∠ABC= =45°,
同理得:∠APB= ;
③∠APB= ,∠A= ,
得: ,
解得: ,不合题意;
④∠APB= ,∠A= ,
同理,不合题意;
当点P在点 B左侧时:
⑤∠APB= ,∠A= ,∠ABC=∠APB+∠A=45°,
得: ,
解得: ,即∠APB= ;
⑥∠APB= ,∠A= ,∠ABC=∠APB+∠A=45°,
得: ,
解得: ,即∠APB= ;
综上,∠APB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或 或 .
故答案为: 或 或 .
【分析】根据“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分当点P在点 B右侧时及当点P在点 B左侧时两类讨论即可解决问题.
12.【答案】(1)解:,理由如下,
证明:如图,
∵,
∴,
∵,,
∴,
∴,,
∵,,,
∴,
∴;
(2)解:连接,
同上可证明:,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整理得:,
解得:或(舍),
∴;
(3)解:由(1)可知:,
∴.∵,
∴由勾股定理得:.
的周长,
有最小值时,的周长有最小值.
∵时,有最小值,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周长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利用开平方求未知数
【解析】【分析】(1)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BE=∠CAD,AD=BE,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证垂直关系;
(2)连接,同上可证明:,,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x的方程,配方之后利用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3)由勾股定理得:,则的周长,故有最小值时,的周长有最小值,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时,有最小值,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1)解:,理由如下,
证明:如图,
∵,
∴,
∵,,
∴,
∴,,
∵,,,
∴,
∴;
(2)解:连接,
同上可证明:,,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整理得:,
解得:或(舍),
∴;
(3)解:由上同理可知:,
∵,
∴由勾股定理得:,
的周长,
有最小值时,的周长有最小值,
当时,有最小值,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周长的最小值为.
13.【答案】(1)
(2)答:(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②,延长 到点G,使 ,连接,
∵,
∴,
在 与 中,

∴,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3)或或;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截长补短构造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
(1)
解:补全小宁的解题思路如下:
先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故答案为: ,,;
(3)
答:或或,理由如下:
①由(1)、(2)可知,;
②,如图:当点E、F分别在BC、CD延长线上时,在 上截取,使 ,连接 ,


在 与 中,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③,如图,当点E、F分别在CB、DC的延长线上时,在上截取,
同②,先证得,再证得,
∴ ;
④如图,点 、F分别在 、的延长线上,此时线段之间并无直接数量关系;
综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或或.
【分析】
(1)当时,延长到点,使,连接,则可利用SAS证明,由全等的性质可得,则,可再利用SAS证明,则由全等的性质并等量代换得 ;
(2)当时,延长 到点G,使 ,连接 ,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利用SAS先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3)由于点E、F分别在直线BC和CD上,因此可分三种情况讨论,即点E、F分别在边BC和CD上、点E、F分别在BC、CD延长线上时、或点E、F分别在CB、DC的延长线上时,或点 、F分别在 、的延长线上,再利用截长补短法证明三角形全等,再进行线段的和差计算即可.
(1)解:补全小宁的解题思路如下:
先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故答案为: ,,;
(2)解:(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②,延长 到点G,使 ,连接,
∵,
∴,
在 与 中,

∴,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3)解:或或,理由如下:
①,如图:在 上截取,使 ,连接 ,


在 与 中,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②,如图,在上截取,
同第一种情况,先证得,再证得,
∴ ;
③由(1)、(2)可知,;
④如图,点 在 延长线上,点 在延长线上,此时线段之间并无直接数量关系;
综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或或.
14.【答案】解:(1).理由如下:




在与中,



(2).
理由如下:
,,



(3) 在上截取,连接,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连接,,如下图,
,,



,,.










点在射线上运动.
点与的关于对称,


当、、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
,,


由对称性可知,,

点是的中点,,


在中,,
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三角形-动点问题;同侧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锐角);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
【解析】【分析】(1)利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求得,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2)利用等量代换来进行求解;
(3)在上截取,连接,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来求解.
1 / 1《三角形》精选压轴题—2025年浙江省八(上)数学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余姚期末)如图,,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当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解答】解:∵,
∴,,
∴,
在中,,
∵,
∴,
∴,整理得,.
故选: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进而得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表示出,整理即可.
2.(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图,在中,,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点在边上.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  )
A.12 B.9 C.18 D.15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EF,过点E作于点K,设AE,BF交于点L,交于点M,如图所示,
∵,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
∴,
∵,
∴,
又,,
∴,
∴,,
∵,
∴,
又,
∴,
∴,,
∵,
∵,,
∴,即,
∵,,,,
∴,
∴,,
∵,
又,,
∴,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题意,如图所示,连接,过点作于点,设交于点,交于点,可证,,,,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由此即可求解.
3.(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中,,,.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则等于(  )
A.64 B.60 C.56 D.52
【答案】B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连接,
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易证,,,,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再通过证明,由此可求出结果.
4.(2024八上·绍兴期中)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是的垂直平分线,
∴,
∴,
∵是的垂直平分线,
∴,
∴,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最后根据角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5.(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分别以的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和,连接,O为的中点,的延长线交于点H.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倍长中线构造全等模型
【解析】【解答】解:A、如图,延长到M,使,连接,
∵O为的中点,
∴,
在与中,

∴,
∴,

∴,
∵四边形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在与中,

∴,
∴;故A不符合题意;
B、∵,
∴,
∵,
∴;故B不符合题意;
C、∵,
∴,
∵,
∴,
∴,
∵,
∴,
∴,
∴,
∴;故C不符合题意;
D、过G作于N,
∴,
∴,
∴,
∵,
∴,
∴,
∵,
∴,
∴,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如图所示,利用倍长中线法延长AO至M,连接GM,再过点G作AM的垂线段GN.
A、先利用SAS证明,则,,则有,则,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周角的概念可得,即,则可利用SAS证明,则;
B、由可得;
C、由可得,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则可证明,即,则;
D、由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可证,则,因为,即,则.
6.(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交于点,、相交于点,过点作,过点作于点,有以下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①∵,
∴,
∵平分,平分,
∴,
∴,故①正确;
②∵,
∴,
∵平分,
∴,
∴,故②正确;
③∵的度数不确定,
∴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平分,故③不正确;
④∵,
∴,
∴,
∵,
∴,
∵,
∴,
∴,
又∵,
∴,
∵平分,
∴,
∴,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是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②由平行线的性质得,结合角平分线性质得;③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④先推出,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得.
二、填空题
7.(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图,已知平分,于点,于点,且,若,,则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平分,,,
∴,
在和中,

∴,
∴,
在和中,

∴,
∴,
∴,
∴,
在中,,
∴,
设,
则在中,,
在中,,
∴,
解得:,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CE=CF,利用HL可证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BE=DF;再利用AAS可证得△ACE≌△A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E=AF,因此可求出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设,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解.
8.(2024八上·龙湾期中)小明在公园里荡秋千.如图,小明坐在秋千的起始位置A处,荡绳与地面垂直,荡至右侧最高位置为,荡至左侧最高位置为.已知起始位置A离地面垂直距离为,点B离地面垂直距离为.点B到的水平距离为,.则点C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m.
【答案】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由题意,得:,,,
∵,
∴,
∴,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
∴;
即:点C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解答时需要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得到边长的等量关系.再结合已知线段长度,设未知数并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后运用线段和差关系求得最终结果.
9.(2024八上·武城期中)如图是由5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延长交、分别于点M、N,延长交于点P.若,则   (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知识点】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由5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
∴设,,
∴,
∴,
∵,,,
∴,
∴,
∴,
∵,




故答案为:.
【分析】
由于所求两四边形都可证明是正方形,则可分别设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BC=a,FK=b,则由全等的性质可得AG=a+b,则三角形AEG与四边形AGHN的面积均可表示,则四边形AEHN的面积可表示;又由全等的性质可证,则四边形BMHP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DK的面积,也等于三角形AEG的面积,再利用已知两四边形的面积比求得a、b的数量比即可.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在中,,,,点D是线段中点,,,下列结论:①.②为等边三角形.③.④.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
【答案】①②③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

点是线段的中点,

∴DB=DC=BC,
是等边三角形,

.
于点,DB=DC,∠DBC=60°,
∴,,.
∴∠EBF=∠DBA+∠DBF=60°,∠DBF=∠A=30°.
∵DA=DB,DE⊥AB,
∴,,
在和中,


故①正确,符合题意;
∵,.
∴BE=BF,
为等边三角形,
∴,
故②正确,符合题意;
,,


∵,


故③正确,符合题意;
∵,,BF⊥AC,
∴.
∵.
.
故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由,,,求得,则,可得,则,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于是可得∠EBF的度数,以及∠DBF=∠A=30°,继而可根据“”证明,可判断①正确;可得BE=BF,可判断②正确;再证明,即可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G的长,可判断③正确;利用勾股定理计算BF的长,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计算△ADB的面积,可判断④,即可得到结论.
11.(2020七下·锡山期末)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3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直角三角形”.如图,B、C为直线l上两点,点A在直线l外,且∠ABC=45°.若P是l上一点,且△ABP是“准直角三角形”,则∠APB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
【答案】15°,120°,22.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当点P在点 B右侧时:
∵ ,而45° ,
∠ABC ,
①∠A= ,∠ABC= =45°,
由 得: ,
∴∠APB= ;
②∠APB= ,∠ABC= =45°,
同理得:∠APB= ;
③∠APB= ,∠A= ,
得: ,
解得: ,不合题意;
④∠APB= ,∠A= ,
同理,不合题意;
当点P在点 B左侧时:
⑤∠APB= ,∠A= ,∠ABC=∠APB+∠A=45°,
得: ,
解得: ,即∠APB= ;
⑥∠APB= ,∠A= ,∠ABC=∠APB+∠A=45°,
得: ,
解得: ,即∠APB= ;
综上,∠APB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或 或 .
故答案为: 或 或 .
【分析】根据“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分当点P在点 B右侧时及当点P在点 B左侧时两类讨论即可解决问题.
三、解答题
12.(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和中,,,且.
(1)如图1,连结,,判断和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点A在线段延长线上,,,求线段的长度;
(3)如图3,若,点D在边上运动,求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1)解:,理由如下,
证明:如图,
∵,
∴,
∵,,
∴,
∴,,
∵,,,
∴,
∴;
(2)解:连接,
同上可证明:,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整理得:,
解得:或(舍),
∴;
(3)解:由(1)可知:,
∴.∵,
∴由勾股定理得:.
的周长,
有最小值时,的周长有最小值.
∵时,有最小值,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周长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利用开平方求未知数
【解析】【分析】(1)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BE=∠CAD,AD=BE,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证垂直关系;
(2)连接,同上可证明:,,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x的方程,配方之后利用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3)由勾股定理得:,则的周长,故有最小值时,的周长有最小值,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时,有最小值,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1)解:,理由如下,
证明:如图,
∵,
∴,
∵,,
∴,
∴,,
∵,,,
∴,
∴;
(2)解:连接,
同上可证明:,,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整理得:,
解得:或(舍),
∴;
(3)解:由上同理可知:,
∵,
∴由勾股定理得:,
的周长,
有最小值时,的周长有最小值,
当时,有最小值,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周长的最小值为.
13.(2025八上·红河期末)已知,在四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且.探究线段的数量关系.
(1)为探究上述问题,小宁先画出了其中一种特殊情况,如图①当,小宁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到点,使,连接,请你补全小宁的解题思路:先证明________;再证明_________;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在四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且,(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
(3)在四边形中,,,分别是所在直线上的点,且.请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
(2)答:(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②,延长 到点G,使 ,连接,
∵,
∴,
在 与 中,

∴,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3)或或;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截长补短构造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
(1)
解:补全小宁的解题思路如下:
先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故答案为: ,,;
(3)
答:或或,理由如下:
①由(1)、(2)可知,;
②,如图:当点E、F分别在BC、CD延长线上时,在 上截取,使 ,连接 ,


在 与 中,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③,如图,当点E、F分别在CB、DC的延长线上时,在上截取,
同②,先证得,再证得,
∴ ;
④如图,点 、F分别在 、的延长线上,此时线段之间并无直接数量关系;
综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或或.
【分析】
(1)当时,延长到点,使,连接,则可利用SAS证明,由全等的性质可得,则,可再利用SAS证明,则由全等的性质并等量代换得 ;
(2)当时,延长 到点G,使 ,连接 ,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利用SAS先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3)由于点E、F分别在直线BC和CD上,因此可分三种情况讨论,即点E、F分别在边BC和CD上、点E、F分别在BC、CD延长线上时、或点E、F分别在CB、DC的延长线上时,或点 、F分别在 、的延长线上,再利用截长补短法证明三角形全等,再进行线段的和差计算即可.
(1)解:补全小宁的解题思路如下:
先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故答案为: ,,;
(2)解:(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②,延长 到点G,使 ,连接,
∵,
∴,
在 与 中,

∴,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3)解:或或,理由如下:
①,如图:在 上截取,使 ,连接 ,


在 与 中,

∴,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②,如图,在上截取,
同第一种情况,先证得,再证得,
∴ ;
③由(1)、(2)可知,;
④如图,点 在 延长线上,点 在延长线上,此时线段之间并无直接数量关系;
综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或或.
14.(2024八上·南浔期中)(1)如图1,把一块三角板(,)放入一个“U”形槽中,使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槽的两壁及底边上滑动,已知,在滑动过程中;你发现线段与有什么数量关系?试说明你的结论
(2)【变式探究】如图2,在中,点、、分别在边,,上,若,那么与有何关系,并加以说理;
(3)【拓展应用】如图3,在中,,,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且,以为腰向右做等腰,使得,,若,点是的中点,连接,,,请求出的最小值.
【答案】解:(1).理由如下:




在与中,



(2).
理由如下:
,,



(3) 在上截取,连接,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连接,,如下图,
,,



,,.










点在射线上运动.
点与的关于对称,


当、、三点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
,,


由对称性可知,,

点是的中点,,


在中,,
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三角形-动点问题;同侧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锐角);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
【解析】【分析】(1)利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求得,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2)利用等量代换来进行求解;
(3)在上截取,连接,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来求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