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0《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居里夫妇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科研的事迹,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理解科学精神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对科学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语言运用:积累文中 “微妙”“燥热”“沥青” 等重点字词,掌握其读音、字形与含义;学习文中细节描写、引用等写作手法,能在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中运用这些手法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提升语言的准确运用和生动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通过梳理文章情节,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 “美丽的颜色” 的多重内涵,培养辩证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通过探究引用手法的作用,提升对文章写作技巧的鉴赏与分析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文中描写的镭的蓝色荧光之美,体会居里夫妇在艰苦科研中展现的精神之美;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与场景氛围的方法,尝试在写作中发现与展现生活中的 “美”,提升审美感知与审美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勾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角度体味本文语言的情味,大量引用传主的话,补充历史细节,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教学过程
【导入】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在两个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她就是玛丽·居里。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人物传记《美丽的颜色》,走近居里夫人,见证居里夫人探索科学的艰难过程。
一、初步感知
1.速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大意。
生自由阅读。
明确:居里夫妇在简陋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发现并提炼出“镭”。
2. 仔细阅读第一段,找出概括居里夫人探索镭过程的两个词语。
明确:“艰苦”“快乐”
二、分析精神
1.寻找探索的“艰苦”
圈点勾画体现居里夫妇探索过程“艰苦”的相关语句,进行批注。从不同角度说一说:“艰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没有方法补救。
②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小结】艰苦在环境的恶劣、条件的简陋和工作自身的繁重。
2.品读探索的“快乐”
在这样简陋、艰苦的实验条件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居里夫妇的工作态度如何 请圈点勾画体现居里夫妇探索过程“快乐”的相关语句,进行批注。
①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②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③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追问:这种“艰苦”和“快乐”矛盾吗
生自由回答。
明确:不矛盾,因为“艰苦”指科研条件的艰苦,而“快乐”是主观感受上的快乐,是指居里夫人对自己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居里夫人依然以苦为乐,保持着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天真烂漫的情怀,这就更加能够衬托出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更能突出她人格的魅力。
3. 通过了解这段艰苦而又快乐的时光,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居里夫人?请阅读课文,用四字词来概括并提供原文的支撑。
参考:
坚持不懈:“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积极乐观:“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热爱科学:“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以苦为乐:“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认真负责:“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后来,在不懈努力下,把工作做好。
吃苦耐劳:“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三、品读写法
1.探究标题
结合刚刚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题目“美丽的颜色”指的是什么?
明确:“美丽的颜色”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美好的精神品质。
【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写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赞美了居里夫人精神品质上美丽的颜色。
2.人物传记的真实性
《美丽的颜色》是一篇人物传记,出自《居里夫人传》。读名人传记,我们要读传记中所写的名人故事,更要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精神品质,为我们未来的路汲取人生的营养,树立人生的标杆。
(1)本文阅读提示中写到: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请找出具体引用部分,分析其作用。
明确:
【第5段】“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第6段】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吃的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第11段】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第14段】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第15段]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
【小结】因此传记写作的特点,一是用描写来体现出它的生动性。二是故事的真实性。
四、总结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在人类史上的美丽颜色永不消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