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5《背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15《背影》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1 19: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背影》中父亲朱鸿均的人物形象,掌握“道具、服装、台词、动作”等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能运用文本细节创作比喻句,初步学会通过细节分析人物情感。
3.体会父爱的深沉与无私,理解平凡人物背影中的情感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片段的细节描写,把握父爱情感。
2.难点:将文本细节转化为有情感的比喻句,迁移理解不同职业背影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拍微电影”。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消息:
情境任务
“中国好父亲”评选拉开帷幕,收到社会备界的涌跃投稿,好父亲候选人魅力四射,投票选出三位进入决赛圈。为了让朱自清的父亲朱鸿均先生摘得桂冠,特给朱鸿均先生拍一部微电影,帮他拿下“中国好父亲”冠军!
(二)课堂环节
任务一 制作参赛名片,选剧本
1.制作朱鸿均参赛名片:
姓名:朱鸿均
籍贯:江苏扬州
人生三部曲
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很多大事。
中年---差使交卸,母亲离世,东奔西走
老年---年老颓唐,大去不远。
2.思考:选取哪个事件作为微电影的剧本内容?说出理由。
A.父亲决定亲自送我
B.父亲在车站为我打点
C.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
(学生发言:最感人、最有画面感、最能体现父爱……)
任务二 剧组分工协作,引分析
1.剧组分工
分工:道具组
服装组
台词组
动作组
细节指导
例:【道具组】
道具:橘子、火车、轨道、道具、车站、栅栏、铁道、造雪机
解析:父亲特意把握送到车站,还为我去买橘子。造雪机的使用,说明南方冬天的天气是非常寒冷的,但父亲不畏严寒,依旧亲自送我,突出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1)【服装组】
儿子穿紫毛大衣,父亲戴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
解析:两种服装进行对比,突出两父子穿着的区别,父亲穿的是朴素随意的棉袍,却为儿子准备了精致暖和的紫毛大衣。从服装中可以看到父亲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无私的爱。
(2)【台词组】
儿子:“爸爸你走吧”
爸爸:“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
解析:这里的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担心我口渴而前去买橘,让我在次等候的提醒,和我即将出发前,对我的仔细叮嘱。表达父亲对我的细腻关爱,只言片语,情深意切。
(3)【动作组】
蹒跚地走
慢慢探身
穿过铁道
爬上月台
两手攀着
脚向上缩
抱着橘子
往回走
慢慢趴下
抱起橘子走
解析: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父亲买橘子过程的艰辛不易,突出父亲年事已高,动作缓慢的特点,表达父爱的伟大无私。
2.观视频片段---父亲买橘(热烈祝贺朱鸿均先生荣获“中国好父亲”评选活动冠军)
任务三 美句抒写细节,融比喻
1、要求:必须包含文本细节(如黑布小帽、蹒跚的脚步、朱红的橘子,皱巴巴的黑棉袍,爬月台时微倾等)。让比喻不脱离文本,更有《背影》专属的情感。
例子:朱鸿均的背影是件皱巴巴的黑棉袍,爬月台时向左微倾的弧度里,藏着不肯说出口的疼与爱。
练习:朱鸿均的背影是藏着
{细节+意象+情感}
齐读——
A 朱鸿均的背影是铁道边的一抹黑,两手攀着月台的样子,藏着不肯讲出的爱子深情。
B 朱鸿均的背影是怀里揣着的朱红橘子,扑扑泥土的轻松背后,藏着不想让儿子看见的累。
C 朱鸿均的背影是一堆朱红色的橘子,爬月台时的费力,生活的挫折,藏着父亲不想让儿子担心的“隐忍”。
外卖员的背影藏着对顾客的负责
老师的背影藏着对学生的牵挂
环卫工人的背影藏着对城市的守护
消防员的背影藏着对生命的担当
医护人员的背影藏着对患者的坚守
建筑工人的背影藏着对万家的期许
(三)课堂总结:
愿我们不仅能看到繁花似锦,也能读懂那些沉默的背影。
(四)作业超市
1.必做:美句扩展成一段描写不同职业背影的短文(150 字以内)
2.选做:以朱自清的视角,给朱鸿均先生写一封 50 字左右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