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上一周一测(十四)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阶段测试6.1~6.4(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七上一周一测(十四)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阶段测试6.1~6.4(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3 07:11: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七上一周一测(十四)
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阶段测试6.1~6.4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面现象说明“线动成面”的是(  )
A.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
B.扔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
C.天空划过一道流星
D.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面划出的痕迹
2.(3分)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点动成线
C.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3分)下列实物图中,能抽象出圆柱体的是(  )
A. B.
C. D.
4.(3分)下列图形中的线段和射线,能够相交的是(  )
A. B. C. D.
5.(3分)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
A.A′B′>AB
B.A′B′=AB
C.A′B′<AB
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
6.(3分)已知如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O不在直线AC上
B.图中共有5条线段
C.射线AB与射线BC是指同一条射线
D.直线AB与直线CA是指同一条直线
7.(3分)如图,已知A,B,C三点,画直线AB,画射线AC,连接BC,按照上述语句画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8.(3分)已知AB=6,P点是到A、B两点等距离的点,则AP的长为(  )
A.3 B.4 C.5 D.无法确定
9.(3分)如图,某同学用直尺画数轴,数轴上点A,B分别在直尺的1cm,9cm处,若点A对应﹣4,直尺的0刻度位置对应﹣6,则线段AB中点对应的数为(  )
A.4 B.5 C.8 D.0
10.(3分)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D是AC的中点,M是AB的中点,那么MD=(  )cm
A.4 B.3 C.2 D.1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小红家买了一套住房,她想在房间的墙上钉一根细木条,挂上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小红用了两根钉子就把细木条固定住了这是因为    .
12.(3分)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AC=CD=BD.
(1)BC=    AB;(填数字)
(2)比较大小:BC     AD.(填“>”、“<”或“=”)
13.(3分)如图,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BC=2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AB=2cm,则BD的长度是    .
14.(3分)经过平面内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    条直线.
15.(3分)如图,已知线段AB=12,延长线段AB至点C,使得BC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的长是     .
16.(3分)如果线段AB=6cm,点C在直线AB上,BC=4cm,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
17.(8分)如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起来.
18.(8分)尺规作图:如图,已知线段a,b,请用尺规作一条线段MN,使MN=2b﹣a.
19.(8分)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画直线AC,线段BC,射线AB;
(2)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不同于B,C),连接线段AD;
(3)数数看,此时图中线段的条数.
20.(8分)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B上,且DB=2AD.若AB=18,求线段DC的长.
21.(8分)已知线段AB=8cm,BC=3cm.
(1)线段AC的长度能否确定?(直接回答“能”或“不能”即可);
(2)是否存在使A、C之间的距离最短的情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AC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能比较BA+BC与AC的大小吗?为什么?
22.(10分)请你先动笔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再回答下列问题:
画1条直线,可将平面分成2部分;
画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
画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7个部分;
那么,画6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n条直线呢?
23.(10分)如图,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若AB=20,BC=8,求MN的长;
(2)若AB=a,BC=8,求MN的长;
(3)若AB=a,BC=b,求MN的长;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24.(12分)画出图形并进行解答:已知线段AB=12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且AC:BC=1:2,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七上一周一测(十四)
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阶段测试6.1~6.4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D C C A D A C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面现象说明“线动成面”的是(  )
A.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
B.扔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
C.天空划过一道流星
D.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面划出的痕迹
【思路点拨】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是“面动成体”,故本选项错误;
B、扔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是“点动成线”,故本选项错误;
C、天空划过一道流星是“点动成线”,故本选项错误;
D、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面划出的痕迹是“线动成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2.(3分)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点动成线
C.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思路点拨】根据线段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故选:D.
3.(3分)下列实物图中,能抽象出圆柱体的是(  )
A. B.
C. D.
【思路点拨】根据圆柱的特点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抽象出来的是球,故A不符合题意;
B、抽象出来的是四棱柱,故B不符合题意;
C、抽象出来的是圆柱,故C符合题意;
D、抽象出来的是圆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3分)下列图形中的线段和射线,能够相交的是(  )
A. B. C. D.
【思路点拨】利用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图形中的线段与射线,能够相交的是,
故选:D.
5.(3分)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
A.A′B′>AB
B.A′B′=AB
C.A′B′<AB
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
【思路点拨】根据比较线段的长短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图可知,A′B′<AB;
故选:C.
6.(3分)已知如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O不在直线AC上
B.图中共有5条线段
C.射线AB与射线BC是指同一条射线
D.直线AB与直线CA是指同一条直线
【思路点拨】根据点与直线的关系可知点O不在直线AC上,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图中有线段AB、AC、BC、OB、OC,共5条,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射线表示方法是端点字母在前,故C错误,符合题意;
直线表示方法是用直线上两个点表示,没有先后顺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解答】解:A、点O不在直线AC上,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线段AB、AC、BC、OB、OC,共5条,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射线AB与射线BC不是指同一条射线,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直线AB与直线CA是指同一条直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3分)如图,已知A,B,C三点,画直线AB,画射线AC,连接BC,按照上述语句画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思路点拨】依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画法,即可得出图形.
【解答】解:画直线AB,画射线AC,连接BC,如图所示:
故选:A.
8.(3分)已知AB=6,P点是到A、B两点等距离的点,则AP的长为(  )
A.3 B.4 C.5 D.无法确定
【思路点拨】P到A、B两点距离相等,则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但与端点的距离不能确定.
【解答】解:∵P到A、B两点距离相等,
∴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而垂直平分线是直线,
所以P与端点的距离不能确定.
故选:D.
9.(3分)如图,某同学用直尺画数轴,数轴上点A,B分别在直尺的1cm,9cm处,若点A对应﹣4,直尺的0刻度位置对应﹣6,则线段AB中点对应的数为(  )
A.4 B.5 C.8 D.0
【思路点拨】在直尺中找到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字是5.根据题意可知直尺中每一厘米是数轴上两个单位长度,即可推理出直尺中数字5对应数轴上的数.
【解答】解:由题可得线段AB的中点在直尺上是数字5,
∵点A对应﹣4,直尺的0刻度位置对应﹣6,
∴直尺中一厘米是数轴上两个单位长度.
∴(5﹣1)×2=8,﹣4+8=4.
∴线段AB中点对应的数为4.
故选:A.
10.(3分)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D是AC的中点,M是AB的中点,那么MD=(  )cm
A.4 B.3 C.2 D.1
【思路点拨】由AB=10cm,BC=4cm.于是得到AC=AB+BC=14cm,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由D是AC的中点,得到AD,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到MD=AD﹣AM,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AB=10cm,BC=4cm.
∴AC=AB+BC=14cm,
∵D是AC的中点,
∴ADAC=7cm;
∵M是AB的中点,
∴AMAB=5cm,
∴DM=AD﹣AM=2cm.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小红家买了一套住房,她想在房间的墙上钉一根细木条,挂上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小红用了两根钉子就把细木条固定住了这是因为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思路点拨】根据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答即可.
【解答】解:小红用了两根钉子就把细木条固定住了这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2.(3分)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AC=CD=BD.
(1)BC=   AB;(填数字)
(2)比较大小:BC  =  AD.(填“>”、“<”或“=”)
【思路点拨】(1)由AC=CD=BD,可得,即可求解;
(2)由(1)同理可求:,即可求解.
【解答】解:(1)因为AC=CD=BD,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2)由(1)得,
同理可求:,
所以BC=AD,
故答案为:=.
13.(3分)如图,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BC=2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AB=2cm,则BD的长度是 1cm  .
【思路点拨】先根据AB=2cm,BC=2AB求出BC的长,故可得出AC的长,再根据D是AC的中点求出AD的长度,由BD=AD﹣AB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B=2cm,BC=2AB,
∴BC=4cm.
∴AC=AB+BC=6cm.
∵D是AC的中点,
∴ADAC=3cm.
∴BD=AD﹣AB=1cm.
故答案为:1cm.
14.(3分)经过平面内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 1或3  条直线.
【思路点拨】相当于在三个点中任意选两个点,分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和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
不妨设三个点为A、B、C,
当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只能画一条,
当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则有AB、AC、BC三条,
故答案为:1或3.
15.(3分)如图,已知线段AB=12,延长线段AB至点C,使得BC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的长是  3  .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BC=6,所以AC=18,由于D是AC中点,可得AD=9,从BD=AB﹣AD就可求出线段BD的长.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12,且BCAB,
∴BC=6,AC=12+6=18,
而点D是线段AC的中点,
∴ADAC18=9,
而BD=AB﹣AD=12﹣9=3.
故答案为:3.
16.(3分)如果线段AB=6cm,点C在直线AB上,BC=4cm,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1cm或5cm  .
【思路点拨】先画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
【解答】解:本题有两种情形:
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
∵AB=6cm,BC=4cm,
∴AC=AB﹣BC=6﹣4=2(cm),
∵D是AC的中点,
∴ADAC2=1(cm);
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AB=6cm,BC=4cm,
∴AC=AB+BC=6+4=10(cm),
∵D是AC的中点,
∴ADAC10=5(cm).
故答案为:1cm或5cm.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
17.(8分)如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起来.
【思路点拨】根据每一个几何体的特征判断即可.
【解答】解:连线如图:
18.(8分)尺规作图:如图,已知线段a,b,请用尺规作一条线段MN,使MN=2b﹣a.
【思路点拨】先在射线MP上依次截取MA=AB=b,然后在BM上截取BN=a,则线段MN满足条件.
【解答】解:如图,MN为所作.
19.(8分)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画直线AC,线段BC,射线AB;
(2)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不同于B,C),连接线段AD;
(3)数数看,此时图中线段的条数.
【思路点拨】(1)依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即可得到直线AC,线段BC,射线AB;
(2)依据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不同于B,C),连接线段AD即可;
(3)根据图中的线段为AB,AC,AD,BD,CD,BC,即可得到图中线段的条数.
【解答】解:(1)如图,直线AC,线段BC,射线AB即为所求;
(2)如图,线段AD即为所求;
(3)由题可得,图中线段的条数为6.
20.(8分)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B上,且DB=2AD.若AB=18,求线段DC的长.
【思路点拨】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18,
∴AC=BCAB=9,
又∵点D在线段AB上,DB=2AD.AB=18,
∴ADAB=6,BDAB=12,
∴CD=AC﹣AD=9﹣6=3.
21.(8分)已知线段AB=8cm,BC=3cm.
(1)线段AC的长度能否确定?(直接回答“能”或“不能”即可);
(2)是否存在使A、C之间的距离最短的情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AC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能比较BA+BC与AC的大小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1)根据点C的位置,点C不在直线AB上时,AC的长短无法确定;
(2)当点C在线段AB上时,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3)分类讨论: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当点C在线段AB上时,根据线段的比较,可得答案;当点C在直线AB外时,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1)不能.
(2)存在使A、C之间的距离最短的情形,此时AC=AB﹣BC=8﹣3=5(cm).
(3)能.
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BA+BC=AC;
当点C在线段AB上时,BA+BC>AC;
当点C在直线AB外时,BA+BC>AC,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2.(10分)请你先动笔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再回答下列问题:
画1条直线,可将平面分成2部分;
画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
画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7个部分;
那么,画6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n条直线呢?
【思路点拨】根据每两条直线都相交且三条直线不交于同一点,可得最多平面.先分别求得1条,2条,3条直线,4条直线,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将平面分割成的区域个数,总结规律,进而求解.
【解答】解:1条直线时,平面最多被分为1+1=2部分;
2条直线时,平面最多被分为1+1+2=4部分;
3条直线时,平面最多被分为1+1+2+3=7部分;
4条直线时,平面最多被分为1+1+2+3+4=11部分;
5条直线时,平面最多被分为1+1+2+3+4+5=16部分
可知:6条直线时:平面最多被分为1+1+2+3+4+5+6=22部分
n条直线时:平面最多可分为:1+1+2+3+4+…+n=1+(1+2+3+4+…+n)=1n(n+1)n2n+1(部分).
23.(10分)如图,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若AB=20,BC=8,求MN的长;
(2)若AB=a,BC=8,求MN的长;
(3)若AB=a,BC=b,求MN的长;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思路点拨】(1)由于点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由此即可得到MBAB,NBBC,而MN=MB+NB,由此就可以求出MN的长度;
(2)根据(1)的结论可以知道MN=MB+NB,然后把AB=a,BC=8代入即可求出MN的长度;
(3)方法和(2)一样,直接把AB=a,BC=b代入MN=MB+NB即可求出结果.
(4)根据(1)(2)(3)可以得出NM的长度始终等于线段AC的一半.
【解答】解:(1)∵AB=20,BC=8,
∴AC=AB+BC=28,
∵点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AC=14,NCBC=4,
∴MN=MC﹣NC=14﹣4=10;
(2)根据(1)得MN(AC﹣BC)ABa;
(3)根据(1)得MN(AC﹣BC)ABa;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线段NM始终等于线段AB的一半,与C的点的位置无关.
24.(12分)画出图形并进行解答:已知线段AB=12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且AC:BC=1:2,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
【思路点拨】根据线段的比例,可得AC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CD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图1,
由AB=12cm,AC:BC=1:2,得
ACAB=4cm,BCAB=8cm.
由D是线段AC的中点,得
CDAC=2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BD=CD+BC=2+8=10cm;
如图2,
由AB=12cm,AC:BC=1:2,得
AC=AB=12cm,BC=2AB=24cm.
由D是线段AC的中点,得
CDAC=6cm.
由线段的和差,得
BD=BC﹣CD=24﹣6=18cm;
综上所述:BD的长是10cm或1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