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3.2( 第1课时 )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课件(共21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3.2( 第1课时 )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课件(共21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2 10:15:4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3.2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1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2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第二节内容。本节概述了不论是营养物质的运输还是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是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血液主要是在血管和心脏中循环流动,因此,血管作为运输物质的主要器官之一,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血液之所以能在循环管道中不停地流动,就是依靠心脏有节律地舒缩活动,因此,心脏是运输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要求掌握:心脏有四个腔,与四个腔分别相通的8条血管以及两组瓣膜及其作用。理解心脏的舒缩与心瓣膜活动以及血流关系是学好血液循环途径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学会如何在显微镜下区分不同的血管(重、难点)。 2. 通过三种血管示意图,详细描述血管类型及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 (重、难点)。 3. 通过静脉注射等现实情景,直观分析手背上的“青筋”属于哪种血管,学会学以致用(难点)。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和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学生能够理解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形成对生命系统的整体认识。 科学思维:通过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推理的方法,区分不同类型的血管,并理解其功能。通过分析血管的结构特点,学生能够推测其功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血管和心脏的功能,学生能够认识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讨论静脉注射等现实情境,学生能够理解血管在医疗中的应用,增强健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血液的流动;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 在显微镜下辨认三种血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液体。血浆中90% 以上是水。 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含有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又称为吞噬细胞。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功能。 (二) 课件出示:利用显微镜观察指甲根部,可以看到皮下微小的血管,以及血管中血液的流动状况。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去观察指甲下的血管流动 点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区域的血流情况与多种疾病的早期症状之间存在关联性,这为某些疾病的及早发现、尽早诊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课件出示:人体血管分布示意图,提问:血管的功能及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血管是人体内输送血液的管道。血管遍布全身所有的器官,最大的血管有手指那么粗,但大多数血管比头发还要细得多。 分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问题: 1、选择什么类型的小鱼更便于观察? 尾部色素较少的小鱼 2、为什么要用湿纱布或脱脂棉包住小鱼? 包裹小鱼的头部、躯干部,保证下鱼的正常呼吸 探究: 1. 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分不同的血管? 血流方向是:由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2. 血液在各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有何不同? ①动脉:流向:主干→分支,流速:最快 ②静脉:流向:分支→主干,流速:较慢 ③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流速:最慢 【任务二:血管分为三种类型】 提出问题: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类,观察三种血管示意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它们各自有什么功能 说出推测的理由。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动脉血管的结构特点? 流向:心脏→全身、主干→分支 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流速快。 2. 静脉血管的结构特点? 流向:全身→心脏、分支→主干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流速慢。 提出问题: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四肢的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思考静脉瓣有什么作用 有些静脉的管腔内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静脉周围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助于静脉内血液的回流。 3.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流向:最小的动脉→最小的静脉,穿行于细胞间隙,交织形成毛细血管网。 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管腔很细,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记录填写实验记录表格,总结答案。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习题巩固】 1. 箭头下方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C ) 2.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B ) 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3.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D ) A.选用尾鳍色素多的小鱼,以利于观察 B.用干纱布把小鱼包起来,只露出尾部 C.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D.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第三章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 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 种类管壁管腔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动脉较厚小大快运输血液 心脏→全身静脉较薄大小慢运输血液 全身→心脏毛细血管非常薄极小极小最慢物质交换的场所
课后作业 1.下图中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其中属于动脉的是( B ) A. B. C. D. 2.所有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A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门静脉 3.血液与组织器官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 ) A.毛细血管 B.动脉血管 C.静脉血管 D.肺动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学生积极参与,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中,学生对显微镜下血管的辨认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提前加强指导,特别是在显微镜的使用和血管的识别上。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后续可以采用小组竞赛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互动性。整体上,学生对血管和心脏的功能认识有所提升,但在知识记忆和理解上还需加强巩固。特别是在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上,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核心概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第三章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
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1课时)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济南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回顾旧知
1、血液由 和 组成。
2. 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 液体。血浆中90% 以上是 。
主要功能是 ,运输 和 。
血细胞包括 、 和 。
3.成熟的 没有细胞核,呈 的圆饼状。含有 ,主要功能是运输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 ,有 ,又称为 。
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 且无 。有加速 和 的功能。
血浆
血细胞
血浆
淡黄色

运载血细胞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双面凹
血红蛋白
氧气
圆球状
细胞核
吞噬细胞
血小板
不规则
细胞核
凝血
止血
血小板
学习目标
通过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学会如何在显微镜下区分不同的血管。
01
通过三种血管示意图,详细描述血管类型及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
02
通过静脉注射等现实情景,直观分析手背上的“青筋”属于哪种血管,学会学以致用。
03
难点
重、难点
重、难点
课堂导入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区域的血流情况与多种疾病的早期症状之间存在关联性,这为某些疾病的及早发现、尽早诊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阅读课本54-56页,完成导学案(3min)
结合分组实验,总结血管得三种类型(2min)
结合图5.3-8,总结血管得结构特点(3min)
课堂导入
任务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探究新知
血管是人体内输送 的管道。
血液
最大的血管有手指那么粗
大多数血管比头发还要细得多。
血管遍布全身所有的器官
任务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分组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目的要求
1. 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2. 尝试辨别血管的种类。
材料器具
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纱布或脱脂棉,医用橡胶手套;清水等。
注意事项:
1. 观察时,物镜不要触碰鱼体,以免污染镜头。
2. 实验完毕,将小鱼放归原来的生活环境。
尾鳍色素少,便于观察
任务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分组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方法步骤
1. 对照图5.3-7,用湿纱布或脱脂棉包住小鱼,然后将小鱼放在培养皿内,保持鱼体湿润 。
2. 待小鱼安静后,把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小鱼的尾鳍。
3. 观察并记录小鱼尾鳍血管中的血液流动现象,注意观察红细胞在最细的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头部、躯干部
保证呼吸
任务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任务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问 题
1. 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分不同的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流方向是:由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任务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问 题
2. 血液在各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有何不同?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流向:主干→分支
流速:最快
流向:分支→主干
流速:较慢
红细胞单行通过
流速:最慢
任务二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
图5.3-8  三种血管示意图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脏→全身
特点:管壁 ,
弹性 ,
流速 。
较厚

方向:
主干→分支

任务二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
图5.3-8  三种血管示意图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全身→心脏
特点:管壁 ,
弹性 ,
流速 。
较薄

方向:
分支→主干

瓣膜: 。
防止 。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
有利于 。
静脉瓣
血液倒流
血液回流
任务二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
图5.3-8  三种血管示意图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最小的动脉→最小的静脉
特点:数量 ,分布 ,管腔 ,
管壁 , 构成,
红细胞 ,血流速度 。


方向:
广
穿行于细胞间隙,交织形成毛细血管网
单行通过

一层上皮细胞
最慢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任务二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
阅读聚焦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各有何特点?
种类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较厚



运输血液
心脏→全身
较薄



运输血液
全身→心脏
非常薄
极小
极小
最慢
物质交换的场所
静脉出血:近心端包扎。动脉出血:远心端包扎。
任务二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
思考:打吊瓶时针刺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
手臂上的青筋——静脉
①管壁较薄,易穿刺
③血流慢,避免针刺不当出血较多。
②分布较浅,易识别。
有人因创伤引起出血时,有时血液只是少量的渗出;有时是缓慢的流出血液;最为严重的是喷射出血液。根据血管的特点,判断以上三种情况分别是伤及哪类血管。
毛细血管
静脉
动脉
任务二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
动脉: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堂小结
静脉:
毛细血管:
方向:心脏→全身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方向:最小动脉→最小静脉
管腔很细,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方向:全身→心脏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
管腔内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2.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1. 箭头下方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C
B
课堂练习
主干→分支
3.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尾鳍色素多的小鱼,以利于观察
B.用干纱布把小鱼包起来,只露出尾部
C.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D.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色素少的活鱼
D
课堂练习
浸湿的,保持正常呼吸
低倍显微镜
同课章节目录